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算法下的行銷優勢》:設計思考——狗屁龍捲風的剖析

《演算法下的行銷優勢》:設計思考——狗屁龍捲風的剖析
Photo Credit: Depositephotos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我但願這輩子沒碰過「馬丁」這樣的人,不幸的是,在我的世界,無論任何對話,只要涉及創意思考,總會出現馬丁。我所謂馬丁,指的是那些不肯勞神費力、觀察現實,只想用流行口號玩弄空洞技倆的人。

相關書摘 ▶《演算法下的行銷優勢》:綜合知識的四種類型,做出殺手級買空賣空判斷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演算法下的行銷優勢》,天下文化出版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

作者:麥茲伯格(Christian Madsbjerg)
譯者:譚天

汲取人文科學五大原則,
供商界領導人、企業界與個人解決工作與生活最棘手的難題。

最優秀的執行長除了能讀報表以外,還要懂得欣賞小說!

大數據真能解決所有問題?你我如何在演算法時代下勝出?

人類已成為演算法的奴隸。日復一日,一個又一個數學天才、工程師拋開人類直覺與經驗,用完全以事實為根據的分析破解產界難題。就這樣,我們不再思考。機器替我們思考了。

在大數據與科學至上論當道的今日,麥茲伯格根據他在福特、愛迪達與香奈兒等全球大企業工作的經驗寫成本書,主張純憑數據解決問題的作法往往造成驚人缺失,為人類帶來巨大風險。一味以數字算計,將危及我們的事業、教育、政府,以及畢生的積蓄。太多公司將具備人文技巧的員工撇在一邊,終於再也無法掌握顧客的人性需求。麥茲伯格提出證明,今日許多最大的成功故事並非來自量化思考,而是源自與文化、語言,以及歷史的深入而精微的互動。他為這套作法取名為「意義建構」(Sensemaking)。

在這本具指標意義的書中,麥茲伯格提出以下五項原則,供商界領導人、企業界與個人用以解決他們最棘手的難題。

  1. 注重文化,而非個人。
  2. 掌握厚數據,不只是薄數據。
  3. 要大草原,不要動物園。
  4. 重視創意,捨棄工廠製造。
  5. 學會仰望北極星,而非依賴GPS。

他剖析用這種辦法招徠新客戶的公司,並引領讀者進窺投資人喬治・索羅斯(George Soros)、建築師比雅・英格爾(Bjarke Ingels)這類意義建構「大師」的工作進程。無論就實用與理論而言,本書都是反制公司集體思考的利器,是卓而不群的領導人與創意家不可或缺的資源。

getImage-2
Photo Credit: 天下文化

責任編輯:潘柏翰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