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0公里長征、目標是美國:7000中美移民大軍如何讓美國進入「緊急狀態」?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來自中美洲的移民隊伍近期成了美國最具政治味的議題,特別是在2週後即將舉行重要的期中選舉。
數千移民上週從中南美洲的宏都拉斯出發,沿路經過瓜地馬拉並進入墨西哥,移民人數超過7000人,這起新興的「移民危機」也讓北方的美國陷入威脅,美國總統川普甚至揚言要關閉美墨邊界。
上週六(20日),數千名中美洲移民湧入瓜地馬拉西北部邊界,聚集在通往墨西哥的跨國大橋,移民朝墨西哥鎮暴警察投擲石塊和其他物品,鎮暴警察則發射橡皮子彈和催淚瓦斯回擊,導致移民、聯邦警察和記者多人受傷。
墨西哥有關當局堅持,無證移民必須個別提交庇護申請才能進入墨西哥。移民則高呼「我們可以!」和「墨西哥!墨西哥!」,他們稍早爬上或拆毀一連串路障,湧上大橋。
現場可見移民將嬰兒高舉過頭接力傳遞。有些婦女手裡抱著哭泣孩童或讓嬰兒貼緊胸口,跟著人群越過被破壞的金屬路障,上了跨國大橋。

部分移民使用繩索跳下橋,游過蘇奇亞提河(Suchiate River),也有人搭乘平常渡河使用的木筏,更有移民以25披索(1.3美元,約新台幣48元)的費用搭乘巨型輪胎做成的「船隻」渡河。

這批移民隊伍主要是由宏都拉斯人組成,但也包括來自尼加拉瓜、薩爾瓦多和瓜地馬拉的移民,為逃離該國的暴力及貧窮。許多宏都拉斯移民是為了逃離家鄉貧窮與暴力,《美聯社》引述世界銀行的數字,近2/3的宏都拉斯人、將近550萬人生活在貧困之中,人均收入平均每月只有120美元(約新台幣3840元)。另外,根據宏都拉斯的大學研究,宏都拉斯是全球最暴力國家之一,每10萬人有43人慘遭殺害。
《美國今日報》報導,聯合國官員21日估計,這批移民原本數量超過7200人,但墨西哥政府23日晚間報導指出,移民人數已下降至4500人左右,有人在墨西哥申請庇護,或是選擇返回家園。墨西哥內政部則表示,移民局官員已收到1699份庇護申請,而495名宏都拉斯人要求將其遣返回原籍國。
這群移民停在墨西哥奇亞帕斯州(Chiapas)威克斯特拉鎮(Huixtla)。這個城鎮在瓜地馬拉邊界以北約50公里,距離美國邊界有1800公里遠。
Just for some perspective- this is the map of the caravan’s shortest route to a US border. They have no food, supplies, many are families. How desperate must they be?! How likely is more than a tiny percentage will make it. #CaravanaMigrante I 🙏for health/safety. pic.twitter.com/pzP3eZ1D2z
— C-Mac (@CMacDoc) 2018年10月24日
數千移民集體「北漂」,美國選舉前的新「國安危機」
美國總統川普22日表示,墨西哥當局無法阻止移民湧入,使得大批混合的罪犯、不知名的中東人湧入朝美國南方邊境前進,他將移民隊伍湧入定位成是「國家的緊急狀態」。
他更在推特上誓言,要開始刪減資助中美洲國家的數百萬美元金援:「瓜地馬拉、宏都拉斯、薩爾瓦多沒有做好阻止民眾離開國家的工作,使其非法入境美國。我們從現在開始應該切割,或大量減少那些我們定期支付給他們的外國援助。」
《美聯社》報導,這3個國家在2017財政年度從美國獲得了約5億美元(新台幣156億元)的援助,用於提升經濟發展、教育,並推廣民主、人權,目前還不清楚川普打算削減多少錢。不過反對方認為,若川普真的決定縮減美國經濟援助,那可能會加劇中美洲的貧窮和暴力問題。
慈善組織樂施會美國政策與倡導副總裁保羅奧布萊恩(Paul O’Brien)表示,「一旦你把那些錢拿走,將會使情勢非常難以預測,你實際上正在促進人們遷移的條件。」他指出任何減少對中美洲國家援助的嘗試都將是「毀滅性的」,因為美國是該地區的主要投資者,資助有關勞動力發展,以減少暴力和改善人權,其他投資國也將美國視為指標。
隨著移民繼續沿著距離美國邊境約900英里(1450公里)向北行進,對美國即將在11月6日展開的期中選舉也產生威脅。在上週的競選活動中,川普揚言如果這些移民沒有停止,他將會封鎖美墨邊境。另一方面,川普也指責民主黨人說「每當你看到一支隊伍,非法進入、或試圖非法進入我們國家的人時,都要想到並指責民主黨沒有給我們投票,來修改我們可憐的移民法!」
美國政府官員則表示,由於川普政府的政策沒能阻止中美洲移民遷移,今年9月跨越美墨邊界的非法移民家庭人數飆升來到「危機」等級。
美國2018財政年度,在美國南部邊界被逮捕的無證移民人數超過52萬人,相較前一年增加25%。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CBP)指出,上月逮捕進入美國的非法移民家庭人數高達1萬6658人,比起8月大約多出900人,相較去年9月則多出近1萬2000人,創下單月最高紀錄,反映宏都拉斯、瓜地馬拉和薩爾瓦多移民人數激增,為了逃離國內普遍性的暴力和貧窮,許多人試圖前往美國尋求庇護。


新聞來源:
- 中美洲移民湧入 墨西哥邊界爆衝突多人傷(中央社)
- 中美移民問題加劇 第2批隊伍將前往墨西哥(中央社)
- Fewer caravan migrants marching to US-Mexico border, says Mexican government(美國今日報)
- In Honduras, poverty and gangs help drive migration(美聯社)
- Trump blasts caravan, says he’s cutting Central American aid(美聯社)
核稿編輯:楊士範
一圖看懂——讓專業的來,居家照顧服務員都在忙什麼?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長照服務成為承擔社會需求的重要支柱,專業的居家服務員,開始走進長者的生活中,提供基本的日常照顧,包括沐浴、準備餐食、家務等等。不僅提供了必要的支持,更盡可能確保長者的每一天,都是舒適而有尊嚴的。那麼,在居家服務員所提供的服務中,包括了哪些項目,又有什麼樣專業的眉角呢?一起來認識一下吧!
隨著時間的推進,所謂的「高齡化」、「少子化」社會,已經從一個社會學名詞,成為我們的日常。根據內政部統計,2017年起,台灣的老年人口比例正式超過了14%,今年老人人數則已超過425萬,預計到2025年,每五位居民中,就將有一位是65歲以上的長者。這不僅是一個數字上的變化,更是對我們社會結構和價值觀的挑戰。
在這樣的變遷中,其實許多長者都有一個共同的願望——能夠在自己熟悉的家中,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生活。然而,面對快速變化的社會和家庭結構,這樣的願望似乎越來越難達成。取而代之的,是長者們必須獨居,或與同樣年長的配偶互相照顧的現實。因此,長照服務成為承擔這些社會需求的重要支柱,專業的居家服務員,開始走進長者的生活中,提供基本的日常照顧,包括沐浴、準備餐食、家務等等。不僅提供了必要的支持,更盡可能確保長者的每一天,都是舒適而有尊嚴的。
那麼,在居家服務員所提供的服務中,包括了哪些項目,又有什麼樣專業的眉角呢?一起來認識一下吧!

1. 備餐服務、協助進食:
服務內容:依照長輩的需求、營養狀況和牙口狀況準備餐點及協助進食。
眉角:如果長輩牙口較不好,居服員會將餐食煮得較軟或打成泥、剪碎, 讓長輩容易進食。若長輩排斥泥狀食物,則將豆類或穀物類食物打成稀狀,讓長輩直接飲用。需要依照長輩的吞嚥能力,準備合適的餐具。一般會建議長輩自主進食,若需要由居服員協助,則必須注意餵食的速度及進食速度。但不管長輩是否可自行進食,居服員皆需要請長輩張口確認是否食物皆已吞嚥完畢,避免長輩因為食物留在口中而嗆到,發生危險。
2. 沐浴服務:
服務內容:協助長輩穿脫衣服、進行沐浴。
眉角:沐浴的過程需要注意水溫,以手臂內側測量溫度是否適中。須注意避免水流到眼睛。沐浴的過程會坐在馬桶或是便墊盆椅上,若長輩仍有行走能力或手部功能,居服員會鼓勵長輩自己清洗正面,背面由居服員協助,以維持長輩的生活機能,延緩退化。在沐浴的過程中,居服員須注意長輩的隱私,但也同時必須注意通風,避免室內太悶導致長輩或居服員昏倒。
3. 陪同外出、陪同就醫、採購:
服務內容:許多個案因身體狀況較難獨自外出,因此居服工作中陪同外出散步或就醫、協助個案採購日用品都是很重要的服務,攙扶步伐不穩的長輩到外面散步運動,或是為長輩採買衛生紙、洗髮精等日常用品,讓他們可以生活地更加舒適。
4. 基本日常照顧:
服務內容:協助長輩翻身、移位、修剪指甲、協助上下床、刷牙洗臉、協助換尿布等基本日常照顧。
眉角:在進行任何活動前,確保環境安全,無滑倒或絆倒的風險。使用適當的輔助工具和技巧,來避免造成長輩或照顧者的傷害。注意個人和環境衛生,以防止感染。考慮長輩的健康狀況和特定需求,並根據這些需求調整照顧方法。在進行照顧時尊重長輩的隱私和尊嚴。
除了以上四項最基本的服務項目之外,還有足部護理、管灌、翻身拍背、測量生命象徵、肢體關節活動、陪同外出、陪同就醫等等服務,都可以依不同長輩的需求來安排。
伊甸基金會自成立之初,就秉持著一個堅定不移的使命:為社會上需要幫助的人提供持續不斷的支持與服務。這一理念源於創辦人之一、已故的身障作家劉俠女士,以及六位志同道合的朋友。他們共同懷著一個夢想,希望無論是誰,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一片天地,自由自在地生活和成長。劉俠女士曾這麼說過:「有一大片園地,種花種樹,養各類家禽,有工場、有房舍、有足夠的場地供人休閒娛樂。徜徉其間的,是那些眼睛看不見、耳朵聽不到、走路走不好,以及弱智、顏面傷殘、心智障礙的孩子…這是他們的伊甸園。」
走過四十年的歲月,伊甸基金會期待著,有一天,這個社會中的每個人,都能感到安全、溫暖和被接受。為了這一天的到來,伊甸基金會會繼續努力,承擔起照顧和支持的責任。
伊甸基金會«老人照顧服務計畫»,透過日間照顧、居家服務、失智據點、喘息等專業多元的服務,疼惜長輩及照顧者,讓長輩在最熟悉的地方找到服務,也讓照顧者在專業的地方得到喘息。讓每一位長輩安心、放心、快樂地好好變老。詳情請上網搜尋「伊甸 老人照顧」,或撥打支持專線0800-025-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