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她為印尼同鄉人建造避風港:「我不會拒絕任何人,因為不會忘記剛來的辛苦」

她為印尼同鄉人建造避風港:「我不會拒絕任何人,因為不會忘記剛來的辛苦」
Photo Credit:民進黨婦女部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印尼的薪資低得沒辦法讓他們得到溫飽,在青少年時期,部分的印尼人放棄就學的機會,遠至台灣工作。在台東地區,有的開船、有的在工地打拼、有的投入採荖葉,女孩更是直接嫁給台灣人做新住民婦女。

採訪捕手:黃莉雅

印尼移工們口中的Mammy,替離鄉背井的印尼同鄉人創造一個如同避風港般的生活館,普通的對話卻含著溫暖的關心。

秀蓮是印尼生活館的老闆娘,起初開這間店的目的,是為了能夠凝聚來這裡當移工的印尼人的心,給予孤寂的他們一點撫慰,一個異鄉人給一群異鄉人一個異鄉的家。在一番波折後,她實現了這個目標。

印尼生活館販賣的是印尼人家鄉的味道,有印尼泡麵、零嘴和飾品。一開始沒有貨源,秀蓮奔波台灣各地,近至高雄、遠至台北,尋找印尼雜貨店,並親自批貨,而後再將囤積的商品販賣給客人。起初還沒有店面時,秀蓮甚至是宅配到府,只要有人訂購,她便載著商品出動。

29871910_1878726348828352_56502045796910
Photo Credit:民進黨婦女部
秀蓮親手做的印尼花生餅乾,讓印尼同鄉人感受異國家鄉溫暖。

來台灣已經有25年了,孩子們都長大成人,甚至結婚生子,她很驕傲地說自己有10個孫子,現在分別在台灣和印尼生活。秀蓮外表冷淡,但人不可貌相,她與孩子電話中交談熱絡,和老公用台語溝通有著鄉土味;印尼過節時在店門口煮食慶祝,免費供餐,歡迎任何人參與慶祝,可見她的個性其實是多麼親切。

30411990_1878726825494971_64179577047905
Photo Credit:民進黨婦女部

「我不會拒絕任何人,因為我永遠不會忘記剛到這裡時的辛苦。」秀蓮肯定的眼神,打動人心。

秀蓮在生活館的二樓擺設卡拉OK機,並規劃一間小教室,不只是讓來自印尼的異鄉人可以輕鬆玩樂,還讓台東大學的學生可以到這裡做語言交流,每個禮拜安排一天課程,學生們向她學習印尼文,而她向台灣學子學習中文,每週還會有一天在門口辦流動書展,用書交流。「來者是客」是她原則,不管什麼目的,她從不拒絕任何來到生活館的人。

30171239_1878725975495056_60597800365898
Photo Credit:民進黨婦女部
秀蓮驕傲地與我分享之前學生替她剪接的影片,一邊繼續忙碌的包餅乾。

即使因為準備節慶需要的食材弄得腰酸背痛,她還是堅持自己的想法。每當移工們來到店裡,她便像一位真正的母親似的,寒暄幾句,關心他們有沒有休息和吃飯,當移工向她訴苦喊累時,她笑著說:「我的腰也很酸呀,可是我哪能請外勞,我自己就當外勞。」這樣的玩笑看似有點殘忍,卻是他們最能得到安慰的自我解嘲。

印尼的薪資低得沒辦法讓他們得到溫飽,在青少年時期,部分的印尼人放棄就學的機會,遠至台灣工作。在台東地區,有的開船、有的在工地打拼、有的投入採荖葉,女孩更是直接嫁給台灣人做新住民婦女。秀蓮說選擇就是這樣,除了繼續走下沒有別的辦法了,所以她讓生活變得有目標,並且享受其中。

秀蓮帶來的溫暖,如同一條差點擱淺的鯨魚,重返大海後被暖洋擁抱般,帶來救贖和安慰。印尼移工們臉上充滿的笑容,成為秀蓮除了家人和孩子以外最大的幸福。

29871910_1878726348828352_56502045796910
Photo Credit:民進黨婦女部

印尼生活館地點:台東市光明路267號電話:089348141

捕手介紹:黃莉雅 我嚮往當一位旅行作家,很想實現一個能力可及的計劃,便是在旅行中與他人建立緣分。聽故事不只是傾聽和了解,也是讓自己有一次感受與珍惜的機會,我想一位異地旅行者,不熟稔的樣貌也許能貼近異國人,因此成為捕手。也想將遇見至結識的過程透過文字的書寫記錄下來,也讓旅行途中的美好畫面透過快門進入我回憶的景深。

本文獲民進黨婦女部─新島嶼故事捕手計畫授權刊登,原文請見此

相關評論:

責任編輯:吳象元
核稿編輯:李牧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