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媽媽一掌撥開小熊? 航拍野生動物片段惹爭議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的確,不是所有野外動物都對航拍機如此有戒心。
國外網絡近日熱傳一段熊媽媽與小熊在雪地攀爬的片段,轉貼影片的人都讚嘆小熊攀山毅力,但片段最終引起一些生態學家指責航拍機騷擾野生動物。
該片長約三分鐘,全程由航拍機拍攝。起初見到熊媽媽與小熊在雪地前行,但因地勢陡峭,縱使熊媽媽成功登頂,但小熊卻一仆一碌不斷滑腳,但小熊未有放棄,到片段中段,小熊差不多登頂與媽媽重遇。
不過,此時航拍機卻快速靠近拍攝,片段所見,熊媽媽朝拍攝機方向看了一下,於是急忙向快登頂的小熊快手撥了一下,小熊再次站不住腳滑下了百米山坡。最終,小熊花了一分鐘的時間,才再次登頂匯合媽媽離去。據悉,影片是6月19日在俄羅斯馬加丹地區(Magadan)高山上拍攝。
片段最初由幾個Facebook專頁及Twitter帳號分享,其中在NTD Life的Facebook專頁,影片有2600萬次觀看次數、超過50萬次分享、22萬則留言,而另一個Twitter帳號的帖文則寫道:「我們都應向小熊學習,努力向上,不放棄。」帖文得到超過50萬次讚好,19萬次轉發,近7千人留言。
然而,在部分專家眼中,相比於小熊頑強的鬥志,他們看到了人類的滋擾行為。網上有人認為熊媽媽受驚亂撥,結果把小熊推下山,也有人認為熊媽媽發現航拍機威脅,於是把小熊趕離開。
The Verge報導,來自美國博依西州立大學(Boise State University)的野生生態學家Mark Ditmer表示,片中的兩隻熊肯定是受驚了,「看牠們移動的方式,牠們肯定受到騷擾」。
片段引起大眾討論在野外地方使用航拍機的責任問題,當中,灰熊專家Clayton T. Lamb更於Twitter上指原片上載者應關注野生動物被航拍機滋擾的問題,並散布正確訊息。於是,在Twitter貼出影片引起關注的用戶Ziya Tong也在帖文貼出一些使用航拍機的守則,「要不是這段片紅起來,根沒無人會反省,今次是一個很好的教育機會。」
Hi Clayton, I agree & sent out this which links to the journal of Current Biology's code of best practice on filming wildlife with drones. Also, two great science writers have been in touch and will be writing articles on the topic. Along with the discussion in the threads.../1
— IM🍑HIM (@ziyatong) 2018年11月5日
Ditmer幾年前曾經研究過熊在航拍機下的反應,實驗中熊都配戴了心臟監測裝置。結果發現,部份熊會突然跑起來,如果跑進行車道,或會引致意外。而其他熊看起來沒什麼分別,但儀器卻測量出牠們心跳加速,明顯是緊張的表現。
然而,為什麼一隻身型如此巨大的熊會擔心航拍機,Ditmer推測可能是因為航拍機發出的嘈吵聲響,讓牠們受驚,「如果不是那部航拍機,片中的兩頭熊很可能不是走這個方向的」。
不過,Ditmer也指不是希望禁絕航拍機的使用,而是希望用家能夠負責地使用。
而另外兩名來自澳洲阿德萊德大學(University of Adelaide)的生態學家Jarrod Hodgson及Lian Pin Koh則列出了數個在野外使用航拍機的守則。
─如果你不知道某些動物對航拍機會有什麼反應,保持警覺
─盡量使用較安靜、不易見的航拍機,功能良好的航拍機可以確保你在遠距離拍攝動物
─航拍機起飛與回收時,盡量與動物保持距離(更多可看此)
的確,不是所有野外動物都對航拍機如此有戒心。早前一條自然紀錄片就在加拿大偏遠小島,偶爾在平原上發現一大兩小的北極熊,兩隻寶寶對航拍機非常好奇,熊媽媽更用鼻子輕輕碰了碰無人機的鏡頭,跟各位正在看的觀眾打招呼。
你可能想看:
Tags:
以引擎創造汽車, Mercedes-Benz 又將如何以 AI 重新定義汽車?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AI 人工智慧,正在快速改變你我世界。從客服中心的對答到文章的生成, AI 似乎越來越無所不能。與你我生活息息相關的移動生活同樣沒因此例外, AI 不僅讓座艙內車載資訊系統的語音系統聰明應答,更可逐步取代人類掌握方向盤自動駕駛。巧合的是,積極利用 AI 改變汽車樣貌與功能的,更是 130 多年前發明汽車的 Mercedes-Benz!
從 Siri 、 Chatbot 、 ChatGPT ,到 Bing 搜尋引擎, AI 成為了生活中不可忽視的存在。 AI 發揮分析語言及推測使用者意圖的強項,讓過去需要人類親力親為的服務與對談,成為了 AI 當前最火熱的應用功能。汽車產業中也有相同運用,座艙內的車載資訊系統正是最好例子。透過聲控操作車輛功能,讓駕駛不再需要用手一鍵一鍵地輸入指令,更輕鬆直覺,也更便利安全。但 AI 的強大可不僅於此,透過對圖像能力的處理與深度學習,更一步步實現全自動駕駛願景。
AI 於汽車產業的應用,放諸全球每個汽車品牌都在積極努力。身為汽車的發明者, Mercedes-Benz 曾以內燃機改變了人類的移動方式,以當前的發展趨勢看來, Mercedes-Benz 很有可能要再度運用 AI 科技,改變汽車於人類歷史中的定義。
AI 能帶給車主何等的科技便利? 以 Mercedes-Benz 的 MBUX 多媒體系統發展來說明
開車時要如何讓旅程更添便利與樂趣?從收音機的發明開始,車廠們從不停止創新。在安全的基礎上,設置更進階的汽車音響、透過衛星訊號的導航系統、利用連網能力引入更多元的功能等。 Mercedes-Benz 於 2018 年推出 MBUX 多媒體系統,更開拓了汽車產業的全新領域。雖然聲控不算是最新的科技,但搭載於當時 A-Class 上的第一代 MBUX 多媒體系統,可以透過 AI 學習,讓駕駛使用如「我覺得冷」的人性化口語,命令車輛聰明自動地調高空調溫度,並結合大尺寸的觸控螢幕與高度個人化設定,達到因人而異的介面風格。此外,亦可發揮 AI 運算與學習能力,分析駕駛愛聽的音樂類別、常去的餐廳等安排建議,直接顯示於介面上。

立基於第一代基礎, 2021 年第二代 MBUX 多媒體系統迎來了更智慧的更新。延續前一代的大尺碼螢幕規格,創造出更大且前所未見的顯示介面。且不僅針對駕駛,更能針對座艙內的每位乘客進行貼心功能。後座乘客也可以直接與 MBUX 語音助理溝通、夜間拿取前方置物箱內物品時副駕駛座室內燈主動開啟等等。針對駕駛部分更是無微不至,駕駛要倒車時系統會自動收起後擋玻璃電動遮陽簾、要調整後視鏡時駕駛只需注視欲調整的後視鏡,就可直接進行控制;不僅如此,更研發出擴增實境抬頭顯示器,讓導航路徑可與前方環境合而為一,駕駛無需低頭觀看地圖。
而在第一代 MBUX 多媒體系統研發不到五年時光內,第三代 MBUX 多媒體系統將於 2023 年問世,啟用 5G 模組,加強即時連線的應用能力。在車輛靜止時,要於車上進行視訊會議、觀看 TikTok 影片或是玩個 Angry Bird 都不成問題。更強大的沈浸式體驗也是第三代 MBUX 多媒體系統的強項,將讚譽為柏林之音 Burmester® 環場音響系統結合環景式內裝照明,讓燈光可隨著音樂節奏改變照明效果,再搭配 Dolby Atmos® 音效科技,打造聲歷其境的環繞音響體驗與體感震動,大幅豐富聽覺體驗。

AI 如何創造安全未來 看看領先的 Mercedes-Benz 怎麼做?
無論是汽車發明前的馬車,或是搭載著內燃機或電動馬達的汽車,駕駛皆是以人為主。車輛上的介面亦應以使用者為導向,盡可能增加駕駛便利性與行車安全。畢竟人非機器,駕駛過程會受到各種身體、心理狀況影響,行車安全也會隨之起伏,而往往意外就是在此分心或失誤中產生。
正因 AI 科技的日新月異,如何能改善行車安全,成為了工程師們的重要課題。透過感應器的資料收集,再結合圖像判斷能力與豐富的大數據,以及 AI 強大的深度學習,讓輔助駕駛科技一步步地朝向「自動駕駛」邁進。也因當前自動駕駛科技的發展火熱,國際汽車工程師協會( Society of Automotive Engineers,SAE ) 將自動駕駛以自主能力區分,從 Level 0 到 Level 5 區分出六種自動駕駛等級。當前諸多車廠都已達到的 Level 2 ,於定義上仍屬於「輔助」階段,非真正的自動駕駛科技,意味著駕駛不能離開方向盤,駕駛必須時時監督輔助駕駛功能。簡而言之,仍是人為主、科技為輔的階段。
而 Level 3 開始,自動駕駛科技可以適度地接管車輛。當系統要求,駕駛需要立刻接手車輛操控,換言之,駕駛可在某些路況或路段交由車輛自動駕駛; Level 4 則是實踐了高度自動,基本上除了極端的氣候或環境影響外,駕駛不須時時注意方向盤、油門等操控,車子都能執行自駕。如計程車的自駕服務,方向盤或油門踏板可能無須安裝等。而到了 Level 5 ,則是完全交由系統自主操控,在「任何條件」下車輛都能自動駕駛,無需人類操控。
Mercedes-Benz 不僅於 MBUX 多媒體系統中高度結合 AI 科技發展,在自動駕駛輔助上有著領先業界的地位。 2023 年 Mercedes-Benz 成為了全球首家於美國內華達州獲得 Level 3 有條件自動駕駛國際認證的汽車品牌,在特定的路線上與特定條件中,駕駛可以將駕駛任務交由系統來執行。

你以為 Mercedes-Benz 於自動駕駛的領導地位僅此於此嗎?其實不然。 Mercedes-Benz 其實也已成功開發出 Level 4 自動駕駛科技,被德國聯邦汽車運輸管理局核准在斯圖加特機場的 P6 停車場中使用,實踐無人自動停車技術。意指當駕駛開車進入此停車場後,點擊智慧手機應用程式並發送到預先預定的停車位,駕駛就可離開, Level 4 自動停車功能會自動把車輛停妥到指定車位。駕駛再也不用辛苦於停車場中找尋車位,再也不用擔心自己停車技術不佳而無法停好車。一切的停車動作,交給 AI 掌控的 Level 4 自動停車功能即可。

身為汽車發明者 Mercedes-Benz 更要重塑汽車未來樣貌
從過去的汽車發展軌跡可以發現,過去重點以硬體設備為主;而當前或是未來汽車的核心價值,則會奠基在車廠於車內系統的軟體科技水平之上。許多車廠為了迎合此改變,期望透過與其他科技公司合作,串接現有軟體介面,試圖縮短革新的時間,但對於汽車發明者 Mercedes-Benz 而言,更專注於自有系統與架構研發。適度地與 NVIDIA、Google 等 科技大廠聯手開發,目的就是要打造完整的自有科技團隊與生態系。這點或許是品牌的自我高度期許,也或許是身為汽車發明者的責任使然。
AI 正改變人類社會中的各個層面,其中也包含汽車產業。以硬體定義車輛品質的時代已然過去,在使用者體驗上考驗著眾車廠如何以使用者體驗為核心,發展車用軟體系統,以創造消費者於車輛內的全新體驗。未來汽車產業將不會只是傳統製造業,更須引進科技業的核心追求突變。 Mercedes-Benz 近年來的發展路徑,不僅是最佳說明,也為車壇發展開啟了一條明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