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生仔的確「搵命博」

生仔的確「搵命博」
Photo Credit: Muhammad Hamed / REUTERS /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每一個新生命的誕生,都是媽媽們用她們的生命去與死神拉鋸一番,才把深愛的小生命帶來這個精彩的世界。

早前有一宗被媒體廣泛報導的醫療個案,24歲孕婦因在生產前被醫護發現蛋白尿和胎水少的問題,醫生建議進行藥物催生,但在催生過後突然情況惡化至心跳停頓。醫護趕到現場並進行剖腹生產(Caesarean section),及後孕婦持續惡化最後不幸死亡。

在傳媒廣泛報導的時候,我們不難發現有很多市民質疑醫生為什麼不一早進行剖腹生產而要先進行催生。在了解這個決定之前,我們需要先了解一些背景資料。

背景資料

很多時候孕婦,特別是在懷孕的後期都可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併發症,例如高血壓、糖尿病、蛋白尿和胎水少等問題。但並不是每一個併發症都需要立即處理,很多時候導致這些併發症的原因都是懷孕,只要懷孕過程完結或排出胎盤(placenta)後大多都會回復正常。

如果媽媽的病情穩定、BB又好穩定的話是可以繼續觀察。但是,在某些情況下我們或許要更加謹慎去處理,例如嚴重的Pre-eclampsia(妊娠毒血症)。妊娠毒血症是一種在懷孕期間的disorder,好發於20周後的媽媽,通常伴隨高血壓和significant的蛋白尿。嚴重的時候或會惡化至影響肝腎功能、凝血功能等等,或者併發eclampsia(子癎)導致痙攣(seizure)。

妊娠毒血症的實際原理仍然未被完全理解,但醫學界認為成因是不正常的胎盤,一般治療方法為透過及早生產和移除胎盤,大多情況下病人病情都會變得穩定。

剖腹生產的考慮

好了,那麼大家可能會問,那為什麼不做剖腹生產?要等心跳停頓後才做?

要不要做剖腹生產是一個很複雜的考慮,我們要先平衡催生和剖腹生產各自的風險和併發症。很多人都認為剖腹生產沒有風險,這是錯誤的觀念。剖腹生產雖然在現代醫學來說是相對安全,但對媽媽和BB來說,最佳的生產方法仍然是自然產。就著世界各地的指引,如果媽媽沒有指示剖腹產的話仍然是會建議自然產。

在今次的事件來說,根據專家報告,當時媽媽的確是有蛋白尿的情況,但情況並非非常嚴峻,而且當初入院的時候是穩定的。在那個情況下,是實在沒有原因去做剖腹產,因為剖腹產的風險包括黏連(adhesion),小腸氣(incisional hernia)和增加往後再次懷孕時的風險。所以如非必要或收到媽媽指示,指引仍然是會建議進行自然產。

醫療團隊盡了力

在病人情況突然急轉直下至心跳停頓時,醫療團隊馬上趕到並立即在四分鐘內進行剖腹生產。你能想像嗎,四分鐘是多麼短的時間,這速度反映了醫療團隊的專業和默契及合作是多麼的優秀。在這點,我們必須acknowledge and appreciate公立醫院的醫療團隊。

是的,最後不幸地媽媽因不同的併發症例如瀰漫性血管內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ugulation)而返魂無術。任誰也不會想到懷孕生小孩這令人多麼期待和愉快的事會以悲劇告終。我們不能想像對爸爸來說,這是多麼令人痛心的事、對其他深愛著逝去的媽媽的人來說,這是多麼令人遺憾的事。

是的,縱使醫學發展多麼的蓬勃的現代,人類在種種病魔裡,可以做得到的遠遠比我們想像中的要小。醫療團隊應該已經盡了他們所能去拯救病人,但現實是無論我們多麼的盡力努力去做,生命總是一次又一次的從手指間流走。

是的,生仔真的是搵命博,每一個新生命的誕生,都是媽媽們用她們的生命去與死神拉鋸一番,才把深愛的小生命帶來這個精彩的世界。我們不單止要好好珍惜得來不易的小baby,我們也要好好愛惜把我們帶來這個世界的母親。

不妨把媽媽們tag進來,跟她們說聲︰「一路走來,辛苦你了,我愛你啊❤️」

在此寄望小baby可以帶著媽媽的愛健康地成長。

本文獲授權轉載,原文見作者Facebook專頁

相關文章︰

責任編輯:tnlhk
核稿編輯︰王陽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