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開習近平急變調、突然珍惜香港的「真正原因」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習近平重新肯定香港地位,隨即惹來議論紛紛,令部分人士大惑不解,箇中有何意義?為何不過十天左右,美國、中國、香港「三角關係」出現劇變?作者就此以不同角度,加以剖析。
習近平受壓,正準備「第二次改革開放」

只要人性有陰暗的一面,建立在人性之上的歷史,絕不會是美麗的天堂,繁華幸福的日子不是沒有,不過比想像中短暫,相信香港人對此感觸良多。
美國商務部長威爾伯.羅斯(Wilbur Ross)預告,中國很快就派代表團到美國商談初步協議,意味美國中期選舉過後中國談判方向拍板定案、再無懸念,不過十天左右,美國、中國、香港「三角關係」隨之劇變。
《環球時報》終於坦言,中國至今依然難以掌握美方「混亂複雜」、「態度不一致」的交涉過程,不滿美國一方面接受中國展開協商,另一方面對中國說話強硬,令談判前景增加不確定性。這正是筆者早前藉〈特朗普「變色龍」談判術:設陷阱引中國入局、別錯判美國選舉〉一文,剖析特朗普的多變手段,在談出明文協議「之前」,必會持續圍堵策略、軟硬兼施,中國確是到了近期才醒覺,對手有別於以往的美國總統。
新冷戰僵局至此,不只中國頭痛得應接不暇,許多人亦感到撲朔迷離,尤其難以解讀習近平對香港的講話、李克強在新加坡晚宴的演說,到底真正意謂甚麼。
習近平低調南下過後,一轉高調接待香港政商發表劃時代講話,猶如「重塑兩制新時代」宣言,更見證著全中國國策急速轉彎變調,由一個月前大談「增加稅收、直接修改公司章程增設黨委」,強化企業姓黨路線,更向民眾重提「自力更新」,香港也不能只讓「商家話事」,似乎全面走黨管天下,寧鎖關閉國也誓不低頭。
可是如今,在美國圍堵逼迫之下妥協,習近平接納李克強等開明派建議,國策主調即將轉向「第二次改革開放」,意味延續鄧小平改革開放的基本精神,與全球化正常接軌,令各國未至於隨時間全數站在美國一方,緩和新冷戰不安局勢。
甚麼是鄧小平式「改革開放精神」?

那第一次改革開放的精神是甚麼?如果各位嫌歷史太過複雜,筆者分享一個小故事說明:
1992年鄧小平南下期間到過深圳,在探訪工廠之前,一家人看到路邊一個標誌印上「深圳」二字,是鄧小平的筆跡,這時女兒鄧楠說:「你應該收利息,你有知識產權啊。」聽女兒這樣說,鄧小平會心一笑,後來他們到了仙湖植物園,鄧打趣跟導遊說:「你們也要給四川付知識產權費啊。」
傅高義(Ezra Feivel Vogel)還為這個小故事畫龍點睛:
「鄧小平這個玩笑是深有寓意的:
人們都知道鄧小平對西方要求中國支付大筆知識產權費的批評,鄧小平提醒西方人說,其他國家模仿中國的火藥和印刷術一類的發明,中國並沒有為此收過費。但是鄧小平也明白中國需要是適應新的國際秩序。在視察深圳一家生產CD光盤的工廠時,他問他們是否從外國買了版權,並提醒工廠經理說:『一定要遵守有關知識產權的國際規則』。」
所謂改革開放精神,儘管鄧小平在用語上避忌「資本主義」一詞,刻意強調「市場」有別於「資本主義」,然而,不管歷史如何看待誰抄誰的問題,最根本是中國要「遵守國際規則」,讓中國開放與世界交流接軌、互惠互利,反之就是封閉,如果封閉換來的是貧窮和落伍,這是要不得的。這就是「改革開放精神」。
當年鄧小平安排了接班人,卻仍然不滿江澤民、陳雲等人保守作風,陽奉陰違,似決意不加快發展、開放上海經濟,便藉故與家人外遊南下,與南方城市一同打氣,期間向官民直言:「誰不改革,就讓誰下台」,結果改革開放的勢頭從此定調,江、陳等人再無異議,江順利接棒。
李克強「不想用講稿」有所暗示

回到近日發生之種種。李克強在不久前的演說,一些人誤以為他有意跟習近平背後分工,一人唱紅臉,一人唱白臉。所以李克強說話假裝溫和,表示中國願意與世界公平公正交往,習近平說話硬一點或有利談判;實情,這與紅臉白臉並無關係,新國策、新方向既已定案,李、習二人的妥協立場並無二致。
李克強的演說有另一重暗示,那句:「我本人也希望(不用演講稿),表達對你們的敬意,同時也是在用心講話」,講的是願意在未來三年,重新與東盟協商南海問題,同時略帶諷刺習近平「讀稿」是不夠真誠,突顯自己態度誠懇,在黨內才是貨真價實的開明派,堅定走改革開放路線,不會陽奉陰違,不會枱面講的是開放,底下做的卻是另一套。
如無意外,中國接下來不但願與美國展開談判(即使未必順利),亦謂可與東盟成員重新商議南海問題,甚至高調肯定「香港地位」,實際是利用改革開放40周年借題發揮,誠邀李澤楷、黃志祥、李家傑、唐英年等商界共聚,釋出第二次改革開放下的香港定位:
可以讓香港站穩「本土重商主義」角色,繼續開放讓各國投資,維持過往自由競爭活力,尤其在創科層面持續發揮影響力,認為既可在新冷戰形勢保住「南方窗口」意義(關乎《香港關係法》),亦補足中國未來產業發展之不足;僅僅是涉及國家安全一項毫無商議餘地,港府必須嚴肅處理。
遺憾的是,英媒BBC徵詢部分評論人的分析,仍未能準確解讀習近平講話真義,指當中內含矛盾,無法理解如何既要「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又肯定「香港兩制意義」?
中國重塑兩制時代,其本質不過是「嘗試」借鑑歷史重新利用香港,舊式香港繁榮命脈,不過就是地方重商主義,就是金庸口中「一隻生金蛋的怪鵝」,相對之下,不認為民主制度有何舉足輕重的價值,這種政治取捨英國當年不認為有絕對矛盾,今日中國更甚。
最新發展:
-
川普及早封殺中國「利用台灣」干擾談判、助台灣長遠自保 4年前
-
特朗普及早封殺中國「利用台灣」干擾談判、助台灣長遠自保 4年前
-
中國密謀讓香港接手「中國製造2025」、美國或「冰封」香港關係 4年前
-
「習講話」受盡誤解:《紐時》搞不懂習近平為何說話沒重點、真相如何? 4年前
-
「習講話」受盡誤解:《紐時》搞不懂習近平為何說話沒重點、真相如何? 4年前
-
揭中國底牌:對準加拿大的原因、川普啟動「反諜戰」 4年前
-
揭中國底牌:對準加拿大的原因、特朗普啟動「反諜戰」 4年前
-
【華為暗戰】全面剖析孟晚舟事件發展、張首晟死因可疑嗎? 4年前
-
【華為暗戰】全面剖析孟晚舟事件發展、張首晟死因有可疑嗎? 4年前
-
川習會的盲點:川普為什麼接受習近平「求和」? 4年前
-
特習會的盲點:特朗普為什麼接受習近平「乞和」? 4年前
-
習近平新手段:利用川普性格弱點、緩和中美局勢 4年前
-
習近平新手段:利用特朗普性格弱點、緩和中美局勢 4年前
-
英國已失去理想?不只放棄香港,也背棄了世界:脫歐之後 4年前
-
英國已失去理想?不只放棄香港,也背棄了世界:脫歐之後 4年前
-
美國與3盟友助巴新供電抗衡一帶一路 陸4官員被請離巴新離外交部 4年前
Tags:
【一圖看懂】HCG免治馬桶:全新電解除菌水潔淨科技,全方位抗菌守護屁屁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居家清潔馬桶,總是讓你覺得繁瑣又疲累嗎?每天如廁的馬桶,清潔及抗菌能力可是比任何其它家具、家電更重要。選擇有效抗菌加上舒適的體驗節能的設計,就能讓你在家放鬆解放的時候,心情也一起上天堂啦!
根據BBC報導,在2010年時,英國舉辦了一次讓民眾選出史上最偉大發明的投票,其中抽水馬桶排行第九名,比引擎還高一名。
作為史上最偉大發明第九名的抽水馬桶,前身可以追溯到西元前的羅馬時代,從只是一個有排水系統的溝槽,到現代化的獨立抽水馬桶,我們觀察到除了科技的進步,以及人們對如廁時舒適度的要求之外,近年來更進化到必須具備可以主動去除病菌、維持整體潔淨的種種設計,畢竟馬桶與生活密切相關,又是與身體親密接觸的家電,要怎麼讓人用得乾淨、舒服又健康,就是身為馬桶的使命。

電解除菌水,加碼抗菌超乾淨
每天都要和屁屁親密接觸的馬桶,清潔之餘還能主動抗菌、杜絕二次污染很重要。HCG免治馬桶的抗菌潔淨科技,與工研院產研合作全球首創電化學除氯技術可以將自來水電解之後,把氯轉化成無害氯離子形成的電解水,在清除污垢的同時,也達到除菌的作用,整個過程都無需使用任何化學藥劑或清潔劑;更棒的是,電解除菌水在一段時間之後,就會自動還原成自來水。乾淨、抗菌、安心、安全,討厭的壞菌不見了,也不會對我們生活的環境帶來更多負擔。
全然的舒適體驗,屁屁最知道
每一次使用馬桶,你都花上多少時間呢?無論時間長短,HCG希望為每一次的如廁體驗,帶來純粹的放鬆和舒適。HCG使用全球唯一可促進微循環之生物能陶瓷材料製成座墊,能放射4-14微米遠紅外線光波,促進人體血液循環,預防久坐之後腿部痠麻。還有聰明的負離子循環除臭,一入座便感應啟動,不用擔心臭味擾人或自擾。
恆溫節能不浪費,對地球好對錢包更好
寒流來襲時,突然接觸到冰冷的馬桶座墊而被嚇一跳的感覺,是許多人的共同經驗。HCG免治貼心暖座功能,一坐下就好溫暖,搭載瞬熱式溫感水洗利用陶瓷瞬間加熱技術有效節能30%,不會因持續加熱浪費能源,也不會為了節能而忽冷忽熱,使用流動活水更為乾淨衛生。讓你在使用馬桶的時候,不管是肌膚接觸到的地方,或者是心裡的感受,都是恰到好處的最佳溫度。
前一陣子,公共廁所要升級成免治馬桶的議題,讓大家紛紛討論起馬桶該有哪些先進設計,才能讓人用起來舒適又安心。其中最多人在乎的,莫過於馬桶的清潔問題,HCG免治馬桶採用抗菌樹脂材質便座,免除衛生隱憂,如座更安心舒適,第二道清潔防護,利用電解除箘水,自主清潔、抗菌,整體材質都通過SGS檢驗測試,有效抗菌程度高達99%,再加上唯一落實全機台灣在地生產製造,不混充國外代工的高保障品質,全方位提升衛生標準、滿足使用者需求的HCG免治馬桶,就是新世代家庭中,守護屁屁的最佳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