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藻礁換深澳」你買單嗎?賴清德:若觀塘通過環評,可有條件停建深澳電廠

「藻礁換深澳」你買單嗎?賴清德:若觀塘通過環評,可有條件停建深澳電廠
Photo Credit: 中央社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由於深澳電廠已成了選戰議題,據瞭解,民進黨政府院高層已有共識要喊卡,目前剩行政院決定要在什麼時候、以什麼台階讓深澳電廠下來。這也是賴清德首度鬆口,說出深澳電廠「有可能」停建。

中油第3天然氣接收站預計在桃園觀塘工業區建設接收進口天然氣的工業港,卻因為鄰近大潭藻礁生態保護區,並發現柴山多杯孔珊瑚等保育類野生動物,開發案引發環保團體不斷抗議,中油為了通過審查,數度提出開發面積縮減,歷經1年多的環評初審和多次專案小組會議,至今仍未通過。

去年4月,中油及經濟部工業局規劃整體開發面積為237公頃,但遭到環團和環評委員質疑,環團多次開記者會、上凱道、行政院和立法院抗議,今年1月中油將開發面積縮小為37公頃,又再縮減至23公頃,但仍有諸多疑慮未能解決,環團和環評委員對中油的提案都不滿意。

今年7月,環保署初審委員建議大會將此案「退回主管機關」後,中油又向環保署申覆,提出「迴避替代修正方案」,並在今年9月12日、10月3日試圖在環評大會闖關,結果第1次因為學術界環評委員認為「賴清德已經下指令要通過,環評大會變背書」,集體退席抗議,導致人數不足流會。第2次開會時,學術界的環評委員們更直接集體缺席,最後僅剩官派代表和2位學術環委到場,人數不足,環保署長李應元只能宣布散會,待10月8日再開會。

《中央社》報導,行政院長賴清德今(5)日表示,若觀塘第3天然氣接收站順利興建,經濟部檢討天然氣發電的能源計畫後,若能滿足電力需求,行政院可以同意重新評估深澳電廠停建的可行性。

民進黨立委羅致政在上午立院總質詢時說,非核、減碳是兩大政策目標,深澳電廠卻是燃煤的發電廠,他質詢賴清德,在降低燃煤發電、提高天然氣發電的政策中,深澳電廠扮演何種角色?深澳電廠的下一步為何?

賴清德表示,台電深澳電廠更新計畫,是將傳統機組轉化為新的超超臨界機組,同時加上除污設備,讓空污排放接近天然氣,國民兩黨執政時都支持推動,這樣的公共計畫不應被政治化。

賴清德說,未來火力發電會減少35%,由現在每年10萬公噸,到2025年減少至6.5萬公噸,而天然氣則由30幾%提高至50%,因為天然氣大量使用,觀塘第三天然氣接收站有其必要性。

另外賴清德受訪時也指出,第3天然氣接收站敲定的版本並非當初中油提出的原案,在設施地點、縮小規模、迴避措施等3方面做了很大改變,可穩定供電並兼顧環保。

如果觀塘第三天然氣接收站能夠通過環評,順利興建的話,經濟部要重新盤點、檢討天然氣發電的能源計畫,若是新的天然氣能源發電可滿足電力需求,行政院也可以同意經濟部重新評估深澳電廠停止興建的可行性。

經濟部長沈榮津也表示,根據非核家園能源配比目標,天然氣用量會大幅增加,有必要設置觀塘第三天然氣接收站,以便供氣量足夠和穩定,屆時政府會全面盤點與檢討燃煤機組的能源規劃,若天然氣供應可滿足用電需求,政府可以重新評估停止深澳計畫。

《蘋果日報》報導,羅致政接著再問,既然非核家園目標不變,是否燃煤比例降低、提升天然氣的能源計畫也持續進行?經濟部長沈榮津則說,相關計畫都持續在做,也都有中長期的規劃;觀塘天然氣接收站的部份,是要解決大潭7號至9號機組穩定的天然氣供應,未來非核家園要提升天然氣比例,會是很關鍵的部份。

羅致政也問,深澳電廠在這些計畫中,扮演甚麼角色?沈榮津指出,深澳電廠更新計畫是台電十幾年來都在做的計畫,經過政黨輪替都在推動。

賴清德也說,深澳電廠從來都不是從無到有,而是個翻新的計畫,包括把舊的機組換成新的「超超臨界」機組,再配合除污設備,同樣的發電量可以用更少的煤。賴揆說,很可惜,深澳電廠是藍綠都推動過的計畫,現在卻被汙名化、政治化,甚至被拿來政治操作。

《ETtoday》報導,由於深澳電廠已成了國民黨全力開打的選戰議題,據瞭解,民進黨政府院高層已有共識,要對深澳電廠喊卡,目前剩行政院決定要在什麼時候、以什麼台階讓深澳電廠下來。這也是賴清德首度鬆口,說出深澳電廠「有可能」停建。

環團:深澳、大潭不應該是2選1

賴清德在立法院此番發言後,「珍愛藻礁聯盟」近來和許多環保團體也不斷召開記者會,到環保署前表達希望撤回觀塘案的訴求,聽到賴清德如此明確的「表態」後,在臉書上難過表示,深澳、大潭的價值絕對不是2選1,深澳、大潭都該留下來,他們是全民資產。

倡議能源轉型的綠色公民行動聯盟也公開回應,指出停建深澳燃煤電廠是正確方向,但是「非核減煤」不需犧牲藻礁生態,不管是臺北港、林口港、浮式站體或其他更多元的組合替選方案,其實許多學者都認為技術上是可行的,希望政府能重新考慮。

新聞來源:

核稿編輯:羊正鈺


“觀塘環評”的相關議題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