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核能是綠能,「以核養綠」公投提案人:核電廠拯救數千條生命

支持核能是綠能,「以核養綠」公投提案人:核電廠拯救數千條生命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反對方批評,「以核養綠」根本就沒有想要養綠,這個公投背後的願景,就是讓台灣「處處核電廠,家家有核廢」。

洪申翰說,政府當初跟北海岸的鄉親說,核電廠運轉40年,現在運轉執照到期了,也夠了吧?也提到還有1萬多束的高階廢燃料棒,不知道什麼時候可以運出他們的家園。洪申翰說,擁核的人一直把核廢料的處理技術說得多麼厲害,但四五十年來,卻沒有人可以明確承諾,到底這些有毒、有害數十萬年的廢燃料棒,什麼時候可以運出他們的家園?憑什麼還敢來談,核電廠還要延長20年?

支持以核養綠,就是讓台灣處處是核電、家家有核廢

洪申翰在第二階段的時候也批評,擁核方將公投包裝成一個漂亮的口號,但以核養綠到底是什麼?他指另外一位公投提案人廖彥朋,在上星期公開表示,台灣的核電廠,還可以蓋到20個核電機組,現在運轉的才6個,20個機組是多少呢?洪申翰直指,就是10座核四廠的容量。

洪申翰也質疑黃士修在第二階段所提,要用公投的方式讓核廢料遷出蘭嶼,他說所有人都支持核廢料遷出蘭嶼,過去藍綠政府也都承諾要遷出,但核廢遷出的問題,恐怕不是靠公投可以解決的。洪申翰說,他們在2015年,也辦了很多核廢論壇,探討該怎麼細緻的解決、不要造成對立,如果要把核廢料直接搬回到核二廠,請問新北市政府會同意嗎?

洪申翰也說,新一代的擁核人士,為了達成擁核預算,就說願意讓核廢料放我家,或說,一人帶一瓶核廢料回家都可以。他表示,如果連同想要20個核電機組的主張,這個公投背後的願景,就是「處處核電廠,家家有核廢」。呼籲第16案一定要投下反對票,讓更多人投入再生能源中,解決再生能源遇到的衝突。

以核養綠_公投說明
Photo Credit: 中選會直播截圖

全球投資再生能源,比核能高超過10倍

洪申翰批評,「以核養綠」根本就沒有想要養綠,還要把再生能源的目標砍半(從非核家園20%的目標砍到10%)。他說現在國際投資再生能源一飛沖天,去年國際上投資再生能源的資金,是投資核電的17.5倍,如果真如擁核方所說,再生能源不成熟、核電才成熟,為什麼國際資金都要集中投資再生能源和儲能呢?許多國際品牌也承諾使用再生能源,「你能從核電廠拉一條電纜線給他們嗎?」

經查:據2018世界核能產業現況報告,2017年4座核電機組建設計畫共花費了160億美元,跟同年全球再生能源投入了2800億美元相比,差了17.5倍。而OECD的報告指出,2016年的核電投資金額為263億美元,比起同年投資再生能源的3161億美元,也差了12倍。

洪申翰說,歷史上,每一場社會改變跟改革,一定有不想改變的人,想要阻擋大家前進的腳步,用相關資料挑選對他有利的資料來論述。他說,擁核方一口咬定台灣無法同時減核減煤,國際上想要減煤、就只能增加核電,但實際上並不是這樣。洪申翰說,像是西班牙和德國,不僅訂出非核的時程,也訂出無煤的時間點,反問為何一定要把燃煤的受害者,和核能的受害者對立起來?

經查:西班牙新任環境部長今年6月宣示,未來將會朝2025年零煤發電邁進,不過如何達到這個目標,目前尚未訂立法案,也未有非核的法令。

核稿編輯:楊士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