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戰而敗的兩岸心戰(六):對中共發動網路輿論戰的19項要領(上)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本文所提及的各項要領或作法,都是筆者近年來私自實驗所得的結論。筆者選擇將工作心得向大眾公開分享,提供給今後的各級長官、友軍(友部)單位、友我盟邦、民間志士、海內外華人與各民族人士參考運用。
- 不戰而敗的兩岸心戰(一):是他們的黨和我們的軍在對決
- 不戰而敗的兩岸心戰(二):我們寫的東西,台北不看,北京會看
- 不戰而敗的兩岸心戰(三):「低等五毛」與「高等五毛」一起編織出輿論假象
- 不戰而敗的兩岸心戰(四):國軍政戰與共軍政工,簡直是石器時代與石油時代的差距
- 不戰而敗的兩岸心戰(五):中共「巨魔工廠」再進化,台灣如何遂行網路心戰?
時至選前一週,我們已不得不接受事實:年底這場保衛民主國家選舉機制正常運作的戰役,我們已經澈底失守了。中共靈活運用虛實相雜的訊息、假手台商的金流、對民營公關公司的外包以及與草根政治勢力的暗中契合,達成了一項了不起的政治作戰目標:
自1996年台海飛彈危機以來,中共首度成功引導了台灣選情,用不流血的方式干涉了台灣的政治權力變遷。
對岸的黨、政、軍系統在短短幾個月內展現了出色的膽識與智慧,為他們效忠的國家與政權爭取到了最大利益,必須承認他們是「可敬的對手」;反觀台灣,雖然幾年前早有美國大選與烏克蘭大選的前車之鑑,我們卻對於這種新時代的威脅麻木不仁,現在大刀終於落到了我們自己的脖子上。對岸的心戰工作因善戰而勝利;於此同時,台灣的心戰部門不戰而敗。
今年,我們必須心服口服地認輸,也必須從中汲取教訓。今年他們有能力透過心戰來干涉地方選舉,來年他們就有能力透過心戰來干涉中央選舉、公民投票、立院表決,乃至於塑造民意來改變國家憲政與主權(一如1890年代美國併吞夏威夷王國)。
外力對民主制度的直接插手,絕對不是藍綠候選人「幾家歡樂幾家愁」的小破事。今年因中共干涉大選而得利的一方,來年更容易因為言行與中共意志稍有違背而遭到報復性的輿論戰打擊與媒體醜化──中共痛恨拿了對岸好處卻倒打對岸一耙的「白眼狼」,無論你是否真的想要他們的幫助,無論你是無意間惹到中共還是真的吃裡扒外,他們對付「白眼狼」的狠勁永遠比對付敵人更為兇猛。
此時此刻,所有人都在同一條船上,我們的民主還沒成熟就被滲透,我們處在社會制度逐漸淪亡的前夕。
前篇文章談到了如何在國內網路環境下驅逐敵方影響,這樣的作法雖然能取得成效,但只能治標、不能治本,我們仍然需要主動攻擊。這樣的攻擊不是挑釁或挑起紛爭,而是在「現在已經發生的兩岸衝突中」去追求均勢。惟有順應國際情勢、發揮自身優勢去發動針對中共的輿論戰與網路戰,才能讓中共當局意識到「干涉台灣內政不划算」,要付出更大的代價。
幾年前,美方某些部門做出了一項結論:在網路資訊發達的時代,「黑色宣傳」(散播不實謠言去攻擊敵人宣傳方式)是不可行的,因為網友很快就會發現真相並揭露事實,散播謠言的一方反而會損害到自身國家名譽。國軍政治作戰系統採納了美方的結論,所以對黑色宣傳(譬如今天大家所說的「假新聞」)不以為然。
筆者認為這項結論是有問題的:正因為網路資訊傳遞又快又廣,還沒等到鍵盤柯南跳出來揭穿不實訊息,無法彌補的傷害就早已造成──而且多數人喜歡聽八卦,不喜歡聽你鍵盤柯南講道理。

不實訊息引導北約去摧毀了利比亞的格達費政府,讓俄羅斯恢復了對東歐國家內政的干涉力,讓人口有限的伊斯蘭國得以從世界各地做網路募兵。經過這幾年,美國人驚醒了,知道黑色宣傳的恐怖;已經被推上斷頭台的台灣卻還在醉生夢死。
在核子武器上,有所謂的「不率先使用」(No first use,NFU)一說,意思大概是:使用核武不道德,所以正常情況下我不會用;但是一但其它國家先朝我扔了核彈,那就不要怪我也扔核彈回去砸你。
筆者主張,民主國家對於「黑色宣傳」的使用,也可以依循「不率先使用」原則。換句話說,既然老共都這樣大剌剌地釋放謠言干涉台灣內政了,我們用同樣的方法回去干涉對岸內政,又有什麼不行?就算被發現了,我們政府像北京一樣打死不承認就好,這就是「隱蔽政治行動」(covert political action)的精髓──被你知道又怎樣,反正我永遠可以否認(deniable)。
國軍傳統上固有的政治作戰教範,本來就肯定黑色宣傳的戰爭效益。國防部在民國64年頒布的「國軍政治作戰特遣隊(現已裁撤)」準則,裡面的第314條中,就寫道「耳語(謠言)為對敵人心戰最犀利之武器」。所謂「網路心戰」,其實就只是把政治作戰搬到網路這個平台上運用而已,根本不是什麼困難的新把戲。
筆者依據近兩年來私下與對岸交手的經驗,整理出對中共發動網路戰與輿論戰所須把握的19項原則如下(本篇先談論第1至9項,第10至19項請見第七篇):
一、方法上的大原則
1. 要攻擊省,而不是攻擊中央
對於對岸民眾而言,真正令他們關心且「比較有討論空間」的問題,是省、市層級以下的地方性議題,包含環境汙染、權利受損、官民衝突與官員醜聞。
全國性議題如果受到民間抨擊,容易動搖到中央威信,中央會施加比較大的力道去控制輿論;相較下,地方貪官惡吏的自家地盤裡失火了,中央就沒有那麼大的動機去幫你滅火(只會消極地清出防火巷,避免火勢延燒到其它地區)。台灣如果要打網路輿論戰,打地方政府當然比較容易得手。
以台灣的網路力量,要和中共中央正面對決當然是稍嫌吃力的。但中共是個強中央、弱地方的政治體系,省級的網路防禦能力與輿論控制能力都相對薄弱,台灣可以相對容易地突破單一省、市的網路控制,打擊中共貪官汙吏在地方上的威信。
打擊地方勢力,對於台灣的輿論環境安全是有直接幫助的:依據哈佛大學研究,中共網軍主要是「分派」給地方政府機關運作的,在網路上跟你吵架的「五毛」或許就是對岸某省某市某鄉某鎮一處黨辦公室裡面的小小職員。只要把地方政府打殘、打怕了,地方就會把他們公家網軍的注意力轉移到境內維穩上,避免再招惹你台灣。

AI驅動行銷新境界!微軟聚焦Copilot探究人工智慧創變行銷新動能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行銷人應該把最關鍵的時間,投注在真正有價值的工作,但是在過去,多數行銷工作者卻總感覺時間不夠用!進入AI時代,人工智慧大幅改變行銷模式,想知道如何利用生成式AI提升行銷決策與執行效率?微軟與INSIDE POSSIBLE合辦AI社群聚會「智勝未來 行銷再進化:AI助攻企業開啟客戶新旅程」,第一手解密行銷結合AI的使用情境,讓所有行銷人智慧工作、智勝未來!
身為行銷決策者或在第一線作戰人員,是否感覺永遠被時間追著跑?總希望有三頭六臂,同時要發揮創意靈感,又要兼顧數據洞察的雙軌能力,提升自家品牌的各種行銷成效;甚至行銷部門被賦予扮演業績助攻手,創建嶄新的顧客旅程、提供個人化行銷溝通,進而幫助品牌招攬新客、喚回舊客,挖掘更多潛在商機。
然而,要達到上述情境價值,行銷部門卻總覺得使不上力!原因為何?仔細觀察現在行銷成員的工作模式,可以發現行銷成員當前遭遇到幾類困境:
- 數據分析---進入MarTech時代,行銷需要花費更多時間和精力彙整數據分析,並且還要進一步洞察數據來優化決策
- 創意內容製作---需要不斷產製吸引消費者的內容,而且要同時兼顧創意與成效
- 多通路行銷---通路碎片化,行銷人需整合及管理多個渠道的行銷活動以觸及更多潛在顧客
- 廣告成效優化---伴隨數位廣告成本逐年增長,以及行銷資源越來越少,必須以有限預算轉換最高投資報酬率
- 因應變化的韌性--市場及消費者需求變化速度越來越快,擬定準確的行銷決策更具挑戰
上述難題,我們為什麼可以清楚得知?這些內容,其實我們也是運用生成式AI,透過精準提問來得知相關解答。另外,為了佐證資料正確性,從這些回覆的參考資料來源,我們也從調研報告,確實找到幾項真實的數據。
像是HubSpot最新發布的《行銷狀態報告》(The State of Marketing 2023),裡面就提到,平均行銷人員每天花多6小時在手動工作,相信如果能善用數位工具,甚至是AI解決方案的行銷人員,他們的策略效率一定能贏過那些仍然沒有使用的群體。
翻轉行銷日常!微軟示範Copilot如何成為行銷人的絕佳助手
上述討論在在可以發現,現在行銷人員面臨的難題是相當多面,並且隨著技術的發展,這些難題也將會更為複雜。AI,正是能輔助行銷人克服難題、提高工作效率,以及增長行銷成效的解方之一。
根據Gartner的報告預測到2025年,所有組織當中,大約會有75%的行銷職能將會結合人工智慧,過往生產型的工作,將會轉行變成更具策略性的活動。意味將有越來越多的企業,會在這一兩年積極把人工智慧導入到內部組織的行銷流程,從策略擬定到落地執行,以更敏捷且以數據為基礎的方式,來應對未來的商業挑戰。
另一方面,進入注意力破碎加上媒體分眾化時代,根據統計現代人每日平均接觸達4,000則廣告訊息,平均注意力時間剩下8秒。對行銷人而言,根據消費者輪廓進行明確地分眾,並且因應不同分群,設計出最適合的溝通內容以達到精準行銷,這些都能開始藉由AI提供輔助。
像是Dynamics 365 Customer Insights根據顧客過往的搜尋、互動、交易等行為數據,透過AI及機器學習的運算,找出產品喜好、平均購買量、以及顧客終身價值等具有價值的見解;搭配具有相似購買模式的其它顧客經驗這類洞察資料,藉此建立起個人化的顧客旅程,在對的時間、對的通路提供預測性的產品推薦。AI能幫助品牌在不同檔期實踐精準行銷,也讓行銷人可透過分析儀表板追蹤成效,有助於行銷策略的優化。
對此,微軟攜手INSIDE將在12月15日,於台北艾麗共同舉辦INSIDE POSSIBLE AI社群聚會,以「智勝未來 行銷再進化:AI 助攻企業開啟客戶新旅程」為主題,從數據洞察、媒體廣告創意、決策效率、乃至於AI衍生的著作權等多維度議題切入,提供行銷領域工作者,一場充滿實戰應用的知識饗宴。
本次活動議程,邀請KPMG安侯企業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數位創新服務的林大中,帶來第一手最新2024行銷趨勢;關鍵評論網媒體集團整合長李致緯、安然科技執行長嚴中健,將分別從媒體廣告提案成功變現,以及行銷打造全新顧客旅程扮演業績助攻手等主題,剖析如何運用AI工具結合預測受眾輪廓、尋找潛在顧客的具體方式。
另一方面,微軟代表的相關講者,會從不同構面演繹AI的使用情境。台灣微軟首席營運長陳慧蓉希望翻轉行銷長的思維,講解如何從不同角度理解AI、結合AI;台灣微軟技術專家林毓忻將說明Copilot的重點功能,重塑行銷人的過往工作模式;台灣微軟法務副總經理廖怡苓則從法律議題著手,探究創意工作使用AI生成內容需注意的規範。
不論您是企業C-level決策層或第一線作戰人員,只要渴望掌握最新MarTech行銷應用趨勢、以及希望知道怎麼運用AI,讓工作達到事半功倍,這場「智勝未來 行銷再進化:AI 助攻企業開啟客戶新旅程」將是揮別2023、放眼2024的交會時機,最重要的一場行銷盛會。


活動資訊
名稱:智勝未來 行銷再進化:AI 助攻企業開啟客戶新旅程
時間:2023/12/15(五)13:30-16:00
地點:台北艾麗酒店5樓 楓柏廳(110台北市信義區松高路18號)
活動名額數量有限,點此立刻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