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倫比亞「名毒梟」艾斯科巴逝世25年,傳奇故事仍在影劇圈發酵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舉凡觸及毒品交易議題,集各種頭銜於一身的「惡之神,毒之父」艾斯科巴,總是不斷被引述回顧。然而,讓艾斯科巴的新聞重新加熱升溫的火種來自於美人情色話題,無疑是傳媒最喜炒作熱賣的焦點。
文:張淑英(台大外文系教授)
逝世已經25年的哥倫比亞毒梟艾斯科巴(Pablo Escobar,1949-1993),其人其事(奇人奇事)似乎沒有隨著他的告別人世而終止。2015年網飛(Netflix)製作的影集《毒梟》(Narcos),今年(2018年)11月將進入第四季(每季10集),已經從艾斯科巴的梅德因壟斷聯盟(Cartel de Medellín)發展到墨西哥的胡瓦勒茲同業集團(Cartel de Juárez)。
舉凡觸及毒品交易議題,集各種頭銜於一身的「惡之神,毒之父」艾斯科巴,總是不斷被引述回顧。然而,讓艾斯科巴的新聞重新加熱升溫的火種來自於美人情色話題,無疑是傳媒最喜炒作熱賣的焦點。

千萬別惹艾斯科巴家族
Netflix影集《毒梟》(Narcos)上映時,艾斯科巴家族宣稱Netflix拍攝此劇並未得到他們授權,故求償10億美元。劇組不理會這種無理的要求,卻在2017年傳出劇組人員遭到槍擊身亡,艾斯科巴之親兄弟羅伯特則透過媒體放話要劇組小心點,美國媒體懷疑是該家族所為,令人聞風喪膽。

荷里活伉儷重現傳奇
電影的動態視覺藝術是最能幫助靜態的文字作品「冷飯熱炒」的媒介。哥倫比亞最亮眼的明星、曾擔任過記者和模特兒的維珍妮亞.巴葉侯(Virginia Vallejo,1949-)2007年的回憶錄舊作《愛巴布羅,恨艾斯科巴》(Amando a Pablo, odiando a Escobar)2017-2018年間分別由兩大出版社「行星出版社」和「企鵝藍燈書屋」重新以西文和英文發行。
同時西班牙導演費南多.萊昂.阿拉諾亞(Fernando León de Aranoa,1969-)以英文名稱拍成電影《毒梟之王:巴勃羅》(Loving Pablo),請來西班牙2010年婚後首度攜手以男女主角擔綱演出的兩大巨星:哈維爾.巴登(Javier Bardem)和潘尼洛普.克魯茲(Penélope Cruz)伉儷,分飾艾斯科巴和維珍妮亞。電影鋪陳1983-1987年兩人邂逅發展地下情的因緣,爬梳梟雄為毒品而戰的嗔癡和與美(少)女互通款曲的貪慾。暴力、毒品與情色拉鋸,整體呈現艾斯科巴壟斷利益王國的建構、頂峰時期到他亡命。
「無法讓人喜歡你,就要讓他尊敬你」
哥倫比亞、秘魯和玻利維亞形構的「銀三角」是世界四大毒品產地之一。艾斯科巴的梅德因聯盟全盛時期壟斷美國古柯鹼走私量80%。艾斯科巴以毒品致富,高達250-300億美元。
面對當時緝毒的雷根政府,他的信念是「美國不在意多少毒品進入美國,只在意多少錢流出美國」。因此,對外他和美國緝毒局(DEA)纏鬥,對內獲利的代價是肅殺上千的人命,包括哥倫比亞的司法部長和《觀察家》(El Espectador)報社社長和數百位警察人員。吸收輟學的青少年成為替他賣命的殺手──「政府沒有給他們教育,如果留2萬塊給他們的母親,他們不介意死」。他的妻子兒女惶惶不安度日,他教導兒子的法則是:「無法讓人喜歡你,就要讓他尊敬你,不尊敬你就要讓他怕你」。鎮日盤算黑吃黑,和哥倫比亞敵對的卡利集團壟斷毒品市場搶奪豐厚利潤:一個鎖定紐約,一個鎖定邁阿密為集散地。
毒梟美人寫下愛恨情史
而維珍妮亞這個妖姬美魔女,運用她在廣播電台的魅力,一方面可以當艾斯科巴的掩飾,以「艾斯科巴:哥倫比亞的羅賓漢」為題,宣傳「梅德因貧民窟計畫」,塑造其好善樂施、打擊不公不義的決心,並且捐款興建硬體、救濟貧窮的好形象。1982年艾斯科巴成功當選為議員走入政壇。
另一方面,則是毒梟與美人剪不斷、理還亂的糾葛,相互滿足彼此的情欲和虛榮。毒梟與第三者的角色,讓維珍妮亞享受奢華卻愛恨交加,恐懼與忠誠情緒鏖戰,直到1993年艾斯科巴遭哥國警方擊斃,2006年她遠走美國尋求庇護,寫出這段愛恨情仇(愁)。
毒品題材流竄世界影視圈
哈維爾.巴登、潘尼洛普.克魯茲2013年和畢彼特(Brad Pitt)已在《黑權大狀》(The Counselor)合作過,3位都屬配角角色,也是跟毒梟題材有關。艾斯科巴或毒品系列的電影或影集,多年來已成為拉美/美國影視工業的一支。
曾擔任記者的梅德因市長薩拉扎爾(Alonso Salazar)寫下《巴布羅的寓言》(La parábola de Pablo)紀實,2012年開始在哥倫比亞改拍成電視影集《艾斯科巴:惡之神》(Pablo Escobar. El patrón del mal),共113集。2014年法西比三國合作《艾斯可巴:失樂園》(Escobar. Paraíso perdido),2017年的《毒梟之王:巴勃羅》再一次喚起這位改變哥倫比亞的命運,幾乎波及整個世界的毒梟。艾斯科巴人已去,毒之深,依然流竄世界各個角落。

- 【一張圖搞懂】訂閱集資:Mobile上的13堂英文課
責任編輯:朱家儀
核稿編輯:翁世航
Tags:
穿越2222年,未來選擇地給孩子一個想像,也給我們一個重新選擇的機會!台北華山親子逛展新選擇,啟迪孩子的永續生活教育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前進2222到重返2023年,共打造四大展區,以永續為策展核心,讓「2222」這個天使數字成為一個親子共學的起點,師生共享的觀點,了解永續不一定是政府企業的高談闊論,從日常的選擇就可以參與永續行動!
從學校教育到未來職場,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已成趨勢關鍵詞,永續發展共有17大項目標(註1),涵蓋環境、經濟、社會等面向,其實已經融入許多教育課程的設計,校園年度宣導的重點計畫,甚至成立永續相關研究中心與系所,以培育未來企業所需的ESG永續人才。
回顧近年全球歷經的肺炎疫情、極端氣候、通膨怪獸、能源危機等災難,讓人們更專注、更急迫面對世界的面貌與真相,需要肩負這個世代挑戰與達成永續目標的,正是我們的下一代:暖世代—成長於全球暖化、環境劇烈變遷的一代。他們從小戴著口罩抵抗病毒與空污,需要在擁擠的城市尋找遮蔽酷暑寒冬的屋簷,人類壯闊的文明發展將是「債留子孫」還是「永續未來」,其實,都取決我們每日的選擇!
《2222-未來選擇地》給孩子一個想像,也給我們一個重新選擇的機會
「永續發展目標SDGs」聽起來很艱深?如果我們說「一個200年後未來人的故事」你也許可以聽聽看!《2222-未來選擇地》是台灣首個原創永續概念展,於2023年1月6日-4月5日在台北華山1914園區展出,你可以在這裡參與永續美學的策展,觀賞跨界藝術與科幻故事的創作,透過沉浸式體驗,與未來人並肩前行穿越200年後的未來,守護最後的生機,捕捉污染機械獸,透過思考與選擇協助改變未來人的世界。
前進2222到重返2023年,共打造四大展區,以永續為策展核心,讓「2222」這個天使數字成為一個親子共學的起點,師生共享的觀點,連成你我共創的永續日常,圈起人與環境共好生活態度,並聯手台灣在地藝術家、綠色品牌、永續名人團體打造的永續學習場域。了解永續不一定是政府企業的高談闊論,從日常的選擇就可以參與永續行動!






▶親子、旅遊部落客展覽開箱推薦
- 小妞的生活旅程 :適合親子共賞的互動式永續展覽,教育意義十足
- 艾麗絲愛旅行:台北展覽親子、師生看展新選擇!跟未來人一起成為改變歷史的關鍵
- 小胖盈的花椒人蔘:台北展覽推薦:搭乘時光機到2222年的世界吧!科幻永續主題展,互動沉浸式體驗反思生活方式
▶展覽資訊
日期:2023/1/6 - 4/5
時間:10:00 - 18:00
地點:華山1914文創產業園區西4館&西5館
購票詳情洽:《2222-未來選擇地》

▶展場提供觀展證書申請
完成觀展後,可於現場依照工作人員指示,完成電子證書申請流程,將於一週的工作天寄出證書電子檔案,提供大人、小孩一個觀展紀念。

(註1)SDGs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是一項全球共識,旨在2030年前實現可持續發展的一系列目標。由聯合國提出訂定17項明確目標、涵蓋169項具體指標,目的是實踐地球上所有面向的永續發展,包含地球環境保護、社會公平正義、永續經濟發展。
17項永續發展目標:
1.消除貧窮、2.終結飢餓、3.健康與福祉、4.優質教育、5.性別平等、6.淨水與衛生、7.可負擔的永續能源、8.就業與經濟成長、9.永續工業與基礎建設、10.消弭不平等、11.永續城鄉、12.責任消費與生產、13.氣候行動、14.永續海洋與保育、15.陸域生態、16.制度的正義與和平、17.永續發展夥伴關係。
責任編輯:Anita
核稿編輯:Joan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