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朱家安:女人沒化妝不要出門嚇人,那Coser扮裝可以出門嗎?

朱家安:女人沒化妝不要出門嚇人,那Coser扮裝可以出門嗎?
Photo Credit: AP/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在2014年,街頭藝人穿小丑裝趕場,被捷運局請下車,新聞出來之後多數輿論認為捷運局小題大作。我相信台灣有夠多人認為衣著打扮是人表現自我的自由,這個自由會支持Coser在公共場合扮裝,而這個支持會讓台灣的街頭更豐富。

文:朱家安

幾天前在台北地下街看到一些Coser,覺得很好。他們的存在讓這個環境變有趣,走在路上有更多好玩的東西可以看。

我對Cosplay文化不了解,記得之前聽過圈內討論,要不要自我規範,在活動場地外卸下裝扮,以免破壞社會對這個文化的觀感。

我支持Coser在公共場合維持扮裝。

人有自由去打扮自己。社會應該要讓Cosers有足夠安全感,能自主決定自己要不要在一般公共場所扮裝。如果Coser自己有專業或角色扮演的考量,認為這次只能在活動中扮裝,那當然沒問題。如果Coser平時想要扮演自己喜歡的角色,只要沒礙著別人,就沒理由被阻止。

限制裝扮的條件

當然,有時候我們為了維持自由,必須限制一些人穿著的自由。比較沒爭議的案例是,美國許多州禁止你公開穿三K黨罩袍(Klan robe),因為這會讓你變成會走路的仇恨言論。比較有爭議的是一些國家是否該禁止伊斯蘭女性的罩袍(Burqa),來協助受迫傳統文化壓力而穿上罩袍的女性(你應該看得出為什麼這有爭議)。

不過這些案例裡的問題,在Cosplay裡應該都沒有發生。

美國禁止三K黨服裝,並不是因為那看在黑人眼裡很不順眼,而是因為黑人被迫害的歷史,讓人光是公開穿著三K黨服裝,就足以散發不友善的訊息,讓黑人在同一個城鎮無法有尊嚴地生活。

順便一提,以這個觀點來看,我們其實有理由注意「愛家公投」反對同性婚姻和性平教育的公開擺攤和傳單發放,他們跟穿著三K黨服裝的人一樣,是活生生的歧視言論。美國的研究顯示,在各州舉辦「婚姻應限定為一夫一妻」公投的期間,LGBT憂鬱症發病的比例大增,我們有理由相信,這些公然的歧視,正在威脅台灣少數族群的心理健康。

去除無謂的社會壓力

此外,我們也不該因為看不順眼Cosplay「奇裝異服」,就認為他們不該在公共場合扮裝。更何況,你我的穿著也未必讓人看得順眼。

柯文哲日前談台灣公共景觀,對比日本街上有好好打扮的女性,開玩笑說台灣許多女性是「沒化妝直接出來嚇人」,引起爭議。柯文哲的玩笑不公平,因為它隱含了女性應該特別注意外觀,可能會增強特別針對女性的社會規範。不論性別、年齡和族群,台灣不在意穿著的人確實很多。這些人隨便套衣褲出門,都不會有人說話,相較之下,如果社會氛圍讓女性認為自己得要化妝才能自在出門、讓Coser不能在一般的公共場合自在穿上自己精心設計且認同的扮裝,似乎不是很公平。

當然,目前法律並沒有明令規定人在公共場合不能奇裝異服。不過社會氛圍也會軟性影響自由,而且,也曾經有過人因為穿著奇裝異服被趕出捷運的例子。

在2014年,街頭藝人穿小丑裝趕場,被捷運局請下車,新聞出來之後多數輿論認為捷運局小題大作。我相信台灣有夠多人認為衣著打扮是人表現自我的自由,這個自由會支持Coser在公共場合扮裝,而這個支持會讓台灣的街頭更豐富。

美學來自餘裕,餘裕來自自由

台灣偶爾會冒出公共美學問題,大家自卑於台灣的地景、人景比不上其他「有文化」的國家。文化不容易刻意培養,需要人主動參與和創造。我曾經分析台灣的美感教育,認為基於教育體制的特色,很難培養美感,並主張社會上應該要有餘裕讓人追求自己認為的美。以這意義來說,讓Coser可以跟那些把西裝褲頭拉到最後一根肋骨的阿伯一樣,舒適地用自己喜歡的裝扮在街上走,也是一種餘裕。

反過來說,若Coser認為自己必須要戰戰兢兢、自我審查,才能保有繼續活動的自由,那台灣社會應該感到羞愧。

最後,對實際上無害的Cosplay文化保持尊重,也是台灣社會開放多元的象徵。面對中國威脅,在國際上台灣的優勢可能不是經濟高點而是道德高點。

本文經Readmoo閱讀最前線授權刊登,原文發表於此

責任編輯:翁世航
核稿編輯:羅元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