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華書院創校二百年:馬禮遜創建了什麼?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在當時清朝以經典為教育核心的封建保守氛圍下,馬禮遜以傳道為出發點,創建出一種對於華人社會來說是非常前衛的思維與教學模式——學習西方語言和自然科學乃自由平等權利。
1818年,首位來華的基督教傳教士馬禮遜(Robert Morrison, 1782-1834)在馬來西亞馬六甲創建現時我們所稱的英華書院(1914年復辦前英文舊稱為Anglo-Chinese College,ACC)。及後,書院於1843年遷往香港,是繼1842年馬禮遜紀念學校(Morrison Memroial School)由澳門遷港後第二所世俗學校。
兩個世紀後,書院二百週年紀念,除了它是一所為香港人所熟悉的band 1學校外,究竟馬禮遜的英華書院創建了什麼呢?我們先由馬禮遜的中文學習與教學歷程開始,一直看到書院教學理念和遷港背景,一起找出其創建的可貴之處。
1804年,英國倫敦會(London Missionary Society, LMS)通過議案,決定將《聖經》翻譯到當時高度文明的中國。適逢其會,當時在倫敦賀斯頓神學院(Hoxton Academy)修讀神學的馬禮遜,早已渴望在海外向異教徒傳播福音。在馬禮遜給其父親的書信中就曾經表示,主耶穌要為世人贖罪,因此將福音傳給世界萬民,是主耶穌給他的差事。[1]
同年,馬禮遜向倫敦會自薦成為傳教士的申請獲得接納。倫敦會還未決定委派馬禮遜到中國還是其鄰近島嶼,不過馬禮遜的注意力已轉移到學習中文之上。馬禮遜認為,他確信前往中國是上帝對他禱告的回覆,因為在中國宣教將會是最艱巨的。[2]當時清朝是一個擁有世界三分一人口的大國,在人多幅員、朝廷禁教和不諳漢語的封建帝國下傳道,無疑將會是困難重重。即便如此,由1805年5月開始,馬禮遜還是接受為期約兩年的學習,課程內容包括數學、物理、醫學、天文和中文。1807年9月4日,馬禮遜由倫敦乘船抵達澳門,然後再經由虎門、黃埔、珠江,並輾轉抵達廣州。馬禮遜來華之後,旋即要面對語言、身份和經濟壓力的難題。
語言
在語言上,馬禮遜要面對的問題主要有三個:方塊字、購買中文書藉與及清廷禁止中國人教遠人中文。
當時對於歐洲人來說,中文是非常困難的語言。馬禮遜認為,由於歐洲各種語言有相近之處,因此擁有歐洲語言根底的人學習任何一種歐洲語言都並不困難。不過,漢字的讀寫與屬拉丁語系的語言卻完全不同。
在來華之前,馬禮遜首先跟華人容三德(Yong-Sam-Tak)學習中文,期間不超過六個月。由於他進步非常快,在兩年後馬禮遜已經自信地取笑容三德不夠資格教授中文了。抵達廣州後的首兩月,馬禮遜又先後聘請多位華人為中文教師。首先,馬禮遜從童僕阿宏(A Wang)學習廣東方言,後來在廣州與十三行商人和伙計接觸多了,於是認識了商人古勝(Coo-shing)。[3]基於對英文有興趣,因此古勝願意接受馬禮遜互換教學的建議。
然而,古勝這樣做是有風險的。雖然當時禁止內地人教授遠人中文似乎只是潛規則多於法定明文規條,[4]例如欽差大臣長麟就曾表示洋人可以透過買辦和通事學習中文,亦在馬戛爾尼使團訪華向馬保證過洋人學習中文不會受清朝官員阻撓。[5]然而當時中國人教授遠人中文一般卻會視為「奸民」,而外國人一般亦相信一經發現後中國人會慘遭朝廷毒手,因此即使中國人與遠人對話都可能會招惹麻煩。有見馬禮遜的學習進步神速,古勝擔心惹禍上身,因此不久之後便拒教。
在古勝之後,馬禮遜的中文教師相繼有天主教徒李察庭(Lee Tsak-Ting)、同樣是天主教徒的雲官明(Abel Yun Kowin-Ming)、教了六個月官話的桂有霓(Kwei Une)、任期最長(由1808至1817年)的葛茂和(Ko Mow-Ho)、秀才李先生(Le Seen-Sang)和曾在馬六甲英華書院教官話課程的朱先生(Choo Seen-Sang)。[6]
身份、居留權及經濟問題
馬禮遜來華時的身份問題亦是幾經波折的。清朝由清世祖開始鎮壓傳教士,禁止傳教,到了乾隆年間傳教士多遭迫害。加上當時只有在擁有對華貿易專利的東印度公司同意,才能來華工作的規定之下,馬禮遜要在華立足實在是雪上加霜。對於公司董事會而言,由於清廷禁教,為免得罪清廷而影響貿易,董事會對傳教士並不支持。況且,馬禮遜除了不是英國國教體制內的傳教士,而其服務對象亦不是在華英國人,因此董事會對馬禮遜並不友善,不允許馬禮遜乘坐商館船隻前往中國。於是,馬禮遜只好繞道紐約,弄個美國護照後才能夠輾轉來華。
在廣州十三行上岸後,馬禮遜首先住在美國商人米訥(Milnor)租住的舊法國領事館,以美國人的身份在廣州居留。此時,倫敦會向馬禮遜提供每年200鎊的薪水(折合西班牙銀元800元)。800銀元怎樣使用呢?僅向米訥租出的兩房連膳食就已佔去750銀元,另外僱用僕傭需要100銀元,加上洗衣70銀元,[7]生活比現在香港人的窩居可更窘迫。為了生計,馬禮遜只好放下歐式生活,節衣縮食,入鄉隨俗,過中式生活,用筷子進食。
到了1808年10月,英軍強佔澳門後,中英交涉頻繁,適逢當時英國唯一一位懂漢語,隨馬戛爾尼使團謁見乾隆皇帝後寫下見聞An Authentic Account of An Embassy from The King of Great Britain(中譯《英使謁見乾隆紀實》)的史當東(George Thomas Staunton 1781-1859)回英國休假後,時任商館大班羅伯賜(John W. Roberts ?- 1810)與清廷交涉得狼狽不堪,商館頓悟馬禮遜的寶貴價值,因此翌年2月以500鎊年薪,重金禮聘馬禮遜為中文翻譯。
中文教師與雙語人才的訓練
Tags:
這樣用手機才安全!五個你一定要知道的「行動資安防護秘技」!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現代人出門可能會忘了帶錢包、忘了帶鑰匙,但絕對不會忘記帶的肯定就是「智慧型手機」,畢竟生活中的資訊取得、溝通聯繫甚至是金融交易…等必要功能都靠手機完全包辦,甚至我們重要的個人隱私也都保存其中-小至通訊錄、行事曆、電子郵件到大量的照片、影片,甚至是各類應用服務的帳號密碼,也正因如此,手機成為近幾年資安威脅的主要目標。
雖說智慧型手機的資安風險愈來愈高,但絕大多數使用者似乎都沒有意識到手機資安防護的重要性,不過近幾年有愈來愈多牽涉手機平台的資安案例出現在新聞上,也讓大家慢慢開始重視到「行動資安防護」的重要性。
對於智慧型手機的使用者來說,建立起正確的資安防護概念是非常必要的,若是忽視了主動防護的意識,下一個新聞上的受害者可能就是你!在接下來的文章中,也要為大家帶來五個你一定要知道的行動資安防護秘技,有看有保庇哦!
秘技之一:來路不明的 Wi-Fi 、網站不要連
大部分的手機都會搭配 4G 或 5G 行動網路,但不見得每一個人都會用吃到飽的資費,因此若是在家中或公司之外的公共場合,多半會尋找可免費使用的 Wi-Fi 網路,不過這些 Wi-Fi 若是由公共設施如機場、政府機關、學校或是店家所提供,相對較無資安疑慮,但若是未知來源且沒有加密鎖定的 Wi-Fi 訊號,就需要格外留意,可能會有傳輸資料遭受側錄,或是被路由器導引至帶有惡意程式或騙取個資的網頁。

除了養成良好的使用習慣,手機若有針對這些資安隱患有所防護,對於使用者來說也有額外的保障,像是三星的 Galaxy 系列手機,就加入了 Knox Vault 主動防護機制,且不僅止於系統面的安全性,更將關鍵的硬體元件也列入防護的一環,在手機開機後便能完整監控系統核心,確保沒有受到外來惡意程式的竄改,帶來即時保護且從不間斷!

秘技之二:密碼設定有一套,生物辨識更可靠
對於手機使用者來說,資安防護的第一線就是「密碼鎖定」,除了各類型的應用程式服務,手機的螢幕鎖定也是必要一環,但要特別注意的是,切莫不要因為方便記憶,就使用組合簡單、容易被破解的密碼組合,像是單純用生日、英文名字…等較容易被猜中的組合,也要避免所有的網路服務都使用同一組密碼。
當然,以手機鎖定來說,比較好的方式就是使用「生物辨識」,像是 iPhone 的臉部辨識 Touch ID,或是一般手機常見的指紋辨識等,更能兼顧使用便利與安全性。

針對重要的密碼與生物辨識資料,三星的 Knox Vault 也考量到儲存與傳輸過程的安全,手機中除了有安全處理器為相關資料的傳輸加密,內部的安全記憶體更讓密碼與生物辨識特徵資訊妥善保存,不會隨意外洩或被破解。

秘技之三:真正隱私的資料避免長期存於手機
過去經常看到有使用者因為維修電腦、手機時發生隱私資料遭到外流的情況,尤其是一些私密的照片、影片,都有可能在手機送修甚至遺失時,遭到有心人士破解盜取資料,而這些狀況一般來說很難避免,也因此會建議大家,如果是真的不能曝光的內容,建議不要選擇長時間保存於手機之中,而是選擇不易外流的儲存方式,例如:隨身碟、外接硬碟。

當然,如果手機中真的有重要的隱私資料需要保存,三星 Galaxy 手機內建的「安全資料夾」會是相當可靠的選擇,除了同樣採用三星 Knox Vault 技術防護,更是手機原有系統中的一個獨立區塊,也能夠透過應用市集安裝程式,而且能與手機原本的程式相互區隔,使用上更為彈性。

秘技之四:非官方來源應用不亂裝,權限允許要看清
智慧型手機之所以功能強大,主要在於和電腦一樣能夠透過各類型應用程式的安裝來擴充更多功能,雖然應用程式造就了手機的便利性,但使用者可能會因為忽視應用程式的取得來源,而不小心「引狼入室」。
對於蘋果用戶來說,除非進行系統越獄才能使用非 App Store 來源的應用程式,因此相對接觸到有問題 App 的機率較低,但 Andriod 平台是可以透過 APK 方式來安裝應用,且除了 Google Play 之外,也有不少第三方的應用商店,甚至是直接從應用官網下載的使用形式,因此對於可能暗藏惡意程式的 App 較難防範。

當然,即使是官方來源的應用程式,也需要格外注意這些程式對於系統權限存取的要求是否合理,當應用程式會索取本身功能以外的系統權限時,就需要特別留意,像是明明是相機應用,卻索要聯絡人、撥打電話、發送簡訊的權限,就明顯有問題 ,因此也提醒大家,在安裝 App 的同時,對於這些權限存取不可不慎。

除了注意應用程式的來源與安裝權限需求,對於三星 Galaxy 手機的用戶來說,也能好好活用「隱私權設定表」這樣的主控頁面全盤掌握所有應用程式的動態,快速找出哪一款 App 有異常行為,同時對於實體的定位與網路上的行為痕跡也能選擇關閉,讓你在現實生活或網路上的隱私都能受到保護。
秘技之五:可疑連結不亂點,就算是親友傳來也要先確認
一直以來,資安威脅的主要來源就是「釣魚連結」,且從過去常見的電子郵件、網站慢慢轉移至各類型的社交平台、即時通訊工具與手機簡訊,可說是最「與時俱進」的一種資安攻擊手法,若是一不注意點擊了這些連結,手機系統就可能遭到入侵,為駭客開了一道「後門」,隱私資料可能全都曝光。

當然,若是三星 Galaxy 手機的用戶,面對愈來愈泛濫的釣魚連結威脅,也能透過 Knox Vault 的即時防護功能為自己多增加一道保險,確保手機使用期間的安全,無需定期為手機重開機來避免作業系統受到入侵而被植入惡意程式,甚至手機關機時,硬體層面也有防止實體破壞、資料偵測的機制,讓手機內的隱私資料獲得完整保護。

結語
智慧型手機為人們帶來便利性,但卻也同時帶來資安方面的風險,在仰賴手機功能應用的同時,更應該多花一點時間建立正確的資安防護意識,與其擔心自己是否會成為駭客鎖定的目標,不如提前建立好完整的防範機制。
但對於絕大多數沒有太多資安技術知識的使用者來說,主動做好資安防護絕非易事,相對的,選擇妥善考量資安防護技術的產品,或許會是更好的方式,而三星早在多年前就導入 Knox Vault 技術至行動平台,更逐步完善防護機制,相對的更能讓使用者在不需要額外進行功能設定的情況下,就享有完整防護機制,更能妥善守護用戶的隱私安全,也成為眾多手機品牌中最值得信賴的選擇。


本文章內容由「蘋果仁」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