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的「執政期中考」看什麼?5大因素影響美國期中選舉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翻開美國近代史,過去40年來,除了卡特在1978年及小布希於2002年的期中選舉之外,白宮主人都未能在期中選舉後享有行政及參、眾兩院皆同黨的完全執政。
5. 經濟
從川普發動「貿易戰」、針對國際條約重新進行談判、美國經濟強勁成長,到民眾充分就業等議題,經濟是今年期中選舉的核心。在礦業區和工業區,川普的保護主義政策深受歡迎。不過美國貿易夥伴採取的報復措施,讓美國農民承擔苦果。
即使美國經濟大致狀況良好,共和黨各候選人非常需要川普向選民強調經濟成果,但川普本人常常寧可為了移民問題而激怒群眾。

川普靠「移民政策」出險招固鐵票
翻開美國近代史,過去40年來,除了卡特在1978年及小布希於2002年的期中選舉之外,白宮主人都未能在期中選舉後享有行政及參、眾兩院皆同黨的完全執政。美國總統川普寄望打破魔咒,選前頻出狂語險招,鞏固基本盤用意明顯。
中美洲移民大隊持續挺進美墨邊境,川普準備派兵防守,從800名、到5000名美軍,近來受訪時又喊加碼,他說,「我們必須築一道人牆」,要派1萬5000名美軍阻擋移民隊伍。他打算派駐守美墨邊界的美軍人數,就快多過飽經戰亂的阿富汗。
為保住共和黨在德州參議員的關鍵一席,川普和競選連任的德州共和黨籍聯邦參議員克魯茲(Ted Cruz)從過去黨內總統初選競爭互罵,到現在盡釋前嫌,川普把克魯茲的外號從「說謊泰德」、改成「帥哥泰德」,在這個與墨西哥邊境的交界州,兩人更大打移民恐懼牌。
川普為克魯茲輔選時說,「他們(移民大隊)有些是很壞的人、很壞很壞的人,我們不能讓他們進來」,這些人的大舉行動,是「攻擊」美國。不擅於舉具體事證論述的川普,藉由淺顯易懂的選舉語言,讓台下支持者歡呼同意,當川普再喊要築牆時,更是掌聲不斷。
另外,川普受訪時表示自己能以一紙總統行政命令,就推翻美國憲法保障的公民身分屬地主義,即將卸任的眾議院議長萊恩(Paul Ryan)隨即表明反對,卻遭川普反譏應該專心輔選,穩住共和黨的眾院多數優勢。
曾在雷根政府任職的移民改革團體「成為美國人倡議」(Becoming American Initiative)主任查維斯(Linda Chavez)批評,川普的談話藐視憲法,動機純粹就是政治目的,「在期中選舉前,激化反移民的基本盤支持者」。
《華盛頓郵報》在1日公布的最新民調就顯示,在69個競爭激烈的眾議員選區中,表態願支持民主黨候選人的選民為50%,高出共和黨的46%,民主黨有望重新奪回眾院多數地位。
但分析也指出,民主黨的基本盤投票熱情一向較低,川普在選前一週狂打「移民牌」,成功激發共和黨支持者對非法移民的憂慮,川普拿這張牌鞏固基本盤究竟靈不靈,投票率高低將是影響未來2年眾院由誰主導的關鍵因素。
《CNN》也報導,在美國國會期中選舉投票日前夕,民主黨所獲可能選民的支持度,繼續以兩位數字領先共和黨,雙方支持度分別是55%和42%。
女性選民對民主與共和兩黨的支持度差異大,分別是62%和35%;男性則大致相若,分別是48%和49%。中間選民則有53%挺民主黨,39%挺共和黨。88%的非裔選民和66%的拉丁裔選民表示,支持民主黨。
有7成的可能選民表示,他們6日投票時,會以此向川普傳達出某種訊息。其中42%表示,他們要傳達出反對川普的訊息;28%表示,將以此表態支持川普。
新聞來源:
- 美國期中選舉將登場 關注焦點一次看(中央社)
- CNN最新民調:民主黨支持度55%─42%領先共和黨(中央社)
- 6大因素影響美國期中選舉 都和川普有關(中央社)
- 執政期中考 川普移民政策出險招固鐵票(中央社)
- 期中選舉登場在即 共和黨鐵粉矢言捍衛川普(中央社)
- 期中選舉似有勝算 民主黨仍憂陰溝裡翻船(中央社)
- 藍色浪潮來勢洶洶 美政壇恐重新洗牌(中央社)
核稿編輯:楊之瑜
Tags:
【一圖看懂】能源轉型新趨勢?零碳排的潔淨能源—氫能的三大優勢一次看懂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為同步全球落實「2050淨零轉型」,台灣正在積極尋找各種能源轉型路徑。氫能為當前能源轉型的重要課題之一,本篇將帶您一次看懂零碳排的潔淨能源—氫能的三大優勢。
為同步全球落實「2050淨零轉型」,台灣正在積極尋找各種能源轉型路徑。氫能為當前能源轉型的重要課題之一,目前全球有超過30個國家或地區,明確制定氫能戰略藍圖,如韓國就在2019年推出氫能經濟發展路徑圖,德國則計畫投入70億歐元,將氫能視為能源發展必備的生力軍,為全球重點發展的能源課題之一。

優勢 1:終極潔淨能源
由於氫氣的使用過程,不會產生溫室氣體和其他汙染物質,燃燒後只會產生水,不會排放二氧化碳,而且能源轉換效率比化石燃料高,因而在「氫氣本身來源無溫室氣體排放」下可被視為終極潔淨能源。
因此,氫能成為綠色能源未來的重要一環,為我們走向低碳社會提供了關鍵的解決方案。透過氫能的應用,我們不僅能夠實現能源轉型,還能同時保護環境、減緩氣候變遷,為可持續發展注入新的希望。
優勢 2:儲能能力高
氫能具有高能量密度,可以有效儲存和運輸能源,意味著氫能更適合用於高能量需求的應用,能夠遠距離運輸也是一大特點,可靈活應用於不同領域,不受時間和地點的限制,有利於供應能源至偏遠地區。
氫能在能量的儲存方面,可以採用氫氣、氨或合成燃料等方式,確保能源供應的穩定性。多樣化的型態使得氫能技術在面對不同能源需求和地區性挑戰時有出色的表現,是推動能源轉型的重要利器。
優勢 3:再生能源界的百變怪
相較於太陽能、風能主要使用於電力;氫能可以應用於多個領域,包括交通、工業、電力生產和暖氣等,並且可以用於不同技術,如燃料電池和去碳燃氫。
- 氫燃料電池:將氫氣轉化為電力和熱能的裝置,當氫氣進入氫燃料電池時,它與氧氣(通常來自空氣)在電化學反應中結合,產生電力、熱能和水蒸氣。除了廣泛應用於交通領域,如氫燃料電池汽車,它們以氫氣為燃料並產生電力,以驅動電動馬達。同時也用於電力生產、能源儲存和其他應用 。
- 混氫燃料:在天然氣中混入部分比例的氫氣,並作為燃料使用,目前鋼鐵業、燃氣電廠等工業使用皆引進混氫燃燒技術,台電曾指出「在每年以混氫5%運轉7000小時情況下,可減少7,130公噸二氧化碳排放量,相當於每發電一小時可減碳一公噸。」此技術為「去碳之前先減碳」的階段性任務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為落實永續發展的目標,維護環境、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成為必不可少的任務,氫能的發展便是因應這樣的使命而生。氫能作為化石燃料替代能源之一,除了能有效減少對其的過度依賴,燃燒後僅產生水的特性,也大大的減少了對環境的負擔。
現今,氫能的建設乃至於再生能源的轉型都成為全球趨之若鶩的浪潮。
(經濟部能源署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