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超列斯特城隊淚別親民老闆維猜,哪些歐洲球隊也有東南亞籍老闆?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英超球隊列斯特城隊泰國籍華裔老闆維猜27日在直升機墜毀後喪生,震驚球壇,數以百計球迷用各種方式向這位親民大亨致哀。而除了維猜外,還有很多歐洲足球隊也有東南亞籍老闆,本文一一為你介紹。
新聞整理:李牧宜
泰國億萬富豪、英超列斯特城隊老闆維猜(Vichai Srivaddhanaprabha)驟逝,讓他的免稅店品牌「皇權」(King Power)失去人脈豐沛的集團代表人物庇護。這項壟斷事業已是泰國最有利可圖事業之一,接班人面臨能否延續霸業的挑戰。
他27日觀賞他熱愛的旗下英超列斯特城隊(Leicester City)比賽後,死於直升機墜機意外中。
過去30年來,維猜逐步打造出如今市值約49億美元的購物通路帝國。維猜身後留下妻子和兩兒兩女。他的4個孩子均為30多歲,也都是皇權集團董事會成員。
曼谷法政大學(Thammasat University)政治學者宋才(Somchai Phagaphasvivat)認為,維猜早已培養他的孩子(接班)。不過要將事業移交給維猜後代,仍充滿不確定性。「想在東南亞一展長才,且能經得起競爭,政治人脈非常重要。」

壟斷泰國免稅品銷售的皇權集團,正面臨山雨欲來局面。集團這項金雞母事業和曼谷前兩大機場的合約,據傳將在未來數年內進行續約談判。
法院上月駁回控告皇權集團積欠泰國機場公司(AoT)數億美元營收的官司。這起案子是競爭對手對皇權集團發動的罕見攻擊。不過如今維猜再也無法提供庇護,他的家人可能很容易遭到貪婪的競爭對手攻擊,以及意圖打破他家族壟斷局面行動的挑戰。
法政大學商學院學者帕維達(Pavida Pananond)指出,皇權集團最重要事業的基礎來自政府所給予的壟斷優惠權利,這顯示這項事業的政治本質,還有維猜的政治和商業影響力。他表示,維猜的繼承者能否從仰賴『人脈』轉為掌握事業的『專業知識』,將決定他們如何避開潛在的競爭。
除了維猜,還有哪些歐洲球隊也有東南亞籍老闆?
一、英國卡迪夫城——陳志遠(Vincent Tan)
陳志遠是一位馬來西亞籍富豪。1980年,陳志遠得到麥當勞在馬來西亞特許經營權,1984年收購了成功工業,之後又取得7-11經營權 ;1985年,他取得多多體育彩票經營權,成為政府首批私營化成功的企業之一。

2010年5月,陳志遠收購了在英國參賽的威爾斯球隊卡迪夫城(Cardiff City Football Club)。他深信紅色會帶來好運,2012年6月在不理會球迷的反對下,強行把球隊沿用了上百年的主色從藍色變為紅色。在2012球季,變為紅色的卡迪夫城以聯賽冠軍身份升上英超。
陳志遠對數字的執著比顏色更明確。《MetroUK》報導,由於數字「8」在馬來西亞是受到尊敬的數字,陳志遠2013年12月隊球隊董事說,他只喜歡出生日期有「8」的球員。出生日期像是「1988年1月8日」的球員,都會常出現在陳志遠旁邊,他也計畫在新的一年中將現金潑灑在生日帶有「8」的新球員身上。
二、英國女王公園巡遊者 ——東尼・費南德斯
東尼・費南德斯是印度裔馬來西亞人,也是馬來西亞亞洲航空執行長(AirAsia)。

2001年,37歲的東尼與另外3萬夥伴一起成立了Tune航空公司,接著時任首相的馬哈迪同意把瀕臨倒閉的國有企業亞洲航空經營權交給他。2002年開始,他便成功將這家發源於當地的小規模航空公司帶上了持續盈利的道路。
2018年9月,東尼正式擔任隸屬於馬來西亞青年及體育部的馬來西亞體育場主席。
三、西班牙瓦倫西亞隊——林榮福(Peter Lim)
林榮福是新加坡華裔富豪,2014年5月他以4.2億英鎊的價格購買了瓦倫西亞70.4%的股份,使他成為俱樂部名符其實的老闆。

四、英國謝菲爾德星期三——德蓬・參西里(Dejphon Chansiri)
參西里家族控制著全球最大的鮪魚罐頭生產商泰聯集團。 2015年1月,參西里以3759萬英鎊從米蘭・曼達里奇手中收購了謝菲爾德(Sheffield Wednesday Football Club)100%的股份;2015年夏天,參西里重新整頓了球隊,不但清還債務,還在2017年協助球隊升級至英超聯賽。

五、義大利國際米蘭——Erick Thohir
2013年,印尼富商Erick Thohir從前老闆Massimo Moratti手中收購了國際米蘭隊70%的股份。2016年6月,他將部分股權出售給中國蘇寧雲商董事長張近東。

延伸閱讀:
新聞來源:
- 泰國億萬富豪維猜驟逝 事業帝國前途未卜(中央社)
- The Proud Southeast Asian Owners of European Football Clubs(Seaasia)
- Vincent Tan ‘tells Cardiff City to sign players with number eight in their birth date’(MetroUK)
核稿編輯:楊之瑜
Tags:
響應永續與健康住宅趨勢,藍圖營造邀請一同實現美好生活藍圖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地球暖化直接威脅人類生存,建築作為主要居住和活動場域,如何應變並尋求改變成為關鍵課題。甫在台中梧棲推出新建案的藍圖營造,便展現領先思維與前瞻視野,堅持申請綠建築及健康建築雙重認證,確保住戶享有與環境共好共榮的永續未來。
全球各國視「2050淨零排放」為共同目標之際,訴求節能減廢、生態共生、永續循環的生活趨勢,正在重新定義建築設計與建築價值,例如台灣內政部在既有綠建築標章體系下,已新增「建築能效評估系統」(BERS,Building Energy-efficiency Rating System),期許藉由明確的係數轉換和標示制度,協助改善台灣建築能源使用效率。
同時民間業者響應國際發展趨勢,也積極導入低碳永續住宅認證機制,包括關注綠化量、基地保水、水資源、日常節能、二氧化碳減量、廢棄物減量、污水垃圾改善、生物多樣性及室內環境等九大核心指標的「綠建築標章」,以及採用提倡健康飲食、降低病毒傳播風險、凝聚社區健康意識、療癒住戶心靈、重視住戶安全、全齡與通用設計、提升住戶運動動機等七大評鑑指標的「Fitwel健康建築認證」。
綠建築與健康建築雙指標,兼顧環境友善與生活品質
由於兩大機制從不同角度審視建物的節能設施與環境品質,結合在一起更能涵蓋永續生活的完整面向,所以藍圖營造基於「承擔社會責任、回應社會需求」企業經營信念,即使為了符合綠建築及健康建築的嚴謹標準,勢必衍生額外營建成本造成綠色溢價,仍堅持替位在梧棲的新建案申請雙重認證,確保住戶享有值得信賴的生活品質與永續未來。

藍圖營造建設部總經理賴以軒表示:「以前建築與營造業只談價值工程,普遍重視成本控制,如今積極打造綠建築與健康建築,是因為每間房子的生命週期,長達10、20年甚至更久,需要能夠永續傳承,讓使用者住得安心又放心」,於是決定回歸人本價值,鏈結環境生態、城市美學、資源循環等多重思考面向,興建全台中第三座住宅類Fitwel健康建築。
從藍圖營造梧棲新案基地約870坪,但大幅降低建蔽率僅34%,確實感受到重視整體環境的相互依存關係,尤其主建物退縮創造了大尺度棟距,讓112戶住家能夠不受屏蔽,享有絕佳通風採光及景觀視野,並隨著留設300多坪開放式公園與行人徒步空間,等於在密集街廓中創造難能可貴的綠地與呼吸空間,可作為營造私密性的中介轉化地帶,又符合提升綠覆率、維護生物多樣性等綠建築規範。
推動梧棲「方舟計畫」 ,打造以人為本的永續住宅
接著,訴求全齡化與通用化的設計,有諸多務實機能巧藏其中,像是展現白派美學的15層樓外觀,由白色、淺灰與深灰鋪陳淨雅立面,再搭配簡練俐落線條構成,緩減建築量體帶來的視覺壓迫感,而整體外觀僅頂樓賦予特殊結構造型,也加以妥善利用安裝太陽能板,希望增加綠電自發自用比例,公共梯廳感應式燈具、電梯動力回生系統、基地保水滲透功能等規劃,提升能源使用效率。並於建築整體規劃戶戶開窗及地下室天井設計,保持空氣流通,替住戶節省能源的消耗。

當然選用的建材一樣兼顧低碳與美學兩大訴求,可以看見開放空間與行人步道舖設的淺色面飾材,具有美觀大方裝飾性之外,表面平滑不易風化有助於降低後續維護成本,鋁窗採用日系品牌氣密窗並增添5+5雙層膠合玻璃,提供防風、防噪等多重作用,加上錯層陽台設計等細節層次,兼具隔熱與調節效果,以及營造細節層次的深色或淺色磁磚,也具有隔熱、防水與呼吸調節等效果,能夠被動式(passive)替住戶節省空調能耗,讓家成為足以面對未來環境變化的永續載體。
藍圖營造建設部副總經理呂嘉哲強調:「這是一個以永續為核心的『方舟計劃』,我們邀請認同綠建築與健康建築價值的消費者,一起啟動全方位生活轉型。」
尤其梧棲往來市區的交通網絡已然完善便捷,又被台中港特區、台中精密園區、台中科學園區所圍繞,除了高產值的電子與半導體產業蓬勃發展,新興的風電產業也在地化形成供應鏈聚落,等於生活、環境與經濟的永續性都令人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