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平凡到成就偉大的48個怪咖:紐約街頭的盲人「月犬」,搖滾樂由他所生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當許多作曲家死命的想在自己的音樂中,擺脫節奏和旋律時,月犬深知如何以強烈的節奏感震撼聽眾。他在熙熙攘攘的紐約成為運轉核心,佇立在第6大道的轉角數十個年頭。
文:大衛.布萊威(David Bramwell)、喬.基林(Jo Keeling)
紐約街頭的盲人,搖滾樂由他所生
四○年代末期,在紐約市中城的第6大道和第54街轉角,出現一位身材高大的蓄鬍盲人,打扮成北歐神明的樣子。他自稱月犬(Moondog,也獲得「第6大道維京人」的綽號)。在當時,男人留及領長髮都會被視為驚世駭俗,他的模樣立即引起眾人注目。他在那裡待了超過25年,像帝國大廈一樣成為眾人熟悉的紐約地標。當時許多旅遊指南,甚至將「月犬」列為當地景點。
這一位維京人得意洋洋的披著斗篷和尖角皮帽,揮舞著6尺(約182公分)長矛,每天站崗8小時,幾乎全年無休。這條大街就是他的舞臺。在這裡,大家看他打鼓、出售詩集及樂譜,或分享人生觀。有時他就直挺挺站著,不發一語、威嚴自生。他只有在拿起掛在頸間的空心麋鹿角、喝上一口酒時,才會中斷他雕像般的站姿。有人問他來自哪裡,月犬回答:薩斯納克(Sasnak,堪薩斯〔Kansas〕倒過來唸的發音)。
多數圍觀的人認為,這位維京人是無家可歸的怪胎。鮮少有人相信他是一個舉世聞名的嚴肅音樂家,曾與前衛作曲家菲利普.格拉斯(Philip Glass)和史帝夫.萊許(Steve Reich)合作,指揮家雷納德.伯恩斯坦(Leonard Bernstein)也很欣賞他,並把他的歌曲交由茱莉.安德魯絲(Julie Andrews)錄唱。
月犬本名路易斯.托馬斯.哈丁(Louis Thomas Hardin),1916年出生於堪薩斯州一個熱愛藝術和文化的宗教家庭。在他參加美洲原住民的日舞儀式(sun dance rituals)之後,哈丁開始熱愛音樂。這種音樂的節奏和多旋律,日後對他的創作留下深遠影響。
在耕作時意外失明後,哈丁發現音樂越來越能慰藉他。在愛荷華州立啟明學校時,他立志成為偉大的作曲家。身無分文卻雄心萬丈的哈丁搬到了紐約。他認為傑出音樂家最喜歡在卡內基音樂廳附近出沒,所以守在入口處附近。雖然他的音樂引起眾人的注意及興趣,但他離經叛道的長髮及鬍鬚,常讓人把他比做耶穌,哈丁對此很生氣。他信奉北歐神話,拒絕接受基督教,他覺得就算要被誤認,也寧願被認為是維京人。因此,他戴上角帽和斗篷,將名字改為童年時寵物的名字——月犬。

月犬的音樂才華並沒有被路人忽視。小型獨立唱片公司SMC在四○年代及五○年代末期,為他發行了一些單曲和迷你專輯。好幾位作曲家和指揮家,經常邀他到卡內基音樂廳,觀摩紐約愛樂交響樂團排練,雷納德.伯恩斯坦就是其中一位。有幾位甚至願意幫他的事業一把,但他們總會加註一項警告:脫去那一身維京服。月犬寧可把他的古怪行徑發揚光大,所以拒絕了這項建議。
他開始打造並演奏自己的樂器。當時可以看到他屈著身軀,彈奏古怪的齊特琴、三角琴和鼓,他把這些樂器叫做優尼琴(uni)、清巴琴(trimba)、突吉琴(tuji)和烏琴(oo)。
搖滾樂的誕生
在五○年代初期發生了一件怪事。克里夫蘭的著名大牌DJ艾倫.弗里德(Alan Freed)對於月犬的第二張單曲《月犬交響曲》(Moondog Symphony)愛不釋手。弗里德更把他的節目更名為《月犬屋》(Moondog House),自稱「月犬王」(King of the Moondoggers),甚至在克利夫蘭體育館舉辦名為「月犬加冕舞會」(Moondog Coronation Ball)的活動。
1954年,在樂迷和音樂家班尼.古德曼(Benny Goodman)的幫助下,月犬對弗里德發出禁制令,獲得6,000美元(按:約新臺幣18萬元)賠償金。弗里德不得使用月犬這個名字,於是將電臺節目更名為《搖滾樂秀》(The Rock 'n' Roll Show),造出定義了二十世紀音樂風的字眼。問題是,如果月犬官司打輸了,瓊恩.傑特(Joan Jett)是不是就得改唱:「我喜歡月犬樂,不如再投十分錢到點唱機裡吧,寶貝?」(按:原歌詞為:「I love rock and roll. So put another dime in the jukebox, baby.」)
在整個五○年代,月犬唱片銷售量和知名度都水漲船高。他與蘭尼.布魯斯(Lenny Bruce) 攜手演出,與馬龍.白蘭度(Marlon Brando)和查理.帕克(Charlie Parker)結為好友,他的歌曲由珍妮絲.賈普林(Janis Joplin)和茱莉.安德魯斯錄唱。有一年的時間,他受邀與作曲家菲利普.格拉斯同住,他大部分時間都和格拉斯和史帝夫.萊許混在一起。他們把他列為極簡主義運動的主要推手。到了1969年,他的第一張全管弦樂專輯《月犬》由哥倫比亞唱片發行,兩年後發行了《月犬二》。
儘管月犬厭惡傳統,但他的音樂與許多同期音樂家的拱型結構(按:以三個或五個樂章形成套曲形式)無調性極簡主義,毫無共同之處——他也並未遵循四四拍的搖滾樂節奏。相反的,月犬為自己的音樂賦予他命名的「蛇拍」(Snake Time),偏好七四拍或五四拍的輕快節奏(想想《不可能的任務》〔Mission Impossible〕主題曲)。
在他的唱片中,你還會發現口語、城市聲、爵士樂、合唱聲,偶爾也會聽到狗在嚎叫。其中一首曲子還錄進了遠洋客輪和笛子的二重奏。當許多作曲家死命的想在自己的音樂中,擺脫節奏和旋律時,月犬深知如何以強烈的節奏感震撼聽眾。他在熙熙攘攘的紐約成為運轉核心,佇立在第6大道的轉角數十個年頭。
從小品到從未現場演出的巨作
如果他沒有受邀到歐洲演出,搞不好還會在紐約街頭再站上個25年。1974年12月下旬某一天,他在德國搭便車(沒錯,依舊打扮成維京人),被一名24歲的德國考古系學生伊隆娜.桑默(Iloner Sommer)請回家。她一見到他,就立即喜歡上他,並說服家人讓月犬在家中過聖誕假期。
最後,住幾天變成住了25年。桑默休學,成為月犬的經紀人、出版商和得力助手,甚至說服他把角帽換成豆豆帽。月犬大半生都住在德國,自由寫曲和發表音樂,實現了畢生的夢想。
因為他不需要掙取生活費,因此作品變得更加大器。《樹之調》(Tree Tone)這首曲子有1,000個小節,需要至少8位指揮家,因此從未演出過。另一首曲子《宇宙》(Cosmos),需要一千多位音樂家及歌手,目前尚未現場演出過。
1971年,在他突然搬到德國前不久,月犬將他在第6大道的街頭表演地點,移到了麥迪遜大道。為什麼要這麼做?他的唱片公司哥倫比亞唱片的總部,就在對面。如果唱片公司主管每天都在外面奔波,那麼就很難忽略或忘記簽下這麼一位維京盲人。這個舉動說明了月犬奇特嚴謹的生活態度,真讓人不得不脫下雙角頭盔,向他表達敬意。(月犬的作品可在YouTube上聆聽。)(內容提供者:DB。)

相關書摘 ►從平凡到成就偉大的48個怪咖:與佛洛伊德相反,他認為性高潮是世界和平的能量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走一條與世界不合拍的道路:從平凡到成就偉大的48個怪咖,示範如何堅持,直到世人承認你是對的!》,大是文化出版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
作者:大衛.布萊威(David Bramwell)、喬.基林(Jo Keeling)
譯者:易敬能
從平凡到成就偉大,不必天縱英明、背景傲人,你需要的是……
當信仰、未來無可依靠時,讀讀他們的故事。
- 美式資本主義、美國夢、利己主義風行全世界,啟蒙者卻是一個蘇聯女人。
- 美國有皇帝,而且還憑著「政績」廣受世人愛戴。是什麼政績?
- 他引領全世界的人認識藏傳佛教,其實根本沒去過西藏,他的書全是想像的小說。
- 他看不見、沒學歷,但沒有他,世界上不會有「搖滾樂」。
本書作者大衛.布萊威是英國播客《奇人異事館》(Odditorium)的主持人,
這個節目報導一些看似惡搞的行為、冒險家、特殊主張者等邊緣人物,
有紀錄片、有直播表演、有行為藝術,
榮登iTunes藝術和文化類前十名及《衛報》的「不可錯過的前50大播客節目」。
作者將節目中介紹過的48位「怪咖」故事分享,
他們本是家庭主婦、單親媽媽、地下電臺主持人、水管工,
有些人在挑戰現狀的過程中被排擠、訕笑,甚至遭到迫害、社會排斥與監禁。
但他們憑著執著、好奇、勇氣和進取心的驅使,
終向世界證明(世界不得不承認):我是對的。以小人物之姿,改寫了人類歷史。
- 混亂,也具有讓世界順利運轉力量
假通靈少女,促成婦女參政權!
兩位小女孩瑪姬和凱特惡作劇搞鬼,宣稱自己可以通靈,成為全國知名靈媒。
最後雖被拆穿,卻讓眾多女性得以開始表達心聲,推動了20世紀婦女參政權。
史上最爛專輯歌手掀起選舉革命!
地下電臺主持人大衛.薩奇的專輯被民調評為「史上最爛專輯」,他以表演推動了十八歲可合法投票,後來他創立的政黨得票甚至曾經超過英國社會民主黨。
兩個男生偷偷把圖書館經典著作、古書的封面,全換成自己的圖文創作。
這些惡搞作品現在成了藝術珍品,列入該大學圖書館展示館藏。
- 不在乎被孤單,時間會證明我是對的!
園藝家成了原子研究先驅:輻射食物!因為她想終結世界飢荒。
繆芮爾未受過正式的科學訓練,卻自學基礎核子物理,企圖種出輻射突變作物。
她證明了人們可依照興趣建立並執行科學實驗,而非死守知名實驗室流程。
現代氣象預報的奠基者、改變精神病治療方式的裝瘋記者、開啟同志平權的第一人、
把怪異說話嗜好變成表演專長……這些人如何樂在獨處,直到世界承認他是對的?
- 嘲笑、憎恨、冷漠,先知常常受到大家這樣對待。
一個單親媽媽,為何成了全美最痛恨的女人?
單親媽媽麥達琳向法院上訴,學校要學生晨禱、讀經,是漠視人民無信仰的權利。
此舉受到許多教友痛恨,她依舊質疑權威,對抗集體迷思。終於使政府讓步。
人類為什麼沒了毛?達爾文沒答案,她有!
伊萊恩.摩根提出水猿理論,認為人類依水而居很長一段時間,因而軀體光滑無毛。
她的著作最後被翻譯成25種語言。89歲的她更在TED大會發表演講。
- 心靈探索:「自由的思考」與「孤獨」往往伴隨發生。
成功有公式,神話一再重複告訴我們。
約瑟夫.坎伯在家宅4年、研究各大宗教巨著、神話,群覽所有吸引他的讀物。
他每天花9小時看書,發現了暢銷故事公式「英雄之旅」:
《星際大戰》、《駭客任務》……就這樣誕生。
探索夢的預知能力、鼓吹性高潮帶來世界和平、偷屍體做醫學研究、冒死推廣火葬、改變全世界郵政發展的會計員、沒得過影帝卻啟發千萬人的配角演員、人類到現在還沒跟上他環保理念的建築師……對這些怪咖而言,比命更重要的,是使命。
所以,他們會堅持到大家非注意他不可。你呢?

責任編輯:翁世航
核稿編輯:潘柏翰
Tags:
【一圖看懂】HCG免治馬桶:全新電解除菌水潔淨科技,全方位抗菌守護屁屁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居家清潔馬桶,總是讓你覺得繁瑣又疲累嗎?每天如廁的馬桶,清潔及抗菌能力可是比任何其它家具、家電更重要。選擇有效抗菌加上舒適的體驗節能的設計,就能讓你在家放鬆解放的時候,心情也一起上天堂啦!
根據BBC報導,在2010年時,英國舉辦了一次讓民眾選出史上最偉大發明的投票,其中抽水馬桶排行第九名,比引擎還高一名。
作為史上最偉大發明第九名的抽水馬桶,前身可以追溯到西元前的羅馬時代,從只是一個有排水系統的溝槽,到現代化的獨立抽水馬桶,我們觀察到除了科技的進步,以及人們對如廁時舒適度的要求之外,近年來更進化到必須具備可以主動去除病菌、維持整體潔淨的種種設計,畢竟馬桶與生活密切相關,又是與身體親密接觸的家電,要怎麼讓人用得乾淨、舒服又健康,就是身為馬桶的使命。

電解除菌水,加碼抗菌超乾淨
每天都要和屁屁親密接觸的馬桶,清潔之餘還能主動抗菌、杜絕二次污染很重要。HCG免治馬桶的抗菌潔淨科技,與工研院產研合作全球首創電化學除氯技術可以將自來水電解之後,把氯轉化成無害氯離子形成的電解水,在清除污垢的同時,也達到除菌的作用,整個過程都無需使用任何化學藥劑或清潔劑;更棒的是,電解除菌水在一段時間之後,就會自動還原成自來水。乾淨、抗菌、安心、安全,討厭的壞菌不見了,也不會對我們生活的環境帶來更多負擔。
全然的舒適體驗,屁屁最知道
每一次使用馬桶,你都花上多少時間呢?無論時間長短,HCG希望為每一次的如廁體驗,帶來純粹的放鬆和舒適。HCG使用全球唯一可促進微循環之生物能陶瓷材料製成座墊,能放射4-14微米遠紅外線光波,促進人體血液循環,預防久坐之後腿部痠麻。還有聰明的負離子循環除臭,一入座便感應啟動,不用擔心臭味擾人或自擾。
恆溫節能不浪費,對地球好對錢包更好
寒流來襲時,突然接觸到冰冷的馬桶座墊而被嚇一跳的感覺,是許多人的共同經驗。HCG免治貼心暖座功能,一坐下就好溫暖,搭載瞬熱式溫感水洗利用陶瓷瞬間加熱技術有效節能30%,不會因持續加熱浪費能源,也不會為了節能而忽冷忽熱,使用流動活水更為乾淨衛生。讓你在使用馬桶的時候,不管是肌膚接觸到的地方,或者是心裡的感受,都是恰到好處的最佳溫度。
前一陣子,公共廁所要升級成免治馬桶的議題,讓大家紛紛討論起馬桶該有哪些先進設計,才能讓人用起來舒適又安心。其中最多人在乎的,莫過於馬桶的清潔問題,HCG免治馬桶採用抗菌樹脂材質便座,免除衛生隱憂,如座更安心舒適,第二道清潔防護,利用電解除箘水,自主清潔、抗菌,整體材質都通過SGS檢驗測試,有效抗菌程度高達99%,再加上唯一落實全機台灣在地生產製造,不混充國外代工的高保障品質,全方位提升衛生標準、滿足使用者需求的HCG免治馬桶,就是新世代家庭中,守護屁屁的最佳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