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迎接美中長期對決時代的來臨

正面迎接美中長期對決時代的來臨
photo credit: AP Photo/Alex Brandon/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美國藉由清楚的政策宣示向盟友表達立場,希望朋友們也清晰以對,不要再模擬兩可,而台灣不僅要選邊,也要選對的邊,還要做對的事,如果自以為是的搞兩面下注,屆時會淪為對兩邊都無法討好的下場。

台灣現有邦交的大宗是在南太平洋與中美洲加勒比海,都是美國視為最重要的戰略後院。前者是美國前進亞洲的重要據點,特別是從夏威夷到第一島鏈這麼大塊的廣袤海洋,沒有這些群島國為其戰略支撐,美國是無法維持在東亞的軍事與經濟存在。後者則是美國的後院,臥榻之旁豈容敵人酣睡!

美國開始高度關注中國拔除台灣邦交國是從去年巴拿馬斷交開始,不僅巴拿馬運河是美國展開兩洋戰略調整的重要操控點,也是聯繫南北美洲的門戶。但習近平在去年與川普的佛州莊園會後不到一個月就硬取巴拿馬。據說這個命令是習近平從佛州莊園會結束後在北京親自下達,一方面習近平認為美國內部混亂異常,二方面習近平也要以此測試美國的反應能力。據說美國的反應較中方預期還要「正面」,中美關係沒因為巴拿馬事件有任何影響,博明(Matt Pottinger)還代表美國去杭州參加一帶一路峰會,7月依舊展開佛州莊園會四項高級別對話之一的中美經濟對話。

是否中方因此得到川普政府十分混亂,川普本人也對台灣沒興趣,所以拔除包括中美洲在內的邦交國對中美關係影響不大的結論,我們不得而知,但北京此舉並沒有逃過美方的注意,只是當時不說而已。美國應該發現中國透過這些作為一方面懲罰台灣,同時在拉美地區延伸其影響力,已在美國後院建構一個中國可以牽制美國西向太平洋的戰略環境。

台灣大使館 薩爾瓦多
Photo credit:Reuters/達志影像

中國在今年5月與8月連續奪取加勒比海的多明尼加,以及瓜宏薩鐵三角之一的薩爾瓦多等這兩個台灣邦交國,成為壓倒駱駝的最後兩根稻草。美國認為中國的布局強度已經大到不能被忽視。在薩國與台灣斷交前夕,美國大使就對薩爾瓦多的中國經濟特區計畫對薩國提出美方的警告,但依舊沒用。面對現在極為混亂的尼加拉瓜,薩爾瓦多一旦淪為中方的勢力範圍,曾是美軍中央司令部所在地的宏都拉斯就會十分危殆。

特別在此時還出現中國以降低觀光客壓迫南太島國帛琉與其建交,澳大利亞又發現中國在萬那杜打造疑似海軍基地的神秘港口計畫,以及中國要為所羅門群島建造海底光纖網路等作為。中國逼迫與其建交的帛琉位置相當接近關島,而中國的萬那杜與索羅門群島計畫一旦完成,就會建構一條南北向切向澳洲的戰略連線,牽制在澳洲達爾文港的美軍進出。從其建交壓力的路線圖看來,中國現在是透過建交來破壞美國與太平洋的聯繫,實現其將美國逐出夏威夷以西的構想。這些作為使得華府也重新估計維繫台灣邦交國對美國的戰略價值。

彭斯的演講可以看出,7月底美國召回與中國建交的三個拉美國家大使(巴拿馬、薩爾瓦多、多明尼加)之作為並不是一時興起,彭斯演說預示了未來可能會有進一步行動,台美雙方在邦交國議題可能會有更多協調,甚至不排除會有新的作為。

一中政策不會放棄,但會有鬆綁與調整

這麼大的變化,對中國這麼強硬,且可能其對抗會長期化,這不禁使人猜想,是否美國會放棄其一中政策呢?但從彭斯說再度重申美國一中政策的內涵來看,答案應該是否定的。美國不會放棄一中政策,但可能就一中政策的內容釋出新的解釋,對一中政策的鬆綁與調整應該是大勢所趨。

今年美國國會陸續通過與提出台灣旅行法新版國防授權法台北法案亞洲再保證法案等。固然美國會提出友台法案不是新鮮事,但重要的是這些法案並沒有被行政部門擋下或提出質疑。台灣旅行法與國防授權法還被總統簽署生效。7月下旬的宗教自由會議,美國也邀請台灣部長級人士參與,甚至10月底在美國海軍官校舉行的台美國防工業會議,也傳出有邀請我國防部長出席。在台灣舉行的公開論壇,開始有美國現任官員與會。如果再加上不對外公開的台美部長級會面,軍購案採用即送即審( de-bundling )模式,美台關係現在的密切程度實非外人所能想像。

這些都指向美國對於一中政策會朝向更寬廣,更具彈性處理的方式前進。一些過去的限制會被打消,訪台官員的層級、次數與公開程度會更大,合作項目也會更為繁多,美國也會更願意與台灣分享其資源並展開必要的協調。

對於中國對台美的銳實力操作,可能在未來會逐漸出現台北與華府的協調作為,甚至不排除出現多國合作的情形。軍事合作的能量與項目也會增加,但相對的,台灣的內部安全查核之要求也會更多,與要求被落實。雖然台美直接建交機會不高(這意味著美國直接放棄一中政策,而不是調整與鬆綁一中政策),但台美關係可能會朝向尚未建交前的兩國關係發展,其釋放的空間就無限寬廣。

在這樣的大環境下,重點反而不是急著推動公投獨立,而是先鞏固現在一下子釋放出的多重外交空間,以創意作為強化台灣的國際支持能量,並以具體的合作項目擴大台灣的國際存在感與政經實力。畢竟獲得國際承認與支持的公投獨立才是有效與可永續的獨立。這方面會更需要台灣發揮巧實力(Smart Power)。

薩爾瓦多國旗(左2)仍置放在外交部內
Photo Credit: 中央社

在美中爭論持守中立以保護台灣的謬論可以休矣

當彭斯以副總統之姿對美國的對中政策提出這麼清楚的定調,國內還是有一群人主張台灣應該在美中競爭中保持等距,美國的對台支持不一定是好事,中國的對台壓力不一定都是惡意,呼籲台灣要謹慎自持,不要見獵心喜。

不要見獵心喜是對的,但上述的說法根本就是活生生的自虐邏輯。宣稱要併吞台灣,以軍事手段威脅台灣,在國際上以實質手段封鎖台灣的是中國,宣稱要支持台灣,以實質方式協助台灣強化軍事力量,建立計畫幫助台灣國際交往的是美國。把幫助我們的說成是別有用心的怪叔叔,把欺負我們的說他是被迫。當我們被對方用刀刺傷,這些人說我們沒被子彈射穿就顯示對方的自制。這已經不是斯德哥爾摩症候群可以解釋,就是降中厭台到腦殘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