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孟加拉同意11月中開始遣返羅興亞人,聯合國強調勿強制執行

緬甸、孟加拉同意11月中開始遣返羅興亞人,聯合國強調勿強制執行
Photo Credit :Reuters /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緬甸與孟加拉達成協議,緬甸穆斯林少數族裔羅興亞人將自11月開始返回緬甸。聯合國調查人員不到一週前才警告,對羅興亞人的屠殺仍持續中。

(中央社)緬甸外交事務次長明督31日表示,11月將從孟加拉難民營接回第一批2000名羅興亞人(Rohingya)。不過,他的說法招致外界廣泛質疑。

大約72萬名羅興亞人為躲避緬甸軍方殘酷鎮壓,去年逃往孟加拉,住在擁擠的難民營。他們對外訴說,在緬軍鎮壓時慘遭性侵、謀殺和燒毀房屋。緬甸和孟加拉30日宣布,部分羅興亞人下個月將開始返回緬甸。緬甸人多數信仰佛教,羅興亞人則是穆斯林 。

緬甸外交事務次長明督(Myint Thu)31日走訪科克斯巴扎爾(Cox's Bazar)營區,與羅興亞難民討論遣返事宜。

大多數羅興亞人一再要求,返國前給予他們緬甸國民的全部權利。

明督表示,緬甸已核實孟加拉2月提交8032名羅興亞人名單中的5000人。「從這5000人開始,第一批約2000人,接著是第二批。所以我們11月中旬將接回第一批(羅興亞人)。」

孟加拉官員表示,本週在會談中已提交一份2萬4342名羅興亞人的新名單。

儘管兩國宣布遣返計畫,但羅興亞人對於返國表達強烈質疑。

來自緬甸若開邦(Rakhine)難民哈金(Abdul Hakim)告訴外媒說:「我們寧可死在孟加拉難民營。我們不會在沒有任何公民身分保證或沒有完全恢復相關權利的情況下返國。」

聯合國(UN)、援助團體和孟加拉當局表示,任何遣返行動必須出於自願。

樂施會(Oxfam)發言人芮里(Rachael Reilly)表示,這些難民「希望看到正義得到伸張,導致這場危機的暴力和歧視遭到終結」。

緬甸和孟加拉去年11月宣布大規模遣返計畫,但隨即遭遇官僚阻礙,未能實行。雙方為計畫延遲相互責怪,人權團體則警告,遣送羅興亞人回緬甸,將使他們遭受報復。

而雖然緬甸與孟加拉達成協議,羅興亞人將自11月開始返回緬甸。聯合國調查人員不到一週前才警告,對羅興亞人的屠殺仍持續中。

雙方官員在達卡進行會談後,孟加拉外交部長哈克(Shahidul Haque)表示:「我們期待在11月中前展開遣返。」

「這是第一階段。」

緬甸種族滅絕暴行未止,UN小組盼提交刑事法院

聯合國真相調查小組24日向安全理事會提交報告時表示,緬甸仍持續對穆斯林少數族裔羅興亞人進行種族滅絕,報告中呼籲將此事提交國際刑事法院。

緬甸議題獨立國際真相調查小組(Independent International Fact-Finding Mission on Myanmar)主席達魯斯曼(Marzuki Darusman)在記者會上表示,在若開邦(Rakhine State)爆發的衝突中,緬甸除了進行大規模殺戮之外,還有流放、禁止生育,以及造成大批難民離鄉背井流落難民營內。

達魯斯曼說:「這場種族滅絕仍在持續中。」

RTS1YWN3
Photo Credit: Reuters / 達志影像
聯合國緬甸議題獨立國際真相調查小組主席達魯斯曼(Marzuki Darusman)。

他在這場西方強國倡議召開的安理會會議上,提交長達444頁的小組報告時表示:「我們可以合理推斷(緬甸)具有種族滅絕的意圖。」中國和俄羅斯反對召開這場會議。

這個真相調查小組今年9月首度公布這份震撼外界的報告,報告中呼籲安理會將此事提交位於海牙的國際刑事法院(International Criminal Court),或是仿照處理前南斯拉夫種族滅絕事件的方式,成立專責國際刑事法庭。

根據報告,緬甸武裝部隊總司令敏昂萊(Min Aung Hlaing)等高階將領,須就若開邦的種族滅絕事件接受調查及審判。

對於軍方去年展開鎮壓行動時犯下暴行,迫使72萬名羅興亞人越過邊境逃往孟加拉的指控,緬甸矢口否認。達魯斯曼說,這場衝突還造成約390座村莊被毀,1萬名羅興亞人喪生。

他也警告,「讓棲身孟加拉的羅興亞人以安全及有尊嚴的方式持續返鄉,其條件尚未就緒」,任何企圖遣返的行為,都將冒著賠上更多性命的風險。

他表示,到目前為止,緬甸的內部調查「已證實為無效的失敗行動」。

處理緬甸問題的聯合國特使柏其納(Christine Schraner Burgener)表示:「究責是民族和解的兩大重要支柱之一,另一個是更具包容性的對話。」她也說:「可信的真相調查是究責的第一步。」

緬甸政府不但拒認聯合國小組的調查結果,也質疑其獨立性,並稱已經自行組成一個由亞洲外交官構成的獨立調查委員會。緬甸堅稱,若開邦的暴力事件是因羅興亞極端分子去年8月攻擊邊哨所致。

延伸閱讀:

責任編輯:李牧宜
核稿編輯:楊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