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資水壩將敲響印尼猩猩「喪鐘」,一帶一路再掀環境爭議

中資水壩將敲響印尼猩猩「喪鐘」,一帶一路再掀環境爭議
Photo credit: AP /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印尼一座510兆瓦的大壩將為北蘇門答臘省提供高峰負荷電力,但將淹沒部分猿類棲地,且須建設道路和高壓電網。這項中資支持的開發案引發環保人士強烈抵制。

(中央社)印尼16億美元水力發電水壩開發案,敲響稀有猩猩「喪鐘」,引發各界對中國「一帶一路」開發案衝擊環境的新擔憂。

這座預計2022年運轉的水壩,計畫切入極度瀕危的塔巴努里猩猩(Tapanuli orangutan)核心棲地。蘇門答臘島巴丹托魯(Batang Toru)雨林是牠們已知唯一棲地,也是黑手長臂猿、合趾猿和蘇門答臘虎的家園。

公司文件顯示,印尼PT北蘇門答臘水力資源公司(PT North Sumatra Hydro Energy)負責建造電廠,由支持海外投資項目的中國國有企業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及中國銀行支持,建設巨大三峽大壩的中國水電則獲得這項計畫的設計和施工合約。

(蘇門答臘島巴丹托魯位置圖)

這項開發案是印尼政府數十項開發計畫的一部分,目的在於改善部分地區常受停電所苦的供電狀況。這座510兆瓦的大壩將為北蘇門答臘省提供高峰負荷電力,但將淹沒部分猿類棲地,且須建設道路和高壓電網。

這項中資支持的開發案引發環保人士強烈抵制,表示這將破壞現有的3種動物棲地,牠們生活在不到雅加達1/5面積的森林中,必須透過近親繁殖才能繁衍。

生物人類學家梅嘉德(Erik Meijaard)也說,大壩將敲響動物的「喪鐘」。

印尼環境部及印尼PT北蘇門答臘水力資源公司拒絕應要求置評。中國銀行則未在聲明中指明特定計畫,但補充說,在制定政策和決策時,會考慮所有相關因素。

批評人士表示,北京著名的「一帶一路」對環境影響令人不安。

澳洲詹姆士庫克大學(James Cook University)熱帶環境與永續科學中心主任勞倫斯(Bill Laurance)教授表示:「這個問題(環境)在某種程度上已成為『一帶一路』倡議的一部分」。「我認為這可以讓人們了解,7000多個建設項目的浪潮對大自然意味著什麼。」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報導,直到近日,科學家人認為(在這裡)只有婆羅洲猩猩和蘇門答臘猩猩兩種基因不同的猩猩。但是早在1997年,生物人類學家梅嘉德(Erik Meijaard)在蘇門答臘猩猩棲息地以南的巴丹托魯已找尋到一大群孤立的猩猩,並開始研究牠們是否是未被發現的獨特物種。

研究人員對在人類獵捕過程中死亡的33隻猩猩進行DNA研究,尤其著重在頭骨和牙齒部分,確實發現了新物種,並將其命名為「Pongo tapanuliensis」或「 Tapanuli orangutan」。

Malay Mail》報導,目前印尼PT北蘇門答臘水力資源公司和環保部拒絕回應。中國銀行也在一份聲明中表示目前不做具體回應,但補充在決策過程需要考慮「所有相關因素」。

這不是一帶一路在印尼唯一的發展項目,但有可能是最具爭議的。印尼環境保護論壇成員Yuyun Eknas說,「我們真希望那些投資者可以看清楚這些項目背後嚴重的環境和社會問題。」

(瑞士環境保護組織PanEco對塔巴努里猩猩的介紹影片)

延伸閱讀:

新聞來源:

責任編輯:李牧宜
核稿編輯:楊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