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川普的「執政期中考」看什麼?5大因素影響美國期中選舉

川普的「執政期中考」看什麼?5大因素影響美國期中選舉
Photo Credit: AP/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翻開美國近代史,過去40年來,除了卡特在1978年及小布希於2002年的期中選舉之外,白宮主人都未能在期中選舉後享有行政及參、眾兩院皆同黨的完全執政。

(中央社)美國期中選舉將於6日登場,除了將選出聯邦參眾兩院成員和部分州長,數州還將表決若干重要公民提案。期中選舉常被視為對現任總統的信任投票。在美國國會期中選舉投票日前夕,《CNN》報導民主黨獲得的支持度以兩位數字領先共和黨,雙方分別是55%和42%。

美國期中選舉投票率傳統上比總統大選年低(2014年期中選舉,僅約37%選民參與投票,比2010年42%還低。而2016年的總統大選投票率則超過60%),但選舉結果卻可能對美國有重大影響,尤其今年結果可能影響美國總統川普的施政計畫。從對總統信任投票的角度來看,美國民眾對於目前這位白宮主人的意見可不少。

川普所屬的共和黨希望這次選舉能保住參眾兩院主導權。不過外界預料,他們很可能在眾院流失議席,但看好能保住參院多數地位。以下是今年選情重點整理。

聯邦眾議院:

美國聯邦眾議院共有435席,由各州按人口比例選出代表組成。目前共和黨掌握236席,民主黨人占193席,另有6席空缺。眾院每2年全面改選,這回當選眾議員的任期將從明年1月開始。

現任眾議院議長是代表威斯康辛州的共和黨籍萊恩(Paul Ryan),他這回並未尋求連任。民主黨籍的前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目前則是眾院少數黨領袖。民主黨若要奪回眾院主導權,當選議席需要淨增23席。目前外界認為他們成功的機率很高。

民主黨若在眾議院取得勝利,除了能阻撓川普政策推動,還能對川普政府發動數起委員會調查,甚至可能對川普啟動彈劾程序。

聯邦參議院:

美國聯邦參議院共有100席,每州有2個參議員名額。目前共和黨掌握51席,民主黨49席。由於參議員6年一任,每2年約有1/3的參議員改選,因此6日將選出35席新的參議員。其中26席目前由民主黨掌握,9席屬於共和黨。

現任參議院多數黨領袖是代表肯塔基州的麥康奈(Mitch McConnell)。按照目前預測結果,共和黨很可能繼續掌握參院。

州長選舉:

全美50州今年有36州改選州長,其中約10州目前勝負難料。全美現任州長當中,29位為共和黨籍,民主黨籍占21位。

今年有兩州選情特別令人關注。一是喬治亞州,民主黨籍參選人艾布蘭(Stacey Abrams)盼成為首位黑人女性州長。一是佛羅里達州,民主黨籍候選人吉倫(Andrew Gillum)和挺川普的共和黨對手迪尚特(Ron DeSantis)陷入苦戰。

公民表決議案:

一些州的選民這次除了須選出國會代表,還將對若干公民表決議案進行投票。主要包括:有5個州將表決是否讓醫療用或娛樂用大麻合法化。有2個州將表決是否提高基本薪資。有3個州將就墮胎管道和補助金來源進行表決。

5大因素影響期中選舉

美國今年這場不尋常的期中選舉,是移民、健保、就業等諸多重要議題的拉鋸戰場。但任何議題對選民的影響,都比不上並未參選的美國總統川普來得更引人注目。

1. 暴力

在選前最後數週,匹茲堡(Pittsburgh)一座猶太教會堂發生美國現代史上最嚴重的反猶太攻擊事件,造成11人死亡。此前數天,包括前總統歐巴馬在內的多位知名反川普人士都收到管狀炸彈郵包,經過當局全力搜捕,最後逮捕一名狂熱的川普支持者。

這一波暴力風潮引發對川普尖刻言論以及美國的分裂是否因此惡化的激辯。

2. 女力

經歷反性侵與性騷擾的#我也是運動(#MeToo Movement)風潮,以及大規模的女性反川普示威後,在川普執政後的這場首次重大選舉中,女性選民和候選人扮演至關重要的角色。

女性的投票動機似乎尤其高昂。住在富有郊區、擁有大學學歷的女性,成為今年期中選舉的矚目焦點,因為許多這類女性都對川普的挑釁言論表示反感。她們的選票可能會成為選情膠著選區的決定性力量,出現對民主黨有利的結果。

兩大黨推出的女性國會議員候選人數也創紀錄,其中民主黨有200人,共和黨則有60人。目前女性在聯邦參、眾議院共僅掌控20%席次。

3. 移民

從派遣數以千計部隊前往美墨邊界對抗移民「入侵」,質疑出生公民權的法律效力,到散布非法入境移民犯下令人反感謀殺罪行的故事等,川普和共和黨同志的種種做法,讓移民問題成為這場期中選舉的決定性議題。

川普和共和黨的前述作法可能合乎邏輯。移民是共和黨選民最關注的議題之一,促使關注特定議題的川普支持者前去投票,對共和黨而言相當重要。

4. 健保

民主黨多月來不斷反覆向選民灌輸他們的核心訊息:若共和黨強化對國會的掌控力,就會摧毀民眾享有的健康照護,包括保險前就已患病民眾的保險保障。這對於一個並無全民健保系統的國家來說,是一個引人注意的主題。

民主黨籍的歐巴馬在擔任總統期間,讓健保改革入法,幫助數以百萬計的美國人享有保險。儘管川普與共和黨在2016年選戰中,將廢除歐記健保(Obamacare)列為最重大政見,但迄今仍未能將之徹底廢除。不過共和黨已採取漸進方式拆解歐記健保。

共和黨承認,早已患病者的保障問題,引起不分黨派的選民關切。共和黨在期中選舉最後一個月選戰緊抓此議題,堅稱所提計畫會立法明文規定這類保障。不過歐巴馬2日聲稱:「那是謊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