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賓前第一夫人伊美黛貪污遭判刑,為什麼審理程序花了27年?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菲律賓前第一夫人伊美黛近期被判7件貪污罪成立,判決源自1991年12月肅貪法院提出的10項貪污控告,但其中只有7件被判刑,審理程序花了27年時間,政界人士及公民對菲國司法系統的效率感到失望。
《中央社》報導,菲律賓肅貪法院判決前第一夫人伊美黛7件貪污罪罪名成立,刑期累計至少42年7個月。法律戰至今持續27年,但她會不會入獄服刑、貪污款項能否追回,分析家說還有得等。
菲律賓肅貪法院9日判決,伊美黛(Imelda Marcos)在丈夫馬可仕(Ferdinand Marcos)總統執政期間,利用職權在瑞士設立7個基金會,把家族竊得的「不義之財」以基金會之名在銀行開戶、轉帳、賺取利息及投資。
為此,伊美黛被判7件貪污罪成立,每項判處有期徒刑6年1個月至11年,永遠不得擔任公職。但她當天就透過聲明宣布,將委託辯護人提出重新審議(Motion for Reconsideration)的要求。
這項判決源自1991年12月肅貪法院提出的10項貪污控告,但其中只有7件被判刑,審理程序花了27年時間,政界人士及公民對菲國司法系統的效率感到失望。
菲國參議員潘吉里納(Francis Pangilinan)發布聲明說:「這顯示菲國司法系統是多麼令人沮喪,特別是牽涉到權勢時。」
We welcome the Sandiganbayan decision finding the late dictator's widow Imelda Marcos guilty beyond reasonable doubt of graft, or exploiting her position to steal the people's money and betraying their trust. pic.twitter.com/7v8Xmd8uU3
— Kiko Pangilinan (@kikopangilinan) 2018年11月9日
此外,不義之財能否追回也是疑問,因為追討貪污款項是另一套程序。
肅貪法院判決書表示,政府檢察官艱難地從國內外管道取得馬可仕家族貪污證物,包括1986年馬可仕一家倉促流亡夏威夷時留在馬拉坎南宮的資料,以及蘇黎世檢察官科桑迪(Pete Cosandey)直接從瑞士銀行取得的文件,才能作出判決。
法界人士認為,無數重要證人是否依時程出庭、控辯雙方以各種理由要求延期開庭、文件及證據之間的關聯與驗證,當然還有涉案政治家族的影響力,都是造成菲國貪污案審理時間冗長的因素。
菲律賓資深媒體人及學者戴維(Randy David)在報紙專欄中說:「許多人對判決採保留態度…馬可仕夫人所聘用的聰明且待遇優厚的律師們,將在訴訟界以一切手段爭取重新審議,再扭轉判決。」
事實上,伊美黛在馬可仕倒台後面臨將近100宗刑事及民事控告,但強大的律師團,一次又一次讓馬可仕家族度過司法關卡。
早在1993年9月,伊美黛就被菲國肅貪法院判決貪污罪名成立,刑期9年至12年,經上訴,1998年10月菲國最高法院扭轉了判決。
如今這7件貪污案也可以上訴與交保,最終結果宣布前仍可競選公職,分析家認為,上訴程序可能要耗掉好幾年,即使最高法院維持原判,伊美黛也可能獲得總統特赦。
雖然如此,菲國多數評論人士仍認為,這是正面的發展,即使無法讓伊美黛入獄,但至少這項判決將會列入歷史,證明馬可仕家族確有貪污。

馬可仕統治菲國20年,被指竊取50億至100億美元的不義之財,1986年2月在不流血人民力量革命中被推翻,舉家流亡美國夏威夷,1989年馬可仕客死異鄉,伊美黛帶著子女返菲,在政壇東山再起。
89歲的伊美黛現為北伊羅科斯省(Ilocos Norte)的眾議員,明年期中選舉將競選省長。
馬可仕之子小馬可仕(Ferdinand Marcos Jr.)曾當選參議員,2016年角逐副總統失利,現正進行選舉訟訴;馬可仕之女艾米.馬可仕(Imee Marcos)是北伊羅科斯省(Ilocos Norte)省長,明年將角逐參議員。
雖然伊美黛被控貪污,且肅貪法院判決罪名成立,但估計對家族選情不會有重大影響,因為馬可仕家族在菲律賓、特別是家鄉伊羅科斯地區,仍有相當多支持者。
《The Guardian》報導,歷史上,菲國有許多被判貪污罪成立後的政治人物重返政壇。第13任總統艾斯特拉達(Joseph Ejercito Estrada)因涉貪污引發菲律賓第二次人民力量革命(Second EDSA Revolution),他遭判刑並於2001年1月下台,同年10月被格雅羅育總統特赦。2013年5月14日,他擊敗林雯洛(Alfredo Siojo Lim),當選馬尼拉市長。
《新頭殼》報導,第14任總統雅羅育(Gloria Macapagal- Arroyo)在2001年起至2010年間,當了9年的菲律賓總統,她是菲國繼艾奎諾夫人柯拉蓉之後的第2位女總統。不過她捲入貪污案曾遭拘留5年,但仰賴杜特蒂盟友的這層關係,鹹魚翻生,於今年7月再度步上政治大道,現為眾議院議長。
延伸閱讀:
新聞來源:
- 伊美黛被控貪污 司法程序曠日持久(中央社)
- 菲前總統亞羅育強勢回歸 當選首位女議長(新頭殼)
- Estrada charged with corruption(The Guardian)
責任編輯:李牧宜
核稿編輯:楊士範
以引擎創造汽車, Mercedes-Benz 又將如何以 AI 重新定義汽車?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AI 人工智慧,正在快速改變你我世界。從客服中心的對答到文章的生成, AI 似乎越來越無所不能。與你我生活息息相關的移動生活同樣沒因此例外, AI 不僅讓座艙內車載資訊系統的語音系統聰明應答,更可逐步取代人類掌握方向盤自動駕駛。巧合的是,積極利用 AI 改變汽車樣貌與功能的,更是 130 多年前發明汽車的 Mercedes-Benz!
從 Siri 、 Chatbot 、 ChatGPT ,到 Bing 搜尋引擎, AI 成為了生活中不可忽視的存在。 AI 發揮分析語言及推測使用者意圖的強項,讓過去需要人類親力親為的服務與對談,成為了 AI 當前最火熱的應用功能。汽車產業中也有相同運用,座艙內的車載資訊系統正是最好例子。透過聲控操作車輛功能,讓駕駛不再需要用手一鍵一鍵地輸入指令,更輕鬆直覺,也更便利安全。但 AI 的強大可不僅於此,透過對圖像能力的處理與深度學習,更一步步實現全自動駕駛願景。
AI 於汽車產業的應用,放諸全球每個汽車品牌都在積極努力。身為汽車的發明者, Mercedes-Benz 曾以內燃機改變了人類的移動方式,以當前的發展趨勢看來, Mercedes-Benz 很有可能要再度運用 AI 科技,改變汽車於人類歷史中的定義。
AI 能帶給車主何等的科技便利? 以 Mercedes-Benz 的 MBUX 多媒體系統發展來說明
開車時要如何讓旅程更添便利與樂趣?從收音機的發明開始,車廠們從不停止創新。在安全的基礎上,設置更進階的汽車音響、透過衛星訊號的導航系統、利用連網能力引入更多元的功能等。 Mercedes-Benz 於 2018 年推出 MBUX 多媒體系統,更開拓了汽車產業的全新領域。雖然聲控不算是最新的科技,但搭載於當時 A-Class 上的第一代 MBUX 多媒體系統,可以透過 AI 學習,讓駕駛使用如「我覺得冷」的人性化口語,命令車輛聰明自動地調高空調溫度,並結合大尺寸的觸控螢幕與高度個人化設定,達到因人而異的介面風格。此外,亦可發揮 AI 運算與學習能力,分析駕駛愛聽的音樂類別、常去的餐廳等安排建議,直接顯示於介面上。

立基於第一代基礎, 2021 年第二代 MBUX 多媒體系統迎來了更智慧的更新。延續前一代的大尺碼螢幕規格,創造出更大且前所未見的顯示介面。且不僅針對駕駛,更能針對座艙內的每位乘客進行貼心功能。後座乘客也可以直接與 MBUX 語音助理溝通、夜間拿取前方置物箱內物品時副駕駛座室內燈主動開啟等等。針對駕駛部分更是無微不至,駕駛要倒車時系統會自動收起後擋玻璃電動遮陽簾、要調整後視鏡時駕駛只需注視欲調整的後視鏡,就可直接進行控制;不僅如此,更研發出擴增實境抬頭顯示器,讓導航路徑可與前方環境合而為一,駕駛無需低頭觀看地圖。
而在第一代 MBUX 多媒體系統研發不到五年時光內,第三代 MBUX 多媒體系統將於 2023 年問世,啟用 5G 模組,加強即時連線的應用能力。在車輛靜止時,要於車上進行視訊會議、觀看 TikTok 影片或是玩個 Angry Bird 都不成問題。更強大的沈浸式體驗也是第三代 MBUX 多媒體系統的強項,將讚譽為柏林之音 Burmester® 環場音響系統結合環景式內裝照明,讓燈光可隨著音樂節奏改變照明效果,再搭配 Dolby Atmos® 音效科技,打造聲歷其境的環繞音響體驗與體感震動,大幅豐富聽覺體驗。

AI 如何創造安全未來 看看領先的 Mercedes-Benz 怎麼做?
無論是汽車發明前的馬車,或是搭載著內燃機或電動馬達的汽車,駕駛皆是以人為主。車輛上的介面亦應以使用者為導向,盡可能增加駕駛便利性與行車安全。畢竟人非機器,駕駛過程會受到各種身體、心理狀況影響,行車安全也會隨之起伏,而往往意外就是在此分心或失誤中產生。
正因 AI 科技的日新月異,如何能改善行車安全,成為了工程師們的重要課題。透過感應器的資料收集,再結合圖像判斷能力與豐富的大數據,以及 AI 強大的深度學習,讓輔助駕駛科技一步步地朝向「自動駕駛」邁進。也因當前自動駕駛科技的發展火熱,國際汽車工程師協會( Society of Automotive Engineers,SAE ) 將自動駕駛以自主能力區分,從 Level 0 到 Level 5 區分出六種自動駕駛等級。當前諸多車廠都已達到的 Level 2 ,於定義上仍屬於「輔助」階段,非真正的自動駕駛科技,意味著駕駛不能離開方向盤,駕駛必須時時監督輔助駕駛功能。簡而言之,仍是人為主、科技為輔的階段。
而 Level 3 開始,自動駕駛科技可以適度地接管車輛。當系統要求,駕駛需要立刻接手車輛操控,換言之,駕駛可在某些路況或路段交由車輛自動駕駛; Level 4 則是實踐了高度自動,基本上除了極端的氣候或環境影響外,駕駛不須時時注意方向盤、油門等操控,車子都能執行自駕。如計程車的自駕服務,方向盤或油門踏板可能無須安裝等。而到了 Level 5 ,則是完全交由系統自主操控,在「任何條件」下車輛都能自動駕駛,無需人類操控。
Mercedes-Benz 不僅於 MBUX 多媒體系統中高度結合 AI 科技發展,在自動駕駛輔助上有著領先業界的地位。 2023 年 Mercedes-Benz 成為了全球首家於美國內華達州獲得 Level 3 有條件自動駕駛國際認證的汽車品牌,在特定的路線上與特定條件中,駕駛可以將駕駛任務交由系統來執行。

你以為 Mercedes-Benz 於自動駕駛的領導地位僅此於此嗎?其實不然。 Mercedes-Benz 其實也已成功開發出 Level 4 自動駕駛科技,被德國聯邦汽車運輸管理局核准在斯圖加特機場的 P6 停車場中使用,實踐無人自動停車技術。意指當駕駛開車進入此停車場後,點擊智慧手機應用程式並發送到預先預定的停車位,駕駛就可離開, Level 4 自動停車功能會自動把車輛停妥到指定車位。駕駛再也不用辛苦於停車場中找尋車位,再也不用擔心自己停車技術不佳而無法停好車。一切的停車動作,交給 AI 掌控的 Level 4 自動停車功能即可。

身為汽車發明者 Mercedes-Benz 更要重塑汽車未來樣貌
從過去的汽車發展軌跡可以發現,過去重點以硬體設備為主;而當前或是未來汽車的核心價值,則會奠基在車廠於車內系統的軟體科技水平之上。許多車廠為了迎合此改變,期望透過與其他科技公司合作,串接現有軟體介面,試圖縮短革新的時間,但對於汽車發明者 Mercedes-Benz 而言,更專注於自有系統與架構研發。適度地與 NVIDIA、Google 等 科技大廠聯手開發,目的就是要打造完整的自有科技團隊與生態系。這點或許是品牌的自我高度期許,也或許是身為汽車發明者的責任使然。
AI 正改變人類社會中的各個層面,其中也包含汽車產業。以硬體定義車輛品質的時代已然過去,在使用者體驗上考驗著眾車廠如何以使用者體驗為核心,發展車用軟體系統,以創造消費者於車輛內的全新體驗。未來汽車產業將不會只是傳統製造業,更須引進科技業的核心追求突變。 Mercedes-Benz 近年來的發展路徑,不僅是最佳說明,也為車壇發展開啟了一條明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