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恢復對伊朗經濟制裁,豁免8國繼續買石油「可能有台灣」

美國恢復對伊朗經濟制裁,豁免8國繼續買石油「可能有台灣」
Photo Credit: AP/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美國將會暫時允許8個進口方繼續向伊朗購買石油,但沒透露是哪8個進口方,僅以「管轄區」(jurisdictions)稱之,《路透社》指出,這代表可能包含台灣。

美國總統川普政府昨(2)日宣布,將在下週一(5日),對伊朗恢復實施因2015年達成「伊朗核子協議」而取消的一切嚴格經濟制裁,這些制裁措施涵蓋伊朗航運、金融和能源部門,這是川普5月決定讓美國退出協議以來,對伊朗恢復實施的第2波制裁措施,不過將有8個國家能暫時被允許繼續向伊朗購買石油,當中也可能包括台灣。

《中央社》報導,美國總統川普今年5月宣布退出協議,試圖削弱伊朗仰賴的石油經濟,並迫使伊朗當局不只要停止核子和彈道飛彈計畫,還有他們對敘利亞、葉門、黎巴嫩及中東其他地區好戰代理勢力的支持。美國政府表示,制裁將持續到伊朗符合美方要求為止,包括不再支持恐怖主義,不再軍事介入敘利亞,以及全面停止研發核武與彈道飛彈。

川普也在Twitter貼出自己的照片寫著:「制裁將於11月5日到來。」強調他對於伊朗的「最大壓力」政策。

美國國務卿蓬佩奧(Mike Pompeo)和財政部長梅努欽(Stephen Mnuchin)昨天宣布這項決定,不過指出會暫時允許8個進口方繼續向伊朗購買石油,但沒透露是哪8個進口方,僅以「管轄區」(jurisdictions)稱之,《路透社》指出,這代表可能包含台灣。

中國、印度、南韓、土耳其、義大利、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及日本一直是伊朗石油的主要進口國,台灣偶爾也會購買伊朗原油貨品,但不是主要買家。

土耳其能源部長唐梅茲(Fatih Donmez)告訴記者,土耳其政府已被告知,可暫時繼續購買伊朗石油。伊拉克也是如此,3名伊拉克官員指出,只要他們不用美元購買伊朗石油就好。一名不具名的知情人士透露,印度和南韓也在豁免名單內。依照美國法律規定,豁免最長可達180天。

《蘋果日報》報導,伊朗石油的主要買家均來自亞洲,他們早已要求美國在制裁伊朗期間提供豁免。而有中國官員透露,有信心在數天內與美國達成協議,獲取美國豁免。

分析預測美國也會向中國提供豁免,條款與印度及南韓獲得的豁免類似。不過,美國向多國提供的豁免,很有可能只是暫時性。而中國為避免違反美國對伊朗的制裁令,北京政府上周已告知美國,包括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中石油)、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石化)在內的(中國)國有石油公司,會避免購買伊朗的原油。

《法國廣播電台》報導,這次制裁的核心在於阻止伊朗進入美國市場,迫使所有購買伊朗原油或與伊朗伊斯蘭銀行進行交易的國家或企業必須被迫退出伊朗市場。將在5日生效的這些制裁措施,會對沒有停止進口伊朗石油的國家以及繼續與黑名單上伊朗實體通商的外國公司施加懲罰。

國際聯合譴責川普,歐盟憂下一個制裁對象可能是中國

《法國廣播電台》報導,2015年,聯合國5個常任理事國外加德國與伊朗達成了「伊朗核子協議」,伊朗承諾不再開發擁有核武器,國際社會隨之取消了對伊朗的制裁,然而川普上台後,認為包括美國在內的6國之前達成的「伊朗核子協議」是個「最爛的條約」,並決定退出,今年夏天美國就已經開始恢復部分對伊朗的經濟制裁。

美國作出退出「伊朗核子協議」的決定後,遭到伊朗、歐盟以及中國與俄羅斯的抗議,儘管如此,退出6個月後,美國仍將恢復針對伊朗石油出口及銀行的最嚴苛的經濟制裁;而包括英國、法國、德國以及歐盟都對美國這一具有爭議的決定都表示「強烈遺憾」。

在一份聯合聲明中,歐盟國家表示繼續實施「伊朗核子協議」,並全力保護歐洲與伊朗相關的經濟利益。

《德國之聲》報導儘管歐盟表示將堅持與伊朗的協議,並宣布會出台措施來幫助在伊朗經營的歐洲企業規避美國製裁,但是許多原本忙於搶占伊朗市場的歐洲企業仍然紛紛撤離伊朗,他們擔心如果繼續與伊朗方面交易會招致美國懲罰,影響其在美國市場的經營。

如果美國政府未來也對中國方面採取類似的制裁,歐洲企業將受到更大的衝擊。歐洲企業大多是在2015年伊核協議達成、國際制裁解除之後才紛紛搶灘登陸伊朗市場,迄今不過短短數年時間,投資規模相對有限。

然而而歐洲與中國之間的貿易規模則要大得多。根據歐盟數據,中國目前是歐盟的第二大貿易夥伴,規模達5730億歐元,僅次於美國(6310億歐元)。歐美、歐中貿易額相加,占到歐盟外貿總額的1/3。如果美國強迫歐洲企業在對華貿易、對美貿易之間二選一,將令歐洲經濟難以承受。

世貿組織前總幹事,法國籍的拉米(Pascal Lamy)在本週於巴黎召開的一次國際投資會議上也指出,歐盟必須為美中貿易戰進一步惡化做好準備;拉米表示,美國之後有可能也會針對中國,歐盟各成員國政府必須要做好準備,如果美國決定更進一步,不僅僅用貿易手段來打擊中國,而是像現在針對伊朗那樣動用制裁措施,那麼歐洲就會遇到大麻煩。

新聞來源:

核稿編輯:羊正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