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變色龍」談判術:設陷阱引中國入局、別錯判美國選舉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主流媒體錯誤解讀了「美國中期選舉」,川普並不會因此對華政策變得「更強硬」,為什麼?作者認為這是對川普(Donald Trump)的談判手段欠缺理所致,並就此以不同角加以剖析。
誰說美國中期選舉後,川普對華變得「更」強硬?

當我們討厭一個人,很少會克制自己的感受,嘗試去了解對方,一般人不屑為之,但聰明人則會按情況而定,認為知己知彼,總會有些好處。
這段日子,中國幾乎撞得頭破血流,到近月才真正清醒過來,習近平、王岐山先後表示願意重啟談判,未至於坐等南海危機不斷升溫,乃至國內人心惶惶才重估形勢;情況也意味著,中國開始了解川普的談判策略,終於覺知半隻腳已走進了對方設下的陷阱,之所以晚了一大步,是因為他們對川普、美國的敵對意識、不信任和厭惡感,蒙蔽思考,沒辦法確切掌握亂局的基礎。
此前部分媒體、評論人先錯判了彭斯「新冷戰」宣言,誤以為白宮最在乎中國專制政權、人權等問題,才提升至冷戰對峙級別;現在又錯估中美形勢,斷言美國中期選舉過後,對外必會對中國「更」強硬,沒有放軟空間。
誠如筆者一個月前在〈【這才是新冷戰】為何中國變成了美國的首要敵人?〉所言,彭斯宣言最根本的底蘊,是針對「中國人工智慧、中國製造2025」來說,力保美國科技經濟強勢,不樂見中國竊取其知識產權,不久躍升為科技新帝國;宣言談及的「民主自由」理念,是作為附帶清算中國的手段,更能有效連結歐盟、加拿大、澳洲等陣營,施加最大壓力。
至於美國中期選舉,人們幾乎「口徑一致」強調民主黨奪取了223席,以過半數席位控制眾議院,而民主黨裴洛西(Nancy Pelosi)勢任議長,她針對中國人權問題的強悍作風,只會令美國在談判上變得「更」強硬。實際上,民主黨小勝,對川普在貿易戰的談判立場,可以說是沒有任何改變。不錯,是一丁點改變都沒有,他的談判步驟早就敲定了,部署施壓的繼續施壓,清單可討論的仍可討論,加上選舉結果符合預料之內,根本無變奏的需要。
川普敲定的大方向就是,只要中國在知識產權、2025計畫上讓步,新協議一旦訂立,美國也會有若干讓步。在中美談判上,請不要幻想川普很受眾議院新局影響,若中美協議定局,他任內不會輕易迎合裴洛西等人,不會經常在中國人權問題糾纏下去,以防臨門一腳摧毀了協議,「屆時」甚至南海局勢也會明顯降溫,今日所謂「新冷戰」僵局,協議後又會緩和成另一種氣氛。
民主黨在眾議院的小勝,僅僅是長遠對華政策有所影響,尤其「假如」他們候選人未來能擊敗川普,那麼「中國人權」或再成為重大問題。近日不少媒體大談選舉後中美貿易戰升溫,全是捉錯重點。
這麼多人有上述美麗的誤會,主要是未弄清川普一直以來的「談判法則」,他在商界和外交使用的談判手段,其一貫程度十分驚人。
川普顛三倒四背後,有兩大「談判法則」

不管是對北韓、伊朗核問題、《美墨加協議》(United States–Mexico–Canada Agreement)、《中程導彈條約》(Intermediate-Range Nuclear Forces Treaty)、目前最激烈的中美角力等,川普將畢生的談判經驗,化約為「變色龍(Chameleon)、齊夫(Ziff)」兩大法則,論述它的人是著名律師喬治.羅斯(George H. Ross),川普曾為他親撰序言,承認其有權威代表性。
所謂「變色龍」法則,意思對談判對象做整全的研究,了解對方的性格弱點,同持先保持友善,試探他的態度,在漫長的談判期,盡量「見人講人話,見鬼講鬼話(投其所好)」(“Different strokes for different folks”),若他不在乎你的友善而斤斤計較、凌駕對方,你便立即放下友善變得計較、凌駕對方;若他喜歡建立了私交再談判,你便花時間跟他做朋友;若他不好言笑、不懂幽默,你便嚴肅認真火速處理細節。
早在川普27歲的時候,把船長酒店改造為君悅大酒店(Grand Hyatt Hotel)一役,全數運用了變色龍法則。川普必須以低於市價收購船長酒店,然後遊說持有那幅土地的鐵路公司,轉讓給紐約州都市發展公司,再要說服紐約市給一份長期租約,酒店除了繳付租金之外一起分紅。問題是在70年代紐約市嚴重蕭條,尤其官僚,對年輕川普完全沒有信心:賺錢分紅?你懂營運酒店嗎?
川普知道自己面對迂腐、擔驚受怕的官僚體系,看穿他們不會相信漂亮的承諾,必須拿出更實在的規劃研究,他很快草擬一份酒店計劃書,再叫人打造一座精美貴價的建築模型,送到市長那裏;接著,川普還請來具聲望的維克多.巴米里(Victor Palmieri )做中間人,知道自己「牙力不足」,就讓巴米里代為說服市政府給予租約。
而齊夫法則亦包含其中,羅斯借鑑一位研究員的發現,說明人人都希望在談判減少心力損耗,要做到這點,了解對象之餘,談判之前便要做足準備,一切數據和藍圖俱備,減少對方不必要的懷疑,不必私下消耗心力自行研究,更容易讓對方接受自己的框架。可見,箇中存在若干心理陷阱。
正是川普對人性、心理的掌握,活用法則,他用友善態度談好酒店收購,卻評估同一種方法對官僚無效,便細心將他們想要的東西做好準備,以及設法找到夠說服力的人幫忙。
這只是其中一個例子,變色龍法則是充分了解對方,在談出明文協議「之前」,任何態度和方式均可轉變,自行按情況威逼利誘,一切在於你面前的是甚麼人,總之,必須出現實質條文,事情才算是確定,然後可以不計前嫌,回復雙方穩定又舒服的關係,並盡力保證會兌現條文,否則就持續商議直到大家滿意、夠煩為止。
只要了解川普,便會明白中國為何手足無措

Tags:
向下扎根的永續教育,才能延續到未來:文曄集團透過捐贈《2222--未來選擇地》門票,提供新北市國小學童沉浸式體驗永續環境的學習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文曄集團透過捐贈「2222 未來選擇地」永續概念展之門票,邀請新北巿國小學校班級學童教育觀展的公益活動。藉由永續展的互動式體驗可激發學生更多思考,提供學生多元學習的機會,響應永續教育議題,亦共同倡議永續發展理念。
聯合國在2015年9月宣布的全球發展框架——「2030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共列出17個項目,涵蓋了社會發展、經濟、環境等各個面向,期待全球國家可以一起努力,在15年內實現永續發展的目標。在這17個項目中,與氣候/環境相關的內容就有5項,包括SDG 11永續城鄉、SDG 12責任消費及生產、SDG 13氣候行動、SDG 14保育海洋生態,以及SDG 15保育陸域生態。由此可見,環境的變化是如何牽動了全球的神經、關乎每一種生物的生存可能。在永續發展已經成為全球共識的今天,我們距離永續目標的實現,依然迫切且遙遠,身為居住在地球上的一份子,我們該做些什麼?又該怎麼做?
今天的選擇,決定世界的走向
由李奧納多迪卡皮歐基金會及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共同捐贈,關鍵評論網媒體集團及綠屋共同主辦籌劃展出的《2222--未來選擇地》展覽,以倒敘法打造出一個假設的、 200年後的地球,帶著參觀者一起從2222年的未來,一步步倒回2022年的今天。在展覽中,參觀者將親身經歷未來生物多樣性消失、無自然的世界,再回到我們的生活現況——極端氣候、冰川融解、雨林消失、海洋污染、塑膠微粒⋯⋯希望藉由展覽,與身處於地球暖化時代的人們,溝通永續議題的重要性;也讓大家更了解地球正在經歷什麼樣的變化,拋出值得思考的議題,呼籲所有地球公民能夠一起展開行動。
每一個孩子,都是形塑未來的關鍵
作為提供全球專業電子零組件通路服務領導品牌的文曄集團,在實踐SDGs、ESG(環境Environment、社會Social、公司治理Governance三個面向的縮寫),以及企業社會責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CSR)等與環境永續相關的課題,向來不遺餘力。而文曄教育基金會,更本著「多元學習,翻轉教育」以及「關懷弱勢,回饋社會」的理念,投入資源與心力,帶動偏鄉的教育的多元性。2019年開始的「遠鄉閃閃——文曄校園攝影深耕計畫」,就立志要提供孩子們另一種觀看的方式,以及更多元的學習角度。

「我們從2019年開始接觸偏鄉的孩子們,教他們攝影,和他們一起觀察生活周遭的細節。透過孩子的眼睛來看,這個世界真的充滿了各種驚喜,他們拍學校角落中的生態、拍同學、拍自己,也拍一片天空充滿神奇色彩的瞬間、拍一個池塘閃閃發光的樣子。孩子們告訴我們:『原來我們生活的地方,有這麼多美麗的東西。』我聽了好感動好感動。」文曄教育基金會執行長林秋寶與我們分享道。這個經驗,讓林執行長更加相信,孩子不僅僅是未來,更是需要我們保護、引導的未來。
在這次展覽發起之際,文曄集團希望藉由展覽中的互動式體驗,激發孩子們思考,讓永續教育向下紮根,共同倡議永續發展的理念。因此特別購入1000張特展門票贈予新北市各小學,邀請孩子們參與這次展出,期望透過企業影響力,為台灣教育探索新的可能。索票小學包含新北巿嘉寶國小/思賢國小/私立育才國民小學/民義國小/後埔國小/海山國中/汐止國小/修德國小/和美國小/大坪國小/瑞濱國小/平溪國小/鼻頭國小/麗山國小等。

對地球好一點,就能帶來改變世界的機會
「永續即日常」,是文曄集團對永續議題的中心思想,因此不管是公司營運的模式、內部的工作環境規劃,或者員工的永續精神教育,文曄集團從未停下滾動式修正、持續從內部向外擴散的腳步。包括在物流上導入先進電子系統,全面無紙化的庫存管理;將包裝減量、注重回收,從上到下貫徹環境責任。而辦公室的環境規劃,則強調低碳、減碳並期許零碳,例如改採節能的電器產品,以及中午休息時間關燈,一方面省電,另一方面也能讓員工好好休息。
林執行長說:「永續、環保的概念並不是遙不可及的big words,而是跟每天的生活息息相關。你從睡醒開始,要用什麼牙膏、穿什麼衣服,早餐要喝茶還是喝咖啡?去上班要搭車、開車還是走路?每一個選擇,都在影響環境。所以我們不只企業的營運強調永續,更在潛移默化中,讓每一位員工對環保更有感。比方我們做食安的教育,幫助大家了解怎麼計算食物的碳足跡;之前辦的減肥比賽,總共有400多人報名參加,最後參與回測的也有將近300人,大家一起減掉了890公斤左右,腰圍總少了692寸。這個活動很受員工歡迎,好玩、有挑戰性,對地球和自己的身體都好。」林執行長熱切地分享著文曄集團對環境永續的努力,在在顯示出對這個議題的重視度,以及為地球付出的熱情。

「到了2050年,你會希望自己成為怎樣的大人?而200年後,你留給未來的孩子們,又是一個什麼樣的地球呢?」這是《2222--未來選擇地》展覽所拋出的問題,也是文曄集團對孩子們、對未來,所感到的責任。這次捐贈票券給新北小學的行動,只是為實踐「將永續觀念向下紮根」的一個起點。文曄集團希望繼續探索新的方式,讓孩子們了解環境永續的重要性,提醒全球所有公民都必須攜手合作,降低破壞,與地球和諧共存。開始行動吧,從今天起,為成為我們所期望的世界改變者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