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手憂東奧正名公投影響「參賽權」,中華奧會怎樣會被「停權」?

選手憂東奧正名公投影響「參賽權」,中華奧會怎樣會被「停權」?
Photo Credit:中央社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中華奧會要被取消資格或停權,只有兩種可能,一是「擅自改名」,二是「政治力介入中華奧會的運作」,但這次的公投是要「申請同意」,並不會有這兩種情況發生。

對於即將在24日舉行「東京奧運台灣正名」公投案,今(21)日下午,包括包括兩屆奧運舉重金牌得主許淑淨、田徑選手楊俊瀚、標槍選手鄭兆村、羽球選手周天成等人都出席記者會公開呼籲投下反對票,擔心正名公投會影響選手的參賽權。

由紀政領銜的公投第13案「你是否同意,以「台灣」(Taiwan)為全名申請參加所有國際運動賽事及2020年東京奧運?」近來在體育圈引起廣泛討論,中華奧會日前公開反對正名公投,《中央廣播電台》報導,除呼籲外界不要「情緒性投票」影響選手參賽權益外,主席林鴻道更到國家運動訓練中心勸說選手連署反東奧台灣正名公投。

國際奧會(IOC)日前則來函表示,不會干預正在進行中的東京奧運正名公投程序,但禁止外力干預體育,若違反相關規定,國際奧會將採保護性措施(停、除權)

運動員各有說法,「參賽權」成爭議重點

這次主要的爭議在於許多選手憂心,若中華奧會被取消資格或停權,未來台灣的選手要出賽時就會受到影響,不過球評石明謹則在臉書上分析,中華奧會要被取消資格或停權,只有兩種可能,一是「擅自改名」,二是「政治力介入中華奧會的運作」,但這次的全民公投是要「申請同意」更名,並不會有這2種情況發生。

排球選手黃培閎日前也曾在臉書強調,國際奧會在奧運憲章的精神下沒有任何正當理由,可以因為申請正名而取消任何國家、甚至地區運動員的參賽權利。「連難民都可組隊參加奧運,何況是有主權、有領土、有2300萬人口的台灣?」

台北世大運網球金牌選手莊吉生也錄製影片,以全程台語表達「台灣就是台灣,台灣不是中華台北」,支持東京奧運正名公投

不過許多國內選手則有不同意見,《中國時報》報導,包括兩屆奧運舉重金牌得主許淑淨,4屆奧運、6屆亞運射擊國手林怡君,田徑好手楊俊瀚、鄭兆村與羽球選手周天成,今天下午都出席在體育大樓舉行的「反對東奧正名公投案」記者會,高喊:「我要參賽舞台,正名公投我反對!」

《ETtoday》報導,射擊林怡君表示,「運動員腦袋很清楚,我們分的清楚國旗、會旗、國歌、會歌,但現今運動員要參賽奧運的唯一保護傘就是洛桑協議。」郭婞淳的教練林敬能則表示:「我也很想用台灣名義比賽,但目前因為洛桑協議我們只能用中華台北的名義出賽,為保障選手參賽權益,投下反對票。」

另外網球選手謝淑薇的弟弟謝政鵬也在臉書上說,雖然現在國際奧會並未提到停權,但如果公投真的通過了「以後誰能保證」,謝政鵬還說,台灣在國際上並不被認為是一個國家,也沒有加入聯合國,萬一被除名亞奧運等國際性賽事是肯定無法參加,並不是所有國際性賽事都會有難民隊,參賽權益肯定大大受到影響,呼籲大家投下反對票。

《民報》報導,今(21)日中選會舉辦的意見發表會上,正方代表陳永興醫師指出,洛桑協議內容從來沒有說不可以用台灣,洛桑協議也沒說不能改名,全世界在國際奧會改過名稱的有十幾個國家,蘇聯變成俄羅斯、南斯拉夫變成三個國家、荷蘭變成尼德蘭,在國際奧會改名是很正常的事情,台灣只要尋合理合法正常的管道,由國際奧會提出申請,他認為這並沒有什麼不可以。反方則未有人出席。

行政院:將遵守奧會規定

針對此事,《聯合報》揭露,蔡英文政府已透過管道向國際奧會表明,就算東奧公投通過,也不會改變目前台灣以「中華台北」名義,出席各種國際賽事的現狀。

《中央社》報導,行政院發言人Kolas Yotaka則表示,政府從未企圖主導發動該公投案,更從未企圖以打壓選手的手段要求選手「沉默」。公投後,中華奧會才是決定如何處置公投結果的主體,政府歷來已多次表達,尊重台灣民意的自由展現,也會尊重國際奧會的規定。

Kolas Yotak也說,中華奧會或國際奧會皆為民間獨立單位,政府無法、也從未干預奧會相關組織的運作。因此不論公投結果為何,行政院僅能依法將中選會的公投結果公告轉知給機關、再轉給中華奧會,行政院僅能尊重中華奧會的處置與國際奧會的相關規定,無法干預,因此也無所謂壓力,政府的立場就是要保護選手在國際賽事的參賽權。

新聞來源:

核稿編輯:楊士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