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大風吹】當#MeToo碰上政治惡鬥:美國大法官提名之戰

【國際大風吹】當#MeToo碰上政治惡鬥:美國大法官提名之戰
Photo Credit: 關鍵評論網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左右未來數十年美國重大司法爭議的大法官人選,捲入性侵和誠信疑雲,在#MeToo運動發酵的時代,成為兩大黨惡鬥最前線。

《國際大風吹》用生動影音帶你穿越國界,每週探討一個最有意思的國際話題。建議全螢幕觀看!

俗話說年少輕狂。年輕人——尤其是未成年人——如果幹了一些傻事,多半都還有重來的機會。但如果這件事是疑似性侵未成年少女,而被指控犯案的人,現在很可能成為大法官,你會接受嗎?

這就是最近2個禮拜,在美國吵到翻掉的爭議。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提名的大法官人選卡瓦諾(Brett Kavanaugh),眼看就要經過國會同意,走馬上任,卻突然被指控在36年前、17歲唸高三的時候,性侵一名女高中生。因為大法官在美國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去年爆發的MeToo反性騷運動使這類案件特別敏感,再加上參眾兩院選舉將在一個月後登場,都讓這起事件引發社會激辯。我們先從美國大法官為什麼這麼重要開始說起。

圖片_004
Photo Credit: 美國最高法院

美國大法官:終身權衡國家正義的9人

或許很多人是在去年台灣的同性婚姻釋憲案判決出來之後,才感受到大法官的存在,不過台灣的大法官雖然一樣是由總統提名,經國會同意後任命,但主要工作是解釋憲法和法令,並沒有實際審理案件,跟最高法院的法官職責是分開的。而美國大法官算是混合了這兩種身份,不但要審理來到最高法院的案件,也透過對案件的判決來詮釋憲法。更特別的是,台灣的大法官任期8年,美國卻是終身職,除非退休或被國會彈劾,否則可以當到掛,目前最高紀錄是威廉道格拉斯(William Douglas)當了36年。

美國歷史上最重大的爭議,例如蓄奴權、校園種族隔離、墮胎權、同性婚姻權等等,都是經過最高法院的9位大法官表決才產生最終決定,而且正反方的差距往往只有1、2票。可想而知,只要能掌握5張票,也就是5位大法官,就能影響未來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重大爭議判決。所以不論哪一黨上台執政,只要最高法院有缺,一定會安排立場跟自己接近的大法官上任「卡位」,而在野黨則會想盡辦法擋下對方的人選。

說巧不巧,現任8位大法官當中,自由和保守派剛好是4:4。如果川普提名的保守派法官卡瓦諾順利上任,最高法院的天平將會往保守方向傾斜,非白人、LGBT族群的權益,或女性墮胎權等等,可能會進一步受到限縮。

福特宣誓
Photo Credit: AP / 達志影像

當大法官提名碰上#MeToo風潮

目前共和黨可說是完全執政,總統不必說,在參眾兩院也握有多數優勢,不論川普提名誰應該都會穩穩過關。沒想到,7月中,卡瓦諾獲得提名的消息傳出後,一位加州的大學心理系教授卻寫信給負責審核提名人的參院司法委員會,聲稱自己在30多年前遭到卡瓦諾性侵未遂。一開始,這位克里絲汀・福特教授(Christine Blasey Ford)的名字並沒有公開,但隨著卡瓦諾否認所有指控,最終福特決定出面,親自在國會殿堂上公布自己的故事。

福特幾乎從一開始就語帶哽咽,表示1982年夏天,她在一場派對上,被卡瓦諾和他的一位男性友人帶到臥室,強行壓在床上。當時她自己喝了一瓶啤酒,而兩位男性已經喝了不少,借著酒意展開性侵:「我被推到床上,布萊特(卡瓦諾)爬到我身上。他開始摸我全身上下並抖動身體。我大叫,希望樓下有人會聽到。我試著爬開但他很重。」

福特說,卡瓦諾一度用手蓋住她的嘴巴,要讓她安靜。福特在奮力掙扎下,逃出房門和派對現場,但傷害已經造成,她往後三十多年的人生幾乎都活在陰影下。最讓她無法忘記的則是「他們2人的大笑聲。他們很享受,以我為樂。」

不過,隨後作證的卡瓦諾卻是怒氣沖沖,表示自己從來沒有飲酒過度的問題,更否認一切性侵指控。卡瓦諾認為,這完全是在野黨發動的「政治謀殺」,為了阻擋大法官提名程序,不惜毀掉他的個人名譽。他憤慨表示自己「對參院和國家發誓,對家人和上帝發誓,沒有犯下這些罪行。」

但正如卡瓦諾堅稱自己完全清白,福特也說100%肯定,加害者就是這位大法官提名人,「絕不可能」誤認。

雙方各執一詞,而兩黨議員也從不同角度切入提問。民主黨追問性侵案對福特造成的影響和創傷,而共和黨則是營造一種法庭審判的氛圍,強調沒有足夠證據之前,都應該預設當事人是無辜的。聽證會後,司法委員會進入表決。委員會組成是按照兩黨在參院的席次比例,共和黨11票、民主黨10票。儘管投票結果沒有意外,就是11:10,讓任命案送交全院表決。不過,就在投票前夕,2位衝進國會的抗議人士,卻讓這項任命案增添新的變數。

這2位女性剛好在電梯門口,攔下當時尚未投票的共和黨參議員佛雷克(Jeff Flake)。其中一人瑪麗亞葛萊格高喊:「我以前被性侵,沒人相信我。這是我的故事,而你正在告訴全美國女性她們不重要,不需要公開案情,因為就算說了,你還是會提名那個男人(當大法官)。這就是你傳達給所有女性的訊息,也是你現在給我的訊息。」

佛雷克是黨內最常批評川普的議員之一,也是司法委員,他最終雖然對卡瓦諾投下同意票,但或許是被這番話打動,緊急拉攏另外2位屬於搖擺票的共和黨參議員,表示希望聯邦調查局FBI針對卡瓦諾的性侵案還有其他疑慮,再進行一次調查。他和另外2位議員在全院表決的立場,將會取決於調查結果。如果這3位參議員都跑票,卡瓦諾的提名案就有可能擱淺。

其實大法官提名人一定會經過FBI秘密身家調查,卡瓦諾已經被調查6次,而這第7次的調查,會不會讓案情翻盤,目前還不知道。反而這幾天陸續有更多他的高中和大學同學或朋友出面,表示卡瓦諾似乎刻意隱瞞年輕時期愛喝酒鬧事的不良紀錄。這些消息也讓爭議焦點從有沒有性侵,轉移到他有沒有說謊的誠信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