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用影像為亞洲同志社群加溫:專訪Out in Taiwan攝影師Leslie Kee

用影像為亞洲同志社群加溫:專訪Out in Taiwan攝影師Leslie Kee
Photo Credit: 杰德創意影音 Portico Media提供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有別於透過文字或是表演藝術呈現同志的樣貌,知名的國際攝影師紀嘉良(Leslie Kee這幾年在亞洲發起了Out in Asia的攝影計畫,透過拍攝LGBT的影像與故事,除了為當事人留下驕傲(pride)動人的一面,也作為與社會交流的無數扇窗口。

台灣的同志社群在文字作品有相當悠久的歷史和進展,我們有許多以同志為題材的散文、小說、甚至是劇本,相對應地也有了許多由這些文本改編而來的影像作品。但是個別同志光是要向家人表明身份「出櫃」就已是一道關卡,將自己的容貌呈現在大眾面前更是難上加難。

眼看這幾年婚姻平權大有進展,各地參與同志遊行人數年年攀升,「出櫃」對亞洲同志來說,仍是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輕。有別於透過文字或是表演藝術呈現同志的樣貌,知名的國際攝影師紀嘉良(Leslie Kee,以下簡稱Leslie)這幾年在亞洲發起了Out in Asia的攝影計畫,透過拍攝LGBT的影像與故事,除了為當事人留下驕傲(pride)動人的一面,也作為與社會交流的無數扇窗口。

Out in Asia:透過影像為亞洲的婚姻平權加速

新加坡籍的Leslie,22歲(1993年)時到東京學攝影,30歲那年(2001)搬到紐約生活。曾為許多知名藝人如碧昂絲、Lady GaGa攝影的他,為何會想發起Out in Asia這樣的同志攝影計畫?在歐美的生活與工作經驗種下了他想要透過影像為亞洲的同志社群和婚姻平權「加速」(speed up)的念頭。Leslie憶起當年在歐美遇見的優秀創作者,當中許多人對自己的性傾向並不隱諱、甚至是非常開放與自在的,這對長期在日本生活的他帶來了很大的衝擊。

(在巴黎或倫敦)大家對於自己是誰都很坦誠,也相當珍惜自己的身份。這是一種文化運動、生活方式,是一個多樣性的概念。有一個包容的心,讓人們能夠去接受真正的自己,也能去了解其他人不同的性向,或是不同的膚色、種族,甚至是時代背景。所以這不只是家庭的問題,是我們要如何架構社會。

於是Out系列的攝影活動就從日本開始,第二站是Leslie自己的家鄉新加坡,第三站終於在今年來到了台灣。

睜開眼象徵活出自我的出櫃宣告,經典的黑白照象徵眾生平等

能夠促成這位攝影大師來台灣紀錄LGBT的眾生相,緣份來自兩年前Leslie在日本奈良的一個脫口秀上認識了杰德影音的創辦人林志杰。Leslie當時便對林志杰留下深刻印象,中間經過多次的協調,終於在今年同志遊行的前夕,促成了這場馬拉松式的拍攝。用「馬拉松」來形容Leslie這趟來台之旅並不誇張——Out in Taiwan的拍攝從21日的中午12點開始,一路拍到隔天(22日)凌晨3點才收工(Leslie接受我們專訪是22日的傍晚,在這之前他已陸續接受多家媒體的訪問)。

【酷兒亞洲】林志杰 X 苗博雅:將台灣酷兒文化送出去,把國際的故事帶回來

近15個鐘頭的拍攝為接近200名LGBT個人或伴侶留下了經典的黑白照。由於Leslie習慣在拍攝過程與參與者聊天互動,因此也讓每組拍攝的時間拉得較長些。200名參與者涵蓋了形形色色的LGBT,當中不乏名人或是同志運動長期的支持者響應,例如:作家羅毓嘉與李屏瑤,長期爭取同志權益的祁家威;數量最多的是一般素人的報名,三天的時間就募集了116位,也意味著背後有116個各自精采的、感人的、難忘的出櫃故事。

採訪當天我們就在Out in Taiwan的攝影現場,放眼望牆上盡是Leslie和無數位LGBT的共同創作。其中有的擁抱、有的閉眼、有的情侶相擁,姿勢與眼神互異,卻都展現了自信的一面。仔細觀察會發現Leslie為每位同志拍了一張閉眼、一張睜開眼睛的照片。詢問他這當中的巧思是什麼,他回答他一直都很希望透過攝影紀錄當事人的靈魂。「眼睛是一個人的靈魂,閉著眼如同封閉自我,睜開眼象徵活出自我的出櫃宣告」,一閉一開之間就出櫃了。黑白照則是他希望藉此淡化每個人身上的膚色和衣著,象徵眾生平等的精神。

DSC_1277
Photo Credit: 關鍵評論 潘柏翰攝
Out in Taiwan的拍攝現場,經過近15小時的拍攝後,牆上滿滿都是Leslie與LGBT的共同創作。
祁家威Chyi_Jia-Uei
Photo Credit: 杰德創意影音 Portico Media提供
同志社群內知名的倡議者祁家威亦參與此次拍攝,身著西裝別上數隻大小不一的熊玩偶,是一大亮點。

同為亞洲人臉孔的國度,日本最為害羞、台灣最為親切自在

因為台灣是他進行Out in Asia的第三站,我們也好奇在同樣都是亞洲人臉孔的三個國度,彼此之間的拍攝經驗有無差別。Leslie笑著回答當然有。從與他合作的工作團隊說起,Leslie說新加坡團隊的專業和工作嚴謹度最讓他印象深刻,甚至新加坡的工作團隊還會擬定好問題清單,以備回答各式各樣的問題。日本和台灣的團隊雖然不到新加坡的程度,大家仍齊心協力地想要將這個計畫做到最好。

三個國家參與者間的比較也相當有趣。Leslie說雖然都是黃皮膚,日本人在拍攝時顯得較為害羞,也較少在社群網站上分享照片,所以這系列照片在日本的曝光度相比台灣和新加坡稍微低了些;台灣和新加坡的參與者比較敢於分享照片,在拍攝過程中Leslie說他又再度感受到台灣人的親切與和善,所以在拍攝Out in Taiwan時希望能夠呈現出隨性的自在感。

藝術界向來是勇於打破社會成規的,但這系列的作品畢竟仍要面向大眾,我便好奇Leslie有沒有看過對這系列拍攝計畫的批評或負面意見。「嚴格來說是沒有,但我曾經看過日本的朋友將照片貼在社群網站。因為有hashtag我名字的關係,我看到下面有人回應說覺得不舒服、『如果國家都是同性戀,我們會沒有後代』」他對這樣的批評沒有太放在心上,反而覺得更是應證了他想做這件事的其中一個動機。

在亞洲國家,仍會將同志視為不正常、變態,這樣的刻板印象仍揮之不去。我希望透過Out in Asia達成的,除了為婚姻平權加油之外,也希望能提升大眾對LGBT的接受度。

用影像與愛為同志社群加溫,鼓舞下一個人的勇氣

_A6A3844
Photo Credit: 杰德創意影音 Portico Media提供

馬不停蹄的除了大師的拍攝工作時間之外,還有他的行程。Leslie透露就像Out in Japan計畫也是在日本各地跑來跑去,拍了好幾次,Out in Taiwan他也希望能夠多次拍攝。他也分享這計畫的第四站明年將會到泰國。

適逢他這次來台拍攝的時間,很湊巧地是在台灣同志遊行的前一週詢問他是否知道台灣同志社群目前即將面臨的公投考驗,他很快地回答他是知情的。資訊來源相當多樣的他,知道台灣即將要成為亞洲第一個實現婚姻平權的國家,但也知道下個月的此時即將迎來公投。「希望我這次來台灣的拍攝以及這系列的計畫,能夠為公投帶來一些好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