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什麼是你最大的失敗」這一題,你會怎麼回答?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我曾經聽過好多學生回答這一題時,認為自己最大的失敗是「交換學生時交不到朋友」,接著花好多時間說自己剛出國時英文能力沒這麼好,不習慣上課要舉手發言等,看到這裡的你怎麼想?這樣的文化衝擊,稱得上失敗嗎?
不論是MBA或工作的面試,很常聽到面試官問你「什麼是你最大的失敗?」這一題,這時一直想保持完美形象,不斷強調自己優勢的你,可能會慌了手腳而隨便回答。(推薦閱讀:當面試比重佔越來越高,你一定要知道的四個面試心法)
相對於我的美國、香港、中國學生,我發現許多我的台灣學生,回答的內容總是無法讓面試官留下深刻印象。其實這不代表他們不曾失敗過,而是不知道該如何面對並闡述失敗。像這樣的情況,我認為應該先從心態開始調整。
為什麼面試官會問這一題?
讓我們先來換位思考一下,想想面試官想為什麼要透過這題更了解你。面試官想要知道,你如何定義失敗?因為失敗跟挑戰很不一樣,像我曾經聽過好多學生回答這一題時,認為自己最大的失敗是「交換學生時交不到朋友」,接著花好多時間說自己剛出國時英文能力沒這麼好,不習慣上課要舉手發言等,看到這裡的你怎麼想?這樣的文化衝擊,稱得上失敗嗎?(延伸閱讀:面試的換位思考學》為面試官準備最好的推薦報告,助他成功前進哥大商學院)
我通常會建議學生再想得深入一點,因為這樣的回答,第一會讓Adcom(招生委員會,Admissions Committee)覺得,那現在的你又要出國攻讀MBA了,你懂得如何處理文化衝擊了嗎?第二則是學生時期發生的事已經太久遠,難道你出社會工作這幾年,沒有更多經驗可談嗎?(推薦閱讀:平日下足功夫,個人經歷不怕沒亮點)
很多人因為沒有失敗經驗,所以會「小題大作」,把挑戰的經驗放得好大;或者是講了一個很有挑戰的例子,但是手法不夠高超,明眼人都看得出來你要強調的是自己的優點,我得殘酷地告訴你,這些招數早就被閱人無數的面試官看出來啦!
面試官之所以會想問這題,是想知道在面對極為惡劣的情況時,你會如何處理,以及你從中學到了一些什麼。懂得這些道理之後,你應該要透過這題讓面試官了解你的自信、從錯誤中學習的能力,以及你想透過失敗經驗成為更好的自己的渴望。(延伸閱讀:給年輕人的忠告,超重要教戰守則》坦然接受自己有所不能,才有快速成長的機會)
下錯參數讓公司損失上百萬,他改善流程確保不再發生
我還記得幾年前,陪著一個要申請MBA的學生討論失敗經驗,他的經歷讓我到今天還記得很清楚。身為工程師的他,因為有次下錯一個參數,導致公司生產線當晚就損失上百萬;這麼大的傷害已經造成,他在接受公司懲處時沒有就此受挫,反而發現這樣的錯誤很容易因人為疏失而發生,所以他重新更改程式,將這個參數調整為自動,確保不會再有人跟他犯下一樣的錯。
這個學生的失敗經驗之所以令人印象深刻,不是在於他讓公司損失慘重,而是他面對失敗時的心態,並在後續採取行動,幫助公司解除盲點,並造福其他同事,也讓他最後進入理想中的MIT Sloan就讀。
這個學生除了勇於坦承失敗並承擔責任,另一個重要的關鍵是主管可以憑著這些失敗經驗的依據,在推薦信中寫下具有建設性的回饋,這也是Adcom樂於看到的部份。
推薦信是申請MBA的必要文件之一,可惜很多台灣學生的推薦信中,都不太會有主管給的建設性回饋,那是因為申請者在公司很少獲得上級授權主導權,做的事大多只是從旁協助,也因此無法從主管身上得到具建設性的建議。(同場加映:學校教授、公司總經理……想出國念書,千萬別找這4種人幫你寫推薦信)
勇於冒險,給自己犯錯的機會
回到問題的源頭,台灣學生為什麼答不好這一題,可能是因為他們缺少冒險犯難的精神。想想我自己也是從小受到台灣教育體制的影響,就是一直在避免犯錯,從沒想過要多冒一點險,走出舒適圈,做些自己不是有百分百把握的事情。(人生的每個階段總是充滿挑戰,像是Ross學生入學後就感嘆,MBA不是萬靈丹!為什麼念了MBA,面對的挑戰更困難?)
可是現在的我,每年帶著這麼多學生申請MBA,我發現當大多數人的經歷都很不錯甚至很相似時,能讓你脫穎而出的,就是你是否曾經踏出那一步去試錯、從錯誤中學習,因為多數人都做不到這件事,而你勇於挑戰,就是跟其他人不一樣。
不只我有這樣的感覺,最近跟同樣是MBA畢業的朋友聊天,我們都希望我們的孩子們能早一點開始承擔風險,多累積失敗的經驗,畢竟隨著年紀增長,對於失敗要付出的代價是越來越大,所以及早培養對失敗的正確心態實在太重要啦。(延伸閱讀:在職涯的十字路口徘徊?台積電前HR主管:勇於面對挑戰,找到核心能力)
因為未來不管是到了MBA或職場,你都會發現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當你遭遇挫折而一蹶不振時,世界不會就此停下,別人還是以飛快的速度正在成長著。所以你應該早點明白失敗並不可恥的道理,並強化自己從失敗中站起來的能力。
我喜歡的五月天有首歌是這麼唱的「每個渺小的理由,都困住自由,有些事情還不做,你的理由會是什麼?」今天開始好好的去迎接挑戰跟犯錯,希望下一次你被面試官問到這一題時,你可以有自信地提出一個夠吸引人且真實的失敗經驗了。
本文經Sabina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
責任編輯:朱家儀
核稿編輯:翁世航
Tags:
2023 Computex:飛宏科技與Vinpower聯手玩GaN,搶攻快充商機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在即將到來的2023台北國際電腦展中,飛宏科技將於現場展示市場首款搭載1TB儲存空間與65W快充技術的充電器「iXcharger」、以及高功率密度電競筆電電源等產品,帶給終端使用者前所未有小型化、輕量化、與頂規化的充電體驗!
飛宏科技與Vinpower, Inc.、Silanna Semiconductor攜手合作,共同開發市場首款同時搭載1TB跨裝置儲存空間與65W快充技術的2 in 1充電器「iXcharger」,將在2023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 TAIPEI 2023)正式亮相!除此之外,飛宏科技於現場將展示一系列330W GaN、280W GaN與140W PD 3.1高功率密度電競筆電電源,帶給終端使用者前所未有小型化、輕量化、與頂規化的充電體驗!
首款2 in 1 65W 1TB iXCharger

「iXCharger 」採用飛宏科技GaN快充技術,提供產品更高功率密度和快速散熱的同時,實現更小的封裝設計,為手機、平板電腦和筆記本電腦實現快速、安全、高效的充電體驗。值得注意的是iXcharger不僅是快充,還擁有市面上首款可跨裝置且適用於不同作業系統的儲存技術,可為手機、平板、筆電等行動裝置充電,並可作為外接式硬碟使用,廣泛適用於iSO、Android、Windows、Chrome OS等作業系統,還具有高達1TB大容量的儲存空間。iXCharger輕巧便攜的傑出設計,時時能滿足現代人在資料快存、裝置快充的需求。
GaN頂級電競筆電電源,結合電路設計與製造工藝之最

普遍市售充電器為滿足高規格的電競筆電所需,在提升電源功率的同時,體積與重量也顯得更大更笨重,造成使用者攜帶時的困擾。飛宏電競筆電電源的設計研發,採用獨特GaN生產製程管控,與自主開發數位控制機制、功率模組設計等技術,使產品可達94%以上高轉換效率,且以更輕薄短小的體積,為電競筆電提供更高的功率與散熱速度,達到輕巧、安全、高效的充電體驗。
2021年底,飛宏科技推出體積最小的280W GaN高功率電競筆電電源,其功率密度突破業界多年來的設計極限,僅一般180W電源的大小。今年飛宏科技將於2023台北國際電腦展中,推出330W GaN電競筆電電源,其相較於目前市面所販售的相同輸出功率產品,不僅體積小巧,且重量最輕(< 800g),在達到高規格安全測試的同時,滿足使用者對電競筆電電源的期待!
2023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 TAIPEI 2023)
地址:台北南港展覽館1館/台北市南港區經貿二路1號
日期:2023年5月30日-2023年6月02日
攤位:J0509a(偉得科技)
本文章內容由「飛宏科技」提供,經關鍵評論網媒體集團廣編企劃編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