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習近平最大考驗:美國要令中國在南海受盡屈辱

習近平最大考驗:美國要令中國在南海受盡屈辱
Photo Credit: Matthew Freeman / Reuters /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如果以為南海只會侷限、僵持在「軍事演練」,便忽略了美國多年來早已制訂好的「蟒蛇戰略」,南海將會成為「新冷戰」令局勢不斷升溫的導火線。作者就此以不同角度,加以分享。

美國的強項不是內戰,而是對付外敵

1920px-Washington_Crossing_the_Delaware_
Photo Credit: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 Wikipedia

無論談的是一個人,還是一個國家,若免不了身陷險境,有項關乎勝敗的重要條件,永遠難以取代,那就是「身經百戰」。

美國在獨立戰爭擊退英國,兩次世界大戰一再擊敗德國,冷戰時期拖死蘇聯,亦汲取過韓戰、越戰、阿富汗戰爭、伊拉克戰爭等教訓,二戰後主導了國際金融與外交秩序多年;現在,中國迎來的對手,不是一個只擅長震懾國內人民、打內戰的政權,而是必要時對外敵毫不手軟的「鬥爭機器」。

難怪,巴菲特(Warren Buffet)曾這樣說過:

「兩百四十年來,打賭美國會輸的一直是個天大的錯誤,而現在也不該這麼做。」

(“For 240 years it’s been a terrible mistake to bet against America, and now is no time to start.”)

目前所見,中國被美國靈活多變的戰略挾上「新冷戰」,處處受盡制肘,已到了手足無措的地步。不難理解白宮經濟顧問庫卓(Larry Kudlow)為何如此不耐煩,指數月前早就給予中國談判清單,「問題在於中國方面沒有回應,毫無作為,什麼都不做」。

嚴格來說,中國並非甚麼都不做,而是採取拖延策略,一邊做足融資準備,一邊觀望美國中期選舉變化,才會拍板回應。在陷入不安形勢期間,唯有借《環球時報》解話,突然想起中國人要有「氣量」,也不應成為下一個蘇聯。我們都明白,這是一些暫避鋒頭的說辭;即使11月內習近平依然跟川普會面,還是在表面層面緩和氣氛,以換取更多時間,這些年頭,中國十分缺乏如何細膩權衡雙方利益均霑的智慧,妥協多少,紅線重新劃在哪裏,怎樣在知識產權上讓步,都是叫人相當頭痛的決定。

蟒蛇戰略:誰說海南只能侷限於「軍演」?

RTS2363R
Photo Credit: Matthew Freeman / Reuters / 達志影像

當然,美國亦正密切觀察中國的態度,只要稍後確認習近平無意妥協,會面或談判告吹,便會將草擬好的手段付諸實行,極可能啟動「蟒蛇戰略」。意思是美國會軟硬兼施,多方面緩緩包圍、勒緊、鎖死對手。

軟性方式,持續聯繫多國至少與中國保持距離,繼歐盟早前指有意與台灣加強合作,昨天日本宣布有意取消對中國40年來的「開發援助」(ODA),各以小小姿態宣告疏遠中國;而美國揚言將退出《中導條約》(Intermediate-Range Nuclear Forces, INF ),連消帶打指:「如果俄羅斯在做這件事,如果中國在做這件事,而我們還在遵守這一協定,那是不能接受的。」此外,川普就中國干預美國選舉、國會議員連番為「新冷戰」表態,美國國內輿論已為下一輪制衡中國鋪排了道路。

硬性方式,除了在南海進行軍演,還有相當多步可以走,進一步是以太平洋艦隊掩護越南「重啟」石油鑽探,僵持日久,猶如中國每天受盡美軍屈辱;最嚴峻的是,一旦出現零星磨擦,雙方未有任何妥協,美軍可以封鎖馬六甲海峽,把局面推至戰爭邊緣,讓中國在「順從談判」與「堅決開戰」兩者之間做決定。

不久前,美國國防部長馬提斯(Jim Mattis)到訪越南,當局即釋放異見人士阮玉如瓊(Nguyen Ngoc Nhu Quynh),藉此向美國表示善意,其實大約兩年前,已有評估越南很可能因為中國在南海擴張勢力,終使兩國劃時代拉近關係,當然,那時任何戰略評估都無法想像,美國會對中國提升至「新冷戰」對峙級別。

在越南眼中,多次在136/03區塊試行石油鑽探,是與西班牙能源公司睿爍能源(Repsol)合作,一筆達2億美元的重大投資;在中國眼中,這是有違其主權、享有資源等「核心利益」的嚴重挑釁,更涉及馬六甲國防生命線問題。一年之內雙方已有兩次碰撞,去年7月,中國一度威脅會攻擊越南哨站萬安灘(Vanguard Bank),越南才無奈暫停項目;數月前,越南國家油氣集團(PetroVietnam)受壓,再次轉告睿爍能源停止計畫。

毫無疑問,這令越南怒火中燒。不難理解越南這幾年來購置多艘潛水艇,承擔額外開支,都是為了應變愈演愈烈的南海局勢,當下更主動利用外交尋求出路。從冷戰以來,複雜的國際局勢,各國最常見的態度是「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中蘇、中美之間關係經常如此反反覆覆。現在,美越的歷史傷痕過去,對越南來說,美帝之後換來中帝,自然是最貼身的中國威脅更大,跟美國倒可以化敵為友。

中國看待南海,絕非只是「耀武揚威」

RTS20XV3
Photo Credit: Hamad I Mohammed / Reuters / 達志影像

到了今天,相信沒多少人仍堅持中國在南海步步進迫,僅僅是「耀武揚威」等心魔作祟,隨中國崛起鼓吹極端愛國的「沙文主義」(Chauvinism),又認定南海沒多少經濟利益。這些粗略看法,已經不起時間與事實的檢驗。

若說法是指新中國成立之初,或許勉強可以成立,那時中國直接將國民黨在1947年地圖所訂的「11段線」,改版為後來的「9段線」,繼承並宣示「U型牛舌」狀的南海專屬範圍。

然而,隨著時間過去,中國對南海的了解和重視程度,今非昔比,遠遠不是借鑑國民黨時的簡單認知。

據OffshoreTechnology的整理,早於1970年,義大利石油總公司(Agip)已發現南海納土納群島(Kepulauan Natuna)一帶有天然氣田,初步估計藏量達46兆立方英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