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公布新版《去極端化條例》:為再教育營立法,禁提「清真」或「回」字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今年8月,聯合國報告指出,中國約有100萬名維吾爾人被關押在「再教育營」,而新疆新修訂的法例等同將「再教育營」這類被國際社會批評有違人權的機構,正式寫入法律。
中國在新疆設「再教育營」關押維吾爾人,這陣子引發國際批評。而新疆當局10月9日更公布新通過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去極端化條例》,進一步把打壓穆斯林的行徑竟「合法化」,新出爐的法條明文容許政府設立「教育轉化機構」。同時,新疆當局也立法禁止「泛清真化」,標誌著新疆反分離運動已經介入個人日常生活層面。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第12屆人大常委會在2017年就曾推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去極端化條例》,並於該年4月1日起生效。具體來說,包括以下言論和行為都被禁止:
- 干涉他人宗教信仰自由,強迫他人參加宗教活動
- 將清真概念擴大到清真食品領域之外的其他領域,藉不清真之名排斥、干預他人世俗生活
- 自己或強迫他人穿戴蒙面罩袍、佩戴極端化標誌
- 不允許子女接受國民教育,妨礙國家教育制度實施
- 以非正常蓄鬚、起名渲染宗教狂熱等
而一年之後,新疆人大常務委員會10月9日又發布公告,公布了經修改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去極端化條例》全文,當日生效。相較於上個版本,新條例增加了多項有關「職業技能教育培訓中心」內容,被質疑是將「再教育營」的做法合法化,從而達致「依法治國」:
尤其是第3章第14條規定:「去極端化應當做好教育轉化工作,實行個別教育與職業技能教育培訓中心教育相結合,法治教育與幫教活動相結合,思想教育、心理輔導、行為矯正與學習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學習法律、學習技能相結合,教育轉化與人文關懷相結合,增強教育轉化實效。」
第4章第17條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可以設立職業技能教育培訓中心等教育轉化機構和管理部門,對受極端主義影響人員進行教育轉化,做好去極端化工作。」
第5章第33條又規定:「 職業技能教育培訓中心等教育轉化機構應當開展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律法規和職業技能教育培訓工作,組織開展去極端化思想教育、心理矯治、行為矯正,促進受教育培訓人員思想轉化,回歸社會、回歸家庭。」
新疆過去的條例中早就有「預防、遏制和消除極端化」內容,但直接把人關入「再教育營」寫入條文,這是第一次,同時也在條例的第2章明確定義了「極端化的主要表現」。
中共中央統戰部第9局副局長、參與新疆政策制定的胡聯合就曾坦承,「再教育營」確實存在,但名稱是「職業培訓中心」,他宣稱新疆官方並未任意拘留人民。
中國外長王毅也沒有否認「再教育營」存在,但表示是為了反恐而作「負責任的必要措施」,他還宣稱「這是中國政府為老百姓做的好事情」,新疆民眾到了晚上可以安心睡覺。

不只「再教育營」,還跟「泛清真化」宣戰
烏魯木齊檢察院系統10月初也召開宣誓大會,要求「與泛清真化決戰到底,積極發聲亮劍,向對新疆歷史文化、民族宗教等重大問題的闡釋引導上轉變,深挖錯誤思潮根子,把宗教信仰、語言文字、日常飲食等問題講清楚講透徹」。
會中還要求所有檢察院幹部都必須在網上發布此宣誓文章,還要求所有人在公眾場合不能講維吾爾語,必須說普通話。
此外,中共黨員幹部不能有飲食清真化的問題,「市院將進行食堂改革」,不再提供清真飲食。大會還特別點名少數民族幹部,要他們起「帶頭」作用。
新版的《去極端化條例》也首次為「泛清真化」概念提供了法律解釋:第2章第6條「泛化清真概念:將清真概念擴大到清真食品領域之外的其他領域,借不清真之名排斥、干預他人世俗生活」。
換而言之,新的條例明確「清真」的概念僅限於食品範疇,任何超出食品範圍的「清真」都是「清真泛化」,進而違反《去極端化條例》。
「清真」的阿拉伯語(حلال)原意為「合法的」,在非穆斯林國家「清真」指的是符合伊斯蘭教規條可食用的食物;而在穆斯林(回教徒)佔多數的國家,「清真」不僅指可食之物,而是一套生活方式,言語、行為、衣著皆受約束。例如,若維吾爾人不用維吾爾語而講普通話,就可以被一些人視為不夠「清真」。
《大紀元》引述《寒冬》雜誌報導,新疆農七師一飯店老闆娘表示,當地警察強迫她把飯店裡的「清真」「回」字圖標都處理掉。老闆娘說:「如果我們不聽中共的命令,他們就會馬上關閉我們的飯店,我們就會被帶到教育轉化營接受國家安排的洗腦轉化。」
現在,派出所、衛生局、社區的人還三天兩頭來檢查飯店是否還有「清真」或「回」字標誌。例如:「馬回民飯館」、「寧夏回民肉店」的招牌都要用膠布把「回」字貼上或摳掉。事實上,不光招牌不讓用這些字樣,甚至居民的住宅裡都不能有這樣的標誌,就連床單上的伊斯蘭教的標誌都要剪掉,洗手壺蓋子上的圓珠也要摘掉。有居民說,「當年文革也沒這樣!」

店主秦先生透露,有一家商店因沒有把一包帶有「清真」字樣的雞精及時下架,被直接封了店鋪。有維吾爾顧客到秦先生店裡說:「沒辦法,現在讓我吃豬肉,我都吃。沒有清真的,不吃怎麼辦呢?」另一顧客訴苦說:「現在哪還敢找清真的,再找清真的就得進洗腦班『學習』了。」
相關報導:
- 聯合國證實:上百萬維族人遭中國秘密囚禁,都送進了「再教育營」
- 兩週前他是美國頂尖大學留學生,維吾爾青年一回國就成了「再教育」的階下囚
- 「教師說我們病了,要被治療」百萬人被再教育的新疆停售出入境車票
- 集中營再現?新疆停售火車票疑為大規模「秘密轉移」穆斯林
新聞來源:
- 烏魯木齊檢察院發起決戰“泛清真化”運動(美國之音)
- 中共加強打壓穆斯林 強迫人吃豬肉講普通話(大紀元)
- 逼維族勞改「有法可據」 新疆修法規範「再教育營」(蘋果)
- 中國立法關押維族 新疆新法允政府設「教育轉化機構」(自由)
- 新疆去極端化條例 力圖從日常生活中抹去伊斯蘭色彩(BBC中文網)
- 【新疆再教育營】修例合法化:縣級以上可設職業技能教育培訓中心(香港01)
- 早報:新疆公布新版《去極端化條例》,被指將「再教育營」合法化(端傳媒)
核稿編輯:楊之瑜
一圖看懂 太陽光電三大觀念釐清!2050淨零台灣為何要有太陽光電?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為了應對淨零碳排的趨勢,台灣正積極推動再生能源。而太陽光電作為綠能發展的重要一環,本文將從環保、發電效能、經濟效益等三大面向,為讀者破除迷思,說明為何太陽光電會是綠電發展的必選正解。

隨著全球73個國家加入碳稅或ETS,碳定價已被證實是降低溫室氣體排放、減緩氣候變遷的有效手段。尤其台灣產業以外銷為導向,淨零減碳議題不僅是為環保,更關係到台灣企業的競爭力;若不積極面對挑戰,碳價成本將威脅台灣在國際市場上的地位,衝擊產業競爭力。因此,產業轉型發展綠電減排,已是不可不為的生存策略。
當全球綠電應用迅速發展,歐盟更早在2020年取得「最綠年」成果,再生能源佔總發電量的38%,甚至超越化石燃料佔比
為了應對淨零碳排的趨勢,台灣正積極推動再生能源。而太陽光電作為綠能發展的重要一環,經濟部能源局更研擬太陽光電能源用地白皮書,計畫將太陽光電用地需求納入國土規劃架構。然而,太陽光電作為新興能源,對社會大眾來說較為陌生,因此本文從環保、發電效能、經濟效益等三大面向,為讀者破除迷思,說明為何太陽光電會是綠電發展的必選正解。
觀念1:無毒可回收,汙染趨近零
「太陽光電板製造對環境有害?光電會有電磁波對人體影響?」其實,太陽能板結構簡單(主要由玻璃、鋁框和矽晶片組成),材料無毒且可回收,容易模組化又方便建置;目前政府已建立太陽光電模組回收機制,只要遵守環保法規製造太陽能板,幾乎不會排放汙染物。此外,光電發電設備主要由光電模組與變流器組成輸出直流電,不會產生高頻幅射;設備產生的磁場強度相當於一般家用電器如電腦,並沒有對人體產生電磁波危害的疑慮。
更無庸置疑,源源不絕的日照,讓太陽能成為最乾淨、最友善環境的能源之一,也是台灣綠能發展不可或缺的途徑。
觀念2:智慧電網與儲能,365天不斷電
「太陽光電無法提供穩定的能源供應?天氣不好的話,電力又告急?」其實,太陽光電已是是國家發展重點,隨著技術快速發展,勢必能應對高能耗需求,包括工業生產和大型機構的電力所需;例如台電已積極推動再生能源結合儲能,增建大甲溪光明發電廠計畫、協和燃氣機組改建計畫,以提升系統韌性與速度。透過智慧技術和儲能系統,太陽光電能夠提供穩定的能源供應,甚至有機會成為主要能源。
許多綠能產業正致力發展智慧管理、智慧電網和儲能技術,太陽光電也不例外。透過智慧管理,做到依照實際需求和天氣條件即時調整光電輸出,運用智慧電網提升能源分配的效率,藉由儲能系統在離峰時段儲電,於尖峰時段輸出能量,補足用電缺口,提升太陽光電系統的靈活度與應用效率。簡言之,無論天氣變化,只要建構完備的電力系統韌性,即可維持穩定供電。
觀念3:長遠投資,實現回本
「太陽光電設置和運維成本過高,無法回本?」我們都知道太陽光電源自取之不盡的太陽能,隨著太陽光電技術不斷進步,設施的建置和運維成本勢必逐步下降,並反映在電費上;換言之,太陽光電是一項必要的長遠投資,更是一個合理規劃即可預期回報的投資。
目前日本、歐美等國正積極發展農電共生、漁電共生,引導廢耕農地或廢棄魚塭重返耕耘或養殖,他國經驗也多次證明太陽能板有助於降低區域氣溫、幫助維護植被、避免土壤退化。
面對2030年實現產業淨零、2050年全國淨零的目標,地狹人稠的台灣更應該善用土地資源;我們需要思考的是如何再利用廢耕地,推動智慧農/漁業、實現農/漁電共生,並善用太陽光電系統特性,提升綠能佔比、土地與空間利用率、糧食生產效率,最大程度地發揮經濟效益,造就產業多贏。
發展太陽光電的路上或許會面臨許多挑戰,但永續目標在即、綠電趨勢不可逆,太陽光電已被證實是可利用的綠電來源,全民應具備綠能共識、理性討論,共同思考如何實踐環保選址、智慧管理及儲能系統,朝向長遠、穩健的太陽光電邁進,才能為淨零台灣鋪平道路,實現永續未來。
(經濟部能源署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