諾貝爾物理獎3學者同拿:把雷射變工具,55年來首位女性得主誕生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自1901年諾貝爾獎首度頒發以來,近900位個人得主中,僅有48名女性曾獲諾貝爾桂冠加冕,約佔5%,科學領域的女性獲獎者更是鳳毛麟角。
201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今(2)日揭曉,由美國學者亞希金(Arthur Ashkin)、法國學者穆胡(Gerard Mourou)和加拿大學者史垂克蘭(Donna Strickland)獲得殊榮。
《中央社》報導,三人因對雷射物理學的重大發現,獲2018年諾貝爾物理獎。史垂克蘭為歷來獲諾貝爾物理獎的第3位女性,也是55年來首度獲這獎項的女性。
瑞典皇家科學院(Royal Swedish Academy of Sciences)表示:「今年獲表彰的發明,使雷射物理學有革命性劇變。」
諾貝爾獎獎金達900萬瑞典克朗(約新台幣3087萬元)。《蘋果日報》報導,亞希金獲得一半獎金,另一半獎則穆胡(Gérard Mourou)(74歲)與史崔克蘭(Donna Strickland)分享。
美國學者亞希金以「光學鑷子和其對生物系統的應用」獲獎。96歲的亞希金被許多人視為是光鑷(optical tweezers)專門領域之父,光鑷是種通過高度聚焦雷射束產生力移動微小透明物體的裝置,諾貝爾指出,亞希金發現光鑷可以以其雷射光束「手指」,捕抓粒子、原子和分子。它們可以檢視和操控病毒、細菌和其它活細胞,而未破壞其結構。
拜亞希金所賜,現在觀察和控制生命機制的新機會,已經創造出來了。諾貝爾指出,科幻影片劇情成真,光鑷可以用光學來觀察、轉向、切除和推拉。在許多實驗室裡,光鑷被用來研究生物過程,例如蛋白質、分子馬達(Molecular motor)、DNA,或是細胞的內在生命。
穆胡和史垂克蘭(Donna Strickland)以產生「高強度、超短光脈衝」方法被授予諾貝爾物理獎。穆胡和史崔克蘭兩人的研究改寫醫療科技,尤其是近視患者的命運,他們令雷射光束更準確銳利,目前應用在數以百萬計的近視矯視手術中。
諾貝爾成「男人獎」?物理獎史上第3名女性誕生
值得一提的是,史崔克蘭是1903年居禮夫人(Marie Curie, née Sklodowska)、1963年格佩特─梅耶(Maria Goeppert-Mayer)以來,史上第3位女性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96歲的亞希金則是史上最高齡的諾貝爾獎得主。
《風傳媒》報導,自1901年諾貝爾獎首度頒發以來,近900位個人得主中,僅有48名女性曾獲諾貝爾桂冠加冕,約佔5%,科學領域的女性獲獎者更是鳳毛麟角。
細究諾貝爾獎各獎項的性別比例,這48名躋身最高榮譽殿堂的女性,大部分是獲頒和平獎(16人)及文學獎(14人),化學獎及物理學獎分別只有4名、2名女性得主,自1968年起增設的經濟學獎,歷來更只有美國政治學家歐斯壯(Elinor Ostrom)在2009年成為唯一一位女性獲獎者。
Of the 605 people awarded Nobel prizes in scientific disciplines, just 18 have been women #NobelPrize #NobelFacts https://t.co/ZXGCmoBUNT pic.twitter.com/hmQmEncUhu
— F. Di Nicolantonio (@fdinicolantonio) 2018年9月28日
攤開歷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獎名單,107年來206位得主中,僅有2位女性列名其中,分別是1903年獲獎的瑪麗亞.斯克沃多夫斯卡—居禮(Marie Skłodowska-Curie,通常稱為瑪麗·居禮或居禮夫人),以及相隔50年後於1963得獎的德裔美籍物理學家格佩特—梅耶(Maria Goeppert-Mayer),自此之後超過半世紀的時間,再沒有任何女性能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殊榮。
諾貝爾也在推特上表示祝賀,史崔克蘭則說,「我們需要祝賀女性物理學家獲獎,因為他們就在那裡,我很榮幸成為這些女性中的一員。」
“We need to celebrate women physicists because they’re out there… I’m honoured to be one of those women," says Donna Strickland.
— The Nobel Prize (@NobelPrize) 2018年10月2日
She becomes the third woman to receive the #NobelPrize in Physics, joining Maria Goeppert-Mayer (1963) and Marie Curie (1903). Congratulations! pic.twitter.com/m2XLJHTW0V
《中央社》報導,諾貝爾物理學獎去年由美國學者魏斯(Rainer Weiss)、巴利許(Barry C. Barish)和索恩(Kip S.Thorne)共享,得獎原因是首度成功觀測到重力波。
2018年諾貝爾獎昨天揭開序幕,醫學獎得主率先揭曉,由美國學者艾利森(James P. Allison)和日本免疫學家本庶佑(Tasuku Honjo)憑藉為癌症免疫治療帶來革命性的重大突破獲獎。
化學獎得主明天揭曉,5日公布和平獎贏家,經濟學獎得主將於8日揭曉,為2018年諾貝爾頒獎季畫下句點。
由於「#我也是」(#MeToo)運動揭發的性醜聞影響,今年將是70年來文學獎首度缺席諾貝爾獎頒獎季,2018年諾貝爾文學獎將延後,並與2019年的文學獎一同頒發。
新聞來源:
- 諾貝爾物理獎3學者共獲殊榮 55年來首見女性得主(中央社)
- 201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把雷射光做成工具,3位開創者獲獎!史上第3位女性得主出爐(風傳媒)
- 諾貝爾「男人獎」?連兩年女性得主掛零、歷年僅48位女性獲獎……2018諾貝爾獎女力能否現蹤?(風傳媒)
- 諾貝爾物理獎3雷射先驅共享 造福近視矯正(蘋果日報)
核稿編輯:楊之瑜
時尚、可頌和 Galaxy Z!看《艾蜜莉在巴黎》朱利安和路克一機在手,忙碌有 Chill 的小秘訣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旗艦折疊在巴黎:你選哪支Z?】 與艾蜜莉在巴黎的 Julien 和 Luc一起,用Galaxy Z Flip5 和 Galaxy Z Fold 5 迎接美好週末!
「你是為工作而活,我們是為生活工作。」
大家還記得《艾蜜莉在巴黎》裡搞怪又可愛的朱利安和路克嗎?能讓他們拒絕加班、享受人生的小秘訣究竟是什麼?快來一窺他們忙碌又 chic 的巴黎上班族生活!

星期一:收假日常
收假的早晨以一大堆訊息通知開啟,還在進行早晨儀式不想回訊息?Galaxy Z Flip5 讓你不用掀開手機就能輕鬆瀏覽通知內容,即使是小尺寸的摺疊手機螢幕也有 3.4 吋,不用怕眼睛花花看不清楚!
星期二:我的 VIP 客戶
上班日子太苦,怎麼能錯過接待可愛狗狗客戶的機會!
當需要指導模特兒擺姿勢的時候將 Galaxy Z Flip5 垂直擺放在平面上,即可解放雙手輕鬆攝影;路克在一旁也沒閒著,Galaxy Z Fold5 的 7.5 吋巨型螢幕搭配專屬的 S Pen,讓他隨時隨地都能輕鬆提筆揮灑創意。
看到最後的完成品,你覺得誰的作品略勝一籌?
星期三:忙裡偷閒
既然在法國週末工作是違法的,上班偷懶一定也是合理的!尤其是小週末的午休必須要離開公司 chill 一下。
跟著朱利安一起在秋天的暖陽下買杯抹茶散散步,陽光打在臉上的黃金時刻可不能不自拍,Galaxy Z Flip5 讓使用者不用打開螢幕就可以輕鬆拍攝,不錯過任何完美瞬間;或是跟路克一起去餐廳吃夾了濃郁乳酪的法式三明治,邊幫喜歡的腳踏車隊加油,Galaxy Z Fold5 的超大螢幕讓你不用帶平板也能不費力的觀賞比賽畫面。
難能可貴的午休時間,你比較喜歡哪個行程呢?
星期四:拍攝日
到了拍攝日可不能馬虎,有需要調整的場景嗎?Galaxy Z Fold5 的分割畫面模式讓路克可以輕鬆比對兩個畫面,並快速找到適合的圖片讓廠商參考修改;充滿甜點的現場讓朱利安不能自己,他的 Galaxy Z Flip5 不可能跟眼前的馬卡龍那麼像!如同馬卡龍大小的摺疊手機實現輕鬆收納,就算想只背一個漂亮小廢包出門也沒有問題。
星期五:迎接假日
整週最令人期待的一天終於到了,必須趕快把手上的事處理完,不能讓加班這種爛事發生!
朱利安的 Galaxy Z Flip5 讓他可以把手機架在桌上和客戶視訊,不費力的把最後的工作完成;路克使用 Galaxy Z Fold5 的分割畫面同時打開兩個頁面,傳輸檔案輕而易舉。
有了好用的工具準時下班再也不是夢,快跟客戶說再見迎接快樂週末!
旗艦摺疊在巴黎:你選哪支Z?
了解更多>>https://reurl.cc/m02ZX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