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殖取代捕撈就是「永續漁業」?廈門鮑魚養殖場的思辨之旅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當那比你手指還細小的魚類屍體擺在你眼前,當聽見科學家說起海洋生物多樣性遞減的速度,你不禁慎重的疑惑起自己在每次選擇吃什麼的背後,究竟是做了什麼。
關於和平號大海學校:1983年,一群日本大學生不滿政府對二戰侵略責任迴避的態度,自行組織了一艘名「和平號」的船,前往曾被捲入戰爭的亞洲國家,深度了解當地的戰爭經歷。
「和平號」後來發展為國際非營利組織,每年執行推動世界和平的教育計劃,激發青年人思索和平、人權、貧富、永續發展等全球性議題。計畫執行30多年來,今年已進入第99次環球航行。每到一個港口,他們會下港訪查,用自己的雙腳雙眼探訪歷史,深掘每個城市的獨特。2018年,他們走訪了四國五城,日本廣島、中國廈門、新加坡、柬埔寨暹粒以及金邊。
文:程敏淑
打掃時,看到不斷從牆壁爬出來的螞蟻,心裡稍有不適,便忍不住拿抹布擦過,那些會游移的小黑點即刻成為屍體,你不禁感到絲毫愧疚,因蟻類絕非罪大惡極,自己對牠們也無深仇大恨。如此未經深思便一手抹滅,只因為那是如此容易。談不上有惡的動機,行為卻是惡的展現。對於一次性使用的餐具和塑膠也是。即使買了環保筷和水壺,有時沒帶,但不去忍住想吃喝的口慾時便清楚知道自己已淪為便利的奴徒,抱持著小惡無傷大雅之僥倖心理,一杯手搖飲料垃圾就包含了塑膠吸管、封口與紙杯。
總覺得還能做得更多,在生活方式這一塊。
當眷戀著美食時,從前是不知道、現在是選擇性地對不人道的殺生手段或對環境的負擔視而不見。許多被籠養動物,出生目的即為被食用,或許生存在惡劣環境,靠藥物維持健康、靠激素加快生長速度。當人類世界以前所未有之進步,極盡地延長人類生命與減緩痛楚,我們很少去想為了自身的存活,人類如何操弄其他物種的生命。科幻小說《墟行者》中,描述科學家利用基因技術製出了超高CP值的九身無頭雞,挪去被食用生物之腦,減輕我們對毀滅生命的罪惡感,其實是種控訴,超市裡頭被分裝在塑膠盤與保鮮膜裡的雞腿,誰在乎過牠們的頭呢?
於是,當知道廈門要談論的是海洋議題時,十分期待。明白自己也是現代社會弔詭的一部分,吃東西卻不知食材出處。生長在小島上,對海洋的認識卻寥寥無幾。為什麼明明在生活,卻與生活如此脫節?
廈門大學的團隊每兩週要去碼頭向近海漁船收樣本,擁劍梭子蟹(Red Swimming Crab)是主要研究標的物。這項研究計畫獲得美國政府資金挹注,因美國想了解從中國進口這食用物種,會否帶給環境過多負擔。每隔週一次的隨機取樣,實驗室研究人員必須清點撈捕的漁獲中,有多少是規劃中的魚種,又有多少浪費。
台上講解的教授義憤填膺的說起這類螃蟹棲息在海底,而為捕捉螃蟹的海底拖網技術,其實大大破壞生態系統,想像拖網經過之處,眾生物皆被一掃而空,海底重回一片沙漠的沈寂。更令人心驚的是,網中漁獲高達40%都是不適於供人類直接食用的「廢物」,雖說那些體型過小、經濟價值較低的魚不是直接被丟棄,會被做成飼料等物再利用,但當那比你手指還細小的魚類屍體擺在你眼前,當聽見科學家說起海洋生物多樣性遞減的速度,你不禁慎重的疑惑起自己在每次選擇吃什麼的背後,究竟是做了什麼。
實驗室裡的量測頗無聊,研究員須先辨認不同物種,將其分類後再以土法煉鋼的基礎資訊獲得法,一人量身寬體長確定大小、一人秤重並記錄。看來毫不起眼的工作,他們要持續大半年,將每次取樣成果累積成可觀測生態影響的大數據,期待數值的走向能言明這種無差別性的捕撈方式,如何衝擊海底生態。事實上,中國政府已意識到過度捕撈所造成的漁獲量下降,也因此開始設立禁捕期,主張留給海洋生物更多時間孕育新生命,期讓生態系統恢復完整與健康的循環。但咎其背後的思考脈絡,明白所為的並非海洋本身,而是消費至上主義。為免我們再無魚肉海鮮可吃,勢必得先留給牠們一條生路,等存活量夠多後,便能重新展開掠奪。
當然,這政策上的控制無法減緩人民因生活水準提高而與日俱增的需求,於是養殖漁業成了另一種解套方式。從廈門驅車,一路來到東山縣山南一水鮑魚養殖場,穿著T恤短褲的年輕經理在沿海的小漁村裡迎接我們。而參訪前,必須先填飽眾人的肚子。
阿紅餐館裡,兩個大圓桌,桌上擺好一組組以塑膠密封的「已消毒碗筷」,門口擺著許多活跳海鮮,在玻璃水箱或小型臉盆裡,這不是什麼陌生的場景,你羞愧的是自己連一種魚的名稱都說不出來。只有學員Sharon還算博學,她說在高雄小時候常和家人上傳統市場買菜,看多就懂了。
「沙蟲」、「土鮑魚」是當地特色菜,魷魚、炸蝦也跟著上桌,足見經理的熱情。當你吃得津津有味時,只見同桌的印度女孩,一面小心翼翼、一面充滿冒險精神地嘗試那些她從未見過的海鮮,夾起魷魚放進嘴裡卻咬不斷,稍不留神便掉到地上。你飽嚐口腹之慾,卻不見她有同樣的享受,她說自己只喜歡番茄炒蛋,雖願意嘗試新味道與口感,卻無法忽略來自體內自然的排拒。於你是食材本味的魅力,對她來說卻是難以忍受的肉腥味,你這才驚覺文化與習慣如何建構我們對美食的定義與接納度。私底下你羨慕印度女孩。因她無需刻意努力,就能吃得簡單而環保,反觀自己,若想更擁護環境保護與動物權,則需要刻意壓抑被慣養出來的胃口。
養殖場裡,經理詳細介紹適合鮑魚的生存環境與其生長週期,其中最讓你意外的是「南鮑北送」機制,因鮑魚的生長速度與存活機率取決於溫度,太熱會死亡,太冷長得慢。早年鮑魚多生長在山東沿海一帶,廈門是近年擴充養殖的區域,但夏季高溫,鮑魚易亡,於是養殖場夏天將鮑魚空運至山東避暑,等秋季時再運回來。
鮑魚屬高單價海鮮,養殖場的作法當然服膺於市場機制,平衡過支出與收益。這或許是聰明的變通,你卻看見人類與自然的對抗到了一種結構化的地步。這是進步的象徵,但同現象的反面,顯露的卻是人類不斷過於膨脹的自我。
雖然世界總體的漁獲量,來自養殖的已超過捕撈,不得不深入探究的是,如此便能說養殖業是「永續發展」的解決方式嗎?廈大的研究員Emily解釋雖然政府的白皮書如此定義,但對她來說那仍流於口號,因為沒有為「永續」建立起標準,更何況「發展」只被限縮在提高收入的經濟效益而已。她進一步解釋,科學家仍須繼續監管養殖可能造成的海洋污染。養殖魚類的排泄物是否經過處理後才回流到大海?業者是否為了產量而過度養殖,將大批魚類海鮮擁擠的圍在池塘裡,靠投抗生素避免生病?
Tags:
新創Onramp Lab再下一城!看新產品ContactLoop聊天機器人,如何助金融業客戶業績提升2倍?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談起Onramp Lab這個新創團隊或許有些陌生,但自2015年成立以來,憑藉著技術本位的實力與內部夥伴並肩合作,成功擄獲了金融、媒體、娛樂甚至是食品等不同產業,令人更好奇 Onramp Lab 究竟有何看家本領,又將拿出什麼秘密武器來滿足市場與客戶的需求?
談起Onramp Lab這個新創團隊或許有些陌生,但自2015年成立以來,憑藉著技術本位的實力與內部夥伴並肩合作,成功擄獲了金融、媒體、娛樂甚至是食品等不同產業,令人更好奇 Onramp Lab究竟有何看家本領,又將拿出什麼秘密武器來滿足市場與客戶的需求?
攤開Onramp Lab目前的解決方案版圖,Onramp Lab執行長吳鎮雄分析,目前團隊除了有以提供金融諮詢的搜尋引擎優化FinanceJar外,還有能提供從買廣告、刊登廣告等媒體採購一條龍服務的ThreeSigmaMedia,「但我們在協助企業過程中發現聯繫消費者的最後一哩路出現了斷層,」無論企業投入多少的廣告資源,若無法在黃金時間與消費者接上線,就容易錯過了可能創造產值的機會,甚至在錯誤的時間聯繫、也會影響品牌好感度。
吳鎮雄表示根據Onramp Lab內部的統計,當企業投放廣告找到消費者後,即時(realtime)聯繫與20分鐘後以及隔天聯繫所能創造的成交結果,將相差4倍到10倍之多,且消費者對與品牌的關注度與專注力也隨著時間雪崩式遞減,這讓Onramp Lab團隊試圖去思考,如何能近一步協助手中的企業客戶有效解決此一問題,因此催生出了Onramp Lab第三個解決方案:ContactLoop AI聊天機器人。
導入ContactLoop,為企業創造營收又省時省力

試想當你去參加一場聯誼獲得到心儀對象的聯繫方式時,你會怎麼做?「聯誼結束到約出來碰面,肯定會醞釀一段時間啊!」吳鎮雄笑著說。
同理,當企業透過廣告投放獲得一份潛在客戶名單,他們究竟是真的對產品有興趣,還是不小心誤按?過去企業只能照著這份名單逐一聯繫,拒絕、碰壁甚至是未果都是常態,但對於企業而言大量的人力與時間投入都是成本。如今,企業能透過Onramp Lab團隊打造的聊天機器人ContactLoop,透過AI與潛在客戶初步互動,再篩選出更精準的清單進行溝通,讓完成最後一哩交易的路變得更有效率。
吳鎮雄表示,這項服務在美國上線半年多來,就成功為金融產業企業客戶節省至少3成的客服人力,同時靠著更精準的消費者名單,衝出2倍業績成長的表現。「團隊花了大量時間了解客戶的使用場景,」如何與消費者打招呼、應該要準備哪些回應內容、避免開放式的問題不易聚焦等,當消費者被廣告吸引的那一刻起,ContactLoop就能即時的與他們聯繫,透過如同真人般一問一答的簡訊對話流程,篩選出真正含金量高的潛在消費者,協助企業最後能「一竿進洞」。
或許有所不知,由吳鎮雄領軍的Onramp Lab團隊,旗下產品皆是由在台灣的開發團隊一同協助打造,且團隊的平均年齡僅30歲,同時具備著強大的行銷DNA與產業知識背景,甚至對於銷售場景也多有著墨,相較於強調「技術」的聊天機器人,ContactLoop的產品設計上能更佳直覺與人性化,來自台灣的產品也更能解決各個市場的企業痛點。
Onramp Lab產品技術總監竇友志表示,ContactLoop不僅提供一站式服務,探索客戶需求,更隨時調整聊天機器人的參數與訓練其語言辨識模型,確保企業在使過程中能準確掌握消費者需求,更能針對問題進行AB測試、找出最佳的起手式或應答。針對美國市場區域碼眾多的特殊性,ContactLoop也能在後台依據消費者的所在地進行分類,避免用非其所在的區域碼電話聯繫,「就好像你在台北接到陌生區碼的電話也可能拒接是一樣的概念,」竇友志説。

摩拳擦掌台灣市場,瞄準保險、電商產業
如今,ContactLoop這項全新服務在美國已成功打下第一仗,「很期待接下來能帶進台灣市場,」吳鎮雄説。從他的觀察發現,諸如保險、電商、醫美這類型在台灣市場蓬勃發展,卻仍需要耗費大量人力與廣告成本進行陌生開發消費者的模式,或是高電價且資訊量大的電商零售,都是ContactLoop AI聊天機器人可以協助轉型的產業。

吳鎮雄認為Onramp Lab團隊能給予企業客戶的不只是ContactLoop而已,從協助企業找出精準消費者名單開始,整合ThreeSigmaMedia、FinanceJar等不同解決方案,以一站式的角色給予企業更完整的服務,他相信Onramp Lab能與企業客戶一同創造更好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