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過了12年,馬來西亞紀錄片《最後的共產黨員》仍無緣在家鄉播映?

過了12年,馬來西亞紀錄片《最後的共產黨員》仍無緣在家鄉播映?
Photo Credit: 2018當代敘事影展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在馬來西亞無緣放映的《最後的共產黨員》,今年10月,將與阿米爾其他三部作品,一同在台灣獨立影展「當代敘事影展」進行系列專題放映。

新聞整理:葉蓬玲

馬來西亞著名作家、獨立電影導演阿米爾・穆罕默德受台灣獨立影展「當代敘事影展」邀請來台參展之際,其12年前在家鄉遭禁的作品《最後的共產黨員》(The Last Communist,馬來語Lelaki Komunis Terakhir),再度申請公映被拒。

上週末,馬來西亞吉隆坡舉行第六屆「Cooler Lumpur」跨域藝文嘉年華,嘗試向國家電檢局申請公映《最後的共產黨員》,但該局強調,12年前的禁令仍生效,有關紀錄片仍不得公映。

Cooler Lumpur主辦人Hardesh Singh表示,這部紀錄片在上週四,曾向通訊及多媒體部門官員和幾名警官播放。「昨晚大約下午7點,我收到了國家電檢局的來信,告知他們的(禁播)決定。在此之前,我們請示了國家電影發展機構(FINAS),國家電檢局和政治部警察,但沒有人能給出一個明確的答案。」

該活動官方粉絲專頁宣佈,原訂於10月7日播出的電影將取消放映。

據導演阿米爾,這是一部敘述「馬來亞共產黨」領導人陳平的旅遊或半音樂式紀錄片,片長90分鐘,許多與陳平有關的國人在影片中講述其生平事蹟,並以老式宣傳電影的方式,穿插特別為此電影撰寫的音樂。此前,這部紀錄片已在20個全球電影節放映,包括柏林、新加坡、倫敦、西雅圖、三藩市。

阿米爾_穆罕默德_Amir_Muhammad
Photo Credit: 2018當代敘事影展
《最後的共產黨員》導演阿米爾・穆罕默德(Amir Muhammad)。

2006年4月,《最後的共產黨員》曾一刀未剪通過馬國電檢局,卻逃不過內務部禁令。在院線公映10天前,內務部宣稱該片將會造成「公眾的負面反應」,為「保障公眾利益」,禁映這部「敏感又有威脅性」的影片。

據馬國媒體報導,當時,主流媒體《每日新聞》連日刊登多篇抨擊阿米爾和該部影片的文章,施壓政府下達禁令。該報採訪數名沒看過電影的民眾對電影的看法,並援引歷史學家及電影製作人的話,指控阿米爾煽動共產主義。其中一篇文章也質疑,阿米爾為何不選擇拍攝其他馬來歷史人物,而偏偏選擇陳平?

禁令下達後,時任國會反對黨領袖林吉祥批評內務部決定,導致時任文化、藝術及文物部長萊士雅丁(Rais Bin Yatim)承諾會為國會議員舉行特別放映會。多名議員觀賞該片後也認為,此片沒有任何爭議之處,應該被允許上映。

萊士雅丁當時表示,而且影片中的資料可以在市面上所出售關於陳平的書籍中獲取,從藝術角度來看,也沒有任何足以引發爭議的事情。不過,他指出,是否撤銷影片的禁令仍有待國內事務部定奪。然而,禁令自此以後並未解除。

於是,在柏林影展首映、並於超過10個國家影展放映的紀錄片,12年來無緣登上自家院線。

特映片《最後的共產黨員》(The_Last_Communist)劇照2
Photo Credit: 2018當代敘事影展
《最後的共產黨員》劇照:50年代參與「華玲和談」的馬共領導人,左起拉昔邁汀、總書記陳平、陳田。
特映片《最後的共產黨員》(The_Last_Communist)劇照1
Photo Credit: 2018當代敘事影展
馬來西亞電影《最後的共產黨員》劇照,「華玲和談」保守派代表,左起:馬紹爾、東姑阿都拉曼、陳禎祿。東姑阿都拉曼也是馬來西亞國父、第一任首相。

Cooler Lumpur活動執行人Hardesh Singh透露,主辦單位計劃放映這部電影,正是因為當初禁播的因素非常模糊,「我們相信,這部電影因為片名而被簡單、偏頗地評斷,且評斷它的人並不曾看過電影,基於這點,我們想要放映這部片子」,Hardesh在上週的文告中這麼說。他也呼籲,電影行業的所有長官,包括政府機構的官員都需要明白,新科技的出現,將讓當局不再能控制和審查內容。

當年出席特別放映會的幾名反對派國會議員,包括國會議員古拉、郭素沁、和前伊斯蘭黨秘書長卡玛鲁丁惹化(Kamaruddin Jaafar),如今皆已成為新執政聯盟「希盟」政府的內閣成員。

在馬來西亞無緣放映的《最後的共產黨員》,今年10月,將與阿米爾其他三部作品,一同在台灣獨立影展「當代敘事影展」進行系列專題放映。

延伸閱讀:

參考資料:

責任編輯:李牧宜
核稿編輯:楊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