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歐洲議會投票通過禁用「一次性」塑膠製品,最快2021年歐盟國正式入法

歐洲議會投票通過禁用「一次性」塑膠製品,最快2021年歐盟國正式入法
Photo Credit:AP/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歐盟層面的法案出來後,各成員國政府必須在2年時間內將其落實為國內法予以實施。這意味可能在2021年夏天前,歐洲市面上就會不再有吸管、塑料餐具等一次性產品的蹤影。

免洗餐具、食物袋、吸管、飲料杯、保特瓶,許多的塑膠垃圾都是由一次性的包裝容器生成,其對環境的污染已經引發國際重視,台灣也進行階段性的限塑措施;歐洲議會昨(24)日,以壓倒性多數571比53票通過:歐洲聯盟所有成員國將禁止使用包括吸管、塑膠餐具等一系列一次性塑膠製品,以遏止海洋汙染。最快在2021年夏天之前,歐盟國家的市面上就看不到這些塑膠製品。

《BBC》報導歐盟對塑膠垃圾污染環境的研究中指出,每年約有15萬噸塑料被扔進歐洲水域。這只是全球海洋垃圾問題的一小部分,每年估計有800萬噸塑料進入海洋,塑料可以在洋流上漂流很長的距離;一名歐洲議會議員說,如果不採取行動,「到了2050年,海洋裡的塑膠製品會比魚還多。」

《德國之聲》報導歐盟委員會的數據顯示,歐盟每年產生2600萬噸的塑料垃圾,平均每人31.1公斤,德國的塑料垃圾產生量則為每人37.4公斤,顯著高於歐盟平均值。而塑料的回收循環率則僅有不到1/3。

歐委會指出,塑料垃圾大多進入了海洋,海洋垃圾中有85%是塑料垃圾。其中大約1/2為一次性包裝用品,1/4則來自漁業。由於人類位於食物鏈的頂端,大量塑料微粒最後也會被端上人類的餐桌。

《衛報》報導許多塑料廢物被沖入海洋後,可能需要幾個世紀才能完全分解,尤其是材質較輕的一次性包裝物品,是塑膠垃圾中最嚴重的問題物品之一,因為它們可以輕鬆長途跋涉,循著損害海洋動植物的方式,最後毒素也會被人所吸收。

法案要禁用哪些塑膠?

《BBC》報導,歐盟議會這項剛通過的法案,管制的範圍包含塑膠餐具、餐盤、棉花棒、吸管、攪拌棒和氣球桿,主要因為這些產品已有替代品,例如紙吸管和硬紙容器。其他「尚未有替代品」的塑膠製品,每個成員國仍必須在2025年前減少25%,例如漢堡盒和三明治包裝。同時該法案也呼籲食品和飲料業者,減少使用一次性的塑膠杯。

歐洲議會議員也對香煙過濾器計劃進行了修訂,香煙過濾器是一種塑料污染物,是海灘上常見的垃圾。到2025年,捲菸製造商必須將塑料減少50%,到2030年減少80%。

另一個雄心勃勃的目標是,到2025年,必須確保所有塑料飲料瓶的90%都被回收,根據歐洲議會的報告,目前瓶子及其蓋子佔所有海塑料的約20%製造商也必須對其塑料產品和包裝的情況承擔更多責任。

來自比利時、負責提出此案的的歐洲議會議員里斯(Fréderique Ries)在發言中強調,歐洲雖然只對海洋塑料垃圾中的一小部有責任,但是歐盟應當在開發應對方案時扮演關鍵角色。在法案通過後,他也在推特上強調,這是海洋和後代子孫的「一次勝利」。

《德國之聲》報導德國社民黨籍的議員萊嫩(Jo Leinen)則說,充斥塑料垃圾的海灘和海洋會威脅自然環境、威脅動物,而新規定將針對已經在歐洲海灘發現的塑料垃圾下手;德國基民盟籍的議員弗洛倫茨(Karl-Heinz Florenz)表示,塑料的生產、消費方式必須被改變,應當推動工業界進行有利於環境的創新。

據消息,歐盟各國的環境部長有意在今年年底前就此議題達成共識,隨後各成員國議會、政府以及歐盟委員會的代表就可以展開正式談判。

歐洲議會希望能夠在2019年5月議會改選前,正式提出法案,歐盟層面的法案出來後,各成員國政府必須在2年時間內將其落實為國內法並予以實施。這意味可能在2021年夏天前,歐洲市面上就會不再有吸管、塑料餐具等一次性塑膠物品的蹤影。

《衛報》報導目前正在擬議的法案使歐盟在應對日益嚴重的塑料污染危機方面處於領導地位,在它正式成為法律之前,歐盟國家仍然必須支持該指令,委員會消息人士稱,他們對行動將繼續快速進行表示樂觀,「我們希望在11月份對歐洲理事會進行投票,如果一切順利,我們可以在年底前將其納入法律。」

新聞來源:

核稿編輯:楊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