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韓國瑜真選上高雄市長,最好優先做這4件事

如果韓國瑜真選上高雄市長,最好優先做這4件事
Photo credit: 中央社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高雄市現在需要解決的問題可謂族繁不及備載,下一屆高雄市長非常難做,聲勢越高的登位,若不符人民期待摔下來的時候就會越痛。

文:張正昀(民間企業研究員)、陳偉佳(時事評論者)

10月26日晚上一場鳳山造勢活動,萬人齊聚,情緒爆棚,相比陳其邁10月20日的造勢活動,熟悉選舉事務的朋友都看得出來,這兩場造勢所展示出的選民熱情,簡直雲泥之別。這兩場前哨戰,韓國瑜陣營可說穩壓一籌,年底高雄市市長選舉結果,越來越可能朝綠地變藍天。

回想韓國瑜初下高雄時,其自嘲「只帶著一瓶礦泉水、一碗滷肉飯」就來了,言外之意是國民黨中央幾乎沒有任何奧援可供韓調遣。當韓國瑜在高雄,意外的玩出黨中央意料之外的名堂,某些黨內高層卻又一副功勞全在他們身上的樣子,想來沾點他辛苦打拼到的光。韓國瑜的成功,是來自他對網路時代的新型態選戰的了解,加上他在網路下苦功,從網路空戰帶動陸地戰,韓國瑜的戰術成功跟顢頇無知的黨內老人一點關係都沒有,而這些老人也沒能力下指導棋,更有甚者這些老人還可能因選民厭惡而成為退票機。

回到選舉的部分,我們換個角度想,如果我們是韓國瑜,看到10月26日晚上的這場造勢活動,心情可能喜憂參半。喜的是,高雄鄉親熱情支持下,年底勝選機率越來越高;憂的是,如果有幸當選高雄市長,接下來市政該怎麼推動,才不會辜負高雄市選民?今年這場全國性「韓流」浪潮,沒有高雄市民熱烈支持,不可能席捲全國,相對的,現在這股韓流越是熱烈的支持,未來對韓國瑜的期待也越高。

被捧高的候選人若做不好,摔下來時最痛

任何負責任的政治人物,都不可能,也不應該忽視這點,尤其是現在選民,因為大環境太糟糕,對於政治人物的耐心有限,如果上台之後不能端出令選民滿意的牛肉,很快就會被選民唾棄。看看民進黨這兩年的執政,就是最好的前車之鑑。

從客觀條件來看,高雄市現在需要解決的問題可謂族繁不及備載,下一屆高雄市長非常難做,列舉幾項困難。首先是財政問題,3000億負債是個大坑,光付利息就是鉅款,對於後續市政推動與預算編列絕對有大影響;與財政問題相關的是政治問題,高雄市一但變藍天,依照民進黨過去習性,難保中央政府不會給韓國瑜穿小鞋,例如在補助款上出難題;財政問題衍生出的又有基礎建設維護問題,環境汙染防治與改善問題,刺激經濟與觀光問題等等。

可以想像,光羅列出這些問題,任何負責任的高雄市長當選人,一定都一個頭兩個大,更不用說提出解決方案,假設韓國瑜真的選上,有心要協調解決這些問題,可能4年後連半根頭髮都沒了。

高雄_中油_石化_工廠_煉油_化工
Photo Credit:Corbis/達志影像

如果韓國瑜當選高雄市長,應該先做這4件事

平心而論,高雄市目前遭遇的問題,肯定無法在4年內徹底解決,甚至需要一兩代人的時間才能整個翻轉,高雄市很多問題的解決方案也都涉及到專業領域,但是我們認為就政治作為上,如果韓國瑜真的當選高雄市長,其陣營可以考慮在當選之後,先做幾件事。

1. 用誠懇的態度,與高雄市民溝通高雄問題與可能的解決方案

韓陣營當選後,需要整理出高雄市目前的問題清單,列出那些是市民最迫切需要改善的,先針對這些問題提出短期改善方案,用最透明的方式公開與市民討論,讓市民了解與監督施政。針對沉痾的長期解決方案,也要誠實地和市民解釋,哪些是4年乃至8年內可以做到的,那些是現階段做不到的,至於做不到的這些解決辦法,現在可以先打那些基礎,這些都要和選民如實告知。

現在選民最討厭的,就是政治人物的欺騙與亂開支票。

2. 持續經營韓國瑜「品牌」,但從競選經營轉為協助市政推廣

可以預期,如果韓國瑜當選高雄市長,今年這股「韓流」還會再上新高峰,不妨藉助這股「韓流」,看看能不能為高雄市玩出一股「韓流」經濟,韓國瑜之前提到招商的想法,提供上萬個工作機會,在敵營眼中具爭議的「高雄市長陪吃飯」這個想法就很有創意,或許可以更大膽一點,例如每季在高雄觀光消費達到一定規模,市長當個人導遊陪玩高雄市一天,順便推廣高雄觀光;又或者利用韓國瑜網紅特色,與各直播平台合作,開個「禿子月亮」或「菜販市長」頻道,直播所得金額專款專用於市政項目或是號召網友捐款高雄在地發展協會與社福機構,利用網路人氣所帶動的群聚資金,彌補市政預算的不足等等。

根據韓國瑜目前在網路上的高人氣,有很多創意可以發想,利用來幫助高雄市的市政推動,但是同時也該心存正念,一切以高雄市市政與市民最大福祉為依歸,而不是個人造神。

3. 串聯藍營的直轄市,結成聯盟避免中央「穿小鞋」

韓陣營可能現在就必須考慮,11月24日之後,是否由韓國瑜帶頭,組織國民黨的直轄市聯盟。

互惠互利,由市長牽頭,聯合各市特有的強勢產業,一起對外招商引資,一起出國搶訂單,打國際賽。直轄市間的整合是有必要的,因過往的地方施政有些過於本位主義,各個縣市只玩自己的,忽略另一種可能性——將縣市間的資源串聯起來,城市串聯起來能發揮的經濟效益很有可能超乎想像的大,且國際上已有數個相關的例子,例如韓國首爾都會帶以及從都會帶向外延伸的韓國城市即是如此,由此可知直轄市(最好可以做到縣市)間的整合之於城市發展、經濟效益等皆有其益處。

4. 多用年輕人,但千萬別隨便「重用」

最後,請多用年輕人。之所以講「多用」而不是「重用」,是因為台灣政壇所謂的重用年輕人,往往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把沒有經驗的年輕人一下子丟到政務要職,對於政務推動不一定加分,有時甚至有反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