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馬爾代夫政策轉彎,稱與中國簽FTA是「一大錯誤」揚言退出

馬爾代夫政策轉彎,稱與中國簽FTA是「一大錯誤」揚言退出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馬爾地夫新政府的舉動,直接衝擊中國的一帶一路。中國在印度洋群島眾多小國之一的馬爾地夫,投資了數十億美元建設高速公路和港口,如今納希德揚言退出FTP的發言被視為抵制北京的最新跡象。

馬爾代夫新總統薩利赫(Ibrahim Mohamed Solih)9月勝選後,一反前總統亞明(Abdulla Yameen)的「親中」策略,改採親印度與西方的路線,決定重返大英國協,同時也傳出馬爾代夫有意廢除與中國簽署的自由貿易協定(FTA),並聲稱這是「錯誤」,這被視為抵制中共的最新跡象。

《中央社》報導,薩利赫17日宣誓就職時表示,馬爾代夫的國庫已因「貪污」而被搜括一空;並警告馬爾代夫和國際社會越來越疏遠,薩利赫指出,如果只為政治利益,而魯莽地推動開發計畫,對國家財政造成重大衝擊,他在致詞中並未直接提及中國。不過近來中國大量借貸給馬爾代夫投資各項基礎建設。

馬爾代夫民主黨(MDP)黨主席納希德(Mohamed Nasheed)也在日前公開表示,與中國簽訂自由貿易協定(FTA)「是個錯誤」,將不會有立法程序,單方面退出FTA。

馬爾代夫民主黨是執政聯盟中的最大黨,提出此說法的納希德曾任馬爾代夫總統,目前他也擔任新任總統薩利赫的顧問。

9月大選失利的前總統亞明在去年12月訪問北京期間,與中國簽署FTA,儘管在野黨不斷抗議,國會當月未經任何辯論,就在不到1小時內火速通過了這份1000頁的文件。現在隨著大選後變天,馬爾代夫將可能會做出截然不同的選擇。

《中央社》報導,納希德表示,馬爾代夫這樣的小國,和全球第2大經濟體中國簽署這種貿易協定,是一大錯誤。納希德表示:「中國和馬爾代夫的貿易失衡如此嚴重,沒人會想在這類情況下簽署FTA。中國不會從我們這邊買任何東西,這是一項單向的協定。」

納希德說,國會不會通過讓這項零關稅協議生效所需的修法,「雖然它(FTA)獲得國會批准,但所幸需要不同的立法配套。我們不會有這樣進一步的立法,我們不同意。」

納希德另外也告訴英國廣播公司(BBC),這項貿易協定「完全一面倒」,未來中國投資將加以審查。

《新頭殼》報導,1項海關數據顯示,今年1月至8月期間,馬爾代夫從中國進口約3.42億美元物品,包括肉類、農產品、植物、電子產品與玩具等,但對中國出口僅26萬多美元。同一時期,馬爾代夫從傳統的合作夥伴印度,進口價值1.94億美元的商品,同時出口包括銅、鋁和鋼等廢金屬等約180萬美元的產品。

馬爾代夫新政府的舉動,直接衝擊中國的一帶一路。《BBC》報導,中國在印度洋群島眾多小國之一的馬爾代夫,投資了數十億美元,建設高速公路和港口等基礎建設,作為「一帶一路」倡議的一部分。

《外交政策》報導,全球發展中心(Center for Global Development)的一份報告指出,中國的這些計畫佔馬爾代夫國債的70%,馬爾代夫必須每年繳交9200萬美金給中國還債,大約是年度政府總預算的10%。馬爾代夫的基礎建設、貿易、能源等部門,已由中資獨佔鰲頭。

《BBC》報導,另外中國和中國公司也投資數億美元,在這個印度洋的群島國家建設豪華度假村和珊瑚島,納希德說,中國和中國公司已經接管了馬爾代夫的一些島嶼,租約從50年到100年不等。

如今納希德揚言退出FTA的發言直接打臉中國,也被視為抵制北京的最新跡象。

在馬爾代夫前,中國已經面臨從馬來西亞到尼泊爾,甚至是堅定盟友巴基斯坦的反對,以及斯里蘭卡都要求調整的自由貿易協定。

《中央社》報導,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今天回應說,中馬的自貿協定是互利共贏的,早日實施,將早日受益。

耿爽在外交部例行記者會回答媒體時說:「中馬的自由貿易協定是經過雙方平等友好協商,是互利共贏的,早日實施,將使雙方都早日受益。我們相信馬爾代夫政府會做出正確選擇。」

新聞來源:

核稿編輯:楊士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