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中國挾債務以令諸國,遭政權輪替挑戰

中國挾債務以令諸國,遭政權輪替挑戰
圖/達志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21世紀海上絲路」起自中國東南沿海,經過東南亞、南亞、中東、非洲東岸到南歐,途經30多個國家,超過40億人口,沿線各國的政治、經濟和民情大不相同。中國在非洲的布局看來已經勝券在握;但中國想把非洲模式複製到其他國家,卻陸續踢到鐵板,其中最大的變數,就是民主選舉。

文:羅文欽

內戰頻仍、債務纏身的東非各國,近年興起鐵路建設風潮,而出錢、出力、出技術的,都是來自遙遠東方的老大哥中國。

2017年5月底,肯亞逾百年來首條新建的鐵路──蒙內鐵路正式通車。這條鐵路造價40億美元,相當於肯亞政府年度預算的五分之一,由中國進出口銀行提供了9成貸款,中國國營的中鐵和中國鐵建公司負責承建。

1
圖/達志
馬哈迪(左)在當選馬來西亞首相後,宣布取消兩項中資的投資建設。(圖片來源:達志)

在此半年前的2016年10月,連結衣索比亞和吉布地兩國的亞吉鐵路開通,一樣由中國國企承建,造價也是40億美元,中國進出口銀行提供7成貸款。亞吉鐵路主要行經的衣索比亞,從2000年以來已向中國借貸超過120億美元。

至於人口僅96萬的吉布地,外債超過14億美元,直追國內GDP(國內生產毛額)17.2億美元,而最大債主中國就占了7成7。

中國金援非洲數千億美元

肯亞、衣索比亞和吉布地不僅向中國借錢興建鐵路,還有公路、港口、水壩等基礎設施,也都由中國一手包辦,讓沉重的債務更形雪上加霜。但在其他東非鄰國看來,似乎是一樁滿划算的買賣,包括蘇丹、烏干達、盧安達、蒲隆地等國群起仿效,中國製的火車將陸續開進這些貧窮的國家。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國家的鐵路未來串連之後,正是中國「一帶一路」戰略下,在非洲的重要運輸線「東非鐵路」。

根據美國學界調查,2016年中國向非洲各國提供300億美元的貸款。哈佛大學學者Sam Parker和Gabrielle Chefitz不久前公布的報告更指出,過去10年,中國已提供給非洲那些無法償還貸款的國家數千億美元的貸款。

不過,這些非洲國家老神在在,因為中國這個大債主不但不怎麼催債,甚至還可能把債務一筆勾銷。今年(2018年)3月,中國商務部副部長錢克明透露,中國已免除20多個非洲國家在2015年底到期的無息貸款債務。9月3日在北京登場的中非合作論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當著50多位非洲國家領導人的面宣布,未來3年將再向非洲提供600億美元援助,其中150億美元為無償援助、無息貸款和優惠貸款。

中國長年籠絡非洲國家,過去主要是希望在國際政治舞台上能獲得他們的「選邊站」,但近年中國更大的盤算則是在「一帶一路」的戰略布局上,透過對非洲金援穩住這個「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說得更現實一些,也就是「挾債務以令諸國」。

「21世紀海上絲路」起自中國東南沿海,經過東南亞、南亞、中東、非洲東岸到南歐,途經30多個國家,超過40億人口,沿線各國的政治、經濟和民情大不相同。

中國在非洲的布局看來已經勝券在握;但中國想把非洲模式複製到其他國家,卻陸續踢到鐵板,其中最大的變數,就是民主選舉。

2
圖/達志
中國一帶一路的強國夢,正面臨歐美國家的抵制。(圖片來源:達志)

馬哈迪讓習近平踢鐵板

今年5月,馬來西亞政壇傳奇人物馬哈迪,以92歲高齡再次當選首相,隨即8月出訪中國會見了習近平和首相李克強。馬哈迪在結束訪中行程的記者會上宣布,取消兩項中資投資的一帶一路建設,其中包括一項高鐵計畫,原因是馬國內部面臨財務問題。馬哈迪說,馬國不需要龐大計畫,當務之急是解決超過1兆令吉(約台幣7.6兆元)的國債問題,「中國領導人理解我們的問題,我相信中國也不希望看到馬來西亞破產。」

8月,向來與中國關係密切的巴基斯坦舉行大選,板球選手出身的伊姆蘭.汗(Imran Khan)當選首相後,立即組成9人委員會,重新檢視一帶一路的重量級項目「中巴經濟走廊」。該項目涵蓋瓜達爾港擴建、鐵路、公路和發電廠工程,總投資額高達650億美元。巴國新政府認為,10年前與中國簽訂的「中巴經濟走廊」相關協議,偏利於中國,對巴國政府和企業明顯不公平,準備與中國重新談判。

巴國並在9月引進沙烏地阿拉伯百億美元投資該項目,刻意要淡化中國在「中巴經濟走廊」的影響力。

9月24日,印度洋島國馬爾地夫舉行大選,訴求要重審中國投資的「反中派」索利(Ibrahim Mohamed Solih),擊敗尋求連任的親中派雅門(Abdulla Yameen),被視為中國「一帶一路」戰略在南亞的一大挫敗。

近年中國在馬爾地夫興建機場、公路和橋梁,其中機場造價就高達8.3億美元。這些基建使得馬爾地夫積欠中國逾15億美元的債務,占了馬爾地夫外債比重的8成。

馬爾地夫政府每年必須償還中國9200萬美元,相當於該國年度預算的10%,一旦無力償還,這些基建項目的股權將來可能全歸中國所有。

除了上述3個國家因政權更迭導致一帶一路戰略受阻,斯里蘭卡則因將赫班托達港出租給中國99年,而引爆當地民怨沸騰;緬甸也擔心掉入債務陷阱,而重新評估中方投資的皎漂港建設計畫。另外,11月即將舉行總統大選的印尼,已有候選人聲稱當選後要重新檢視中國在當地的投資。

歐美聯手抗衡一帶一路

然而,中國最要擔心的,應該是歐美對「一帶一路」的反制。海上絲路沿線國家,與西方強權的利益盤根錯節,歐美對於中國的侵門踏戶不會坐視不管,美國國會10月初已通過法案,將向全球貧困地區提供600億美元的援助,協助其興建基礎設施和發展當地經濟,便是劍指中國。

歐盟內部也在醞釀「亞洲連線戰略」,抗衡中國的一帶一路。可以預見,未來這條貫穿歐亞非的藍色大動脈上,各國角力將異常激烈。

本文經財訊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

責任編輯:朱家儀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