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鈔幣文化(下):從紙幣回顧國家體制發展,及歷屆國王的治國高度

泰國鈔幣文化(下):從紙幣回顧國家體制發展,及歷屆國王的治國高度
Photo Credit::Aristitleism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1932年由既得利益受損的若干親王,暗地支持遊學歐美的學生,並由海、陸軍發難進行「不流血」革命,終結了泰國王室的絕對權勢(Royal Absolutism),於是泰國第一部憲法於同(1932)年6月制定,並獲得七世王簽署頒佈為臨時憲法,從此確立君主立憲政體、國民主權原則及三權分立制度。

編按:本文上篇請見泰國鈔幣文化(上):泰慶祝十世王聖壽發行新版紙鈔,有什麼不同的設計?

拉瑪六世王與泰國童軍制度

拉瑪六世瓦吉拉伍德自幼被五世王送往英國接受教育,成為泰國史上首位出國留學的國王。拉瑪六世自英國學成歸國後即被授予陸軍上將軍銜,因此對於軍事化管理的童軍制度頗為認同。在1910年即位的隔年(1911年7月1日)立刻引進童軍活動,使得泰國成為世界第三個引進童軍的國家,並於1922年成為世界童軍運動組織的創始成員之一,故被尊為「泰國童軍活動之父」。

535px-King_Vajiravudh_(Rama_VI)_of_Siam
Photo Credit:wikipedia
拉瑪六世

拉瑪六世推行以童軍為中心編制的保安隊,此組織對泰國財政造成相當大的負擔與排擠效益,復遭遇上世紀20年代世界經濟危機的加乘影響,為日後泰國於1932年夏天爆發的民主革命運動埋下導火因子,最後國家財政於繼位的拉瑪七世任內嚴重惡化,君主專制最終被以拉瑪六世薦送出的法國留學生為中心的革命力量所推翻。

螢幕快照_2018-11-22_上午5_45_35
圖片:楊俊業提供
500泰銖新版紙幣背面鈔圖:叔姪禪位的七世王與八世王

拉瑪七世王與君主立憲制度

1925年拉瑪七世巴差提步即位後不久,正逢世界經濟大蕭條的高峰期間,暹羅財政當時亦未能倖免遭到波及,這位自幼在歐洲接受養成教育的君王,因出於宮廷節流的初衷而解僱大量勞力,引起朝野不滿,1932年遂由既得利益受損的若干親王,暗地支持遊學歐美的學生,並由海、陸軍發難進行「不流血」革命,終結了泰國王室的絕對權勢(Royal Absolutism),於是泰國第一部憲法於同(1932)年6月制定,並獲得七世王簽署頒佈為臨時憲法,從此確立君主立憲政體、國民主權原則及三權分立制度。

800px-Royal_portraits_-_004_02
Photo Credit::Aristitleism
拉瑪七世的加冕日。

臨時憲法頒佈後,組成臨時國民議會行使民主國家的國會職權,並成立制憲委員會起草正式憲法。拉瑪七世在面臨廢除君主專制的危機時刻,曾發表了一則著名宣言:「為了使成立君主立憲政府的過程能夠儘可能順遂,我同意成為一個傀儡(ข้าพเจ้าเห็นแก่ความเรียบร้อยของอาณาประชาราษฎร์ ไม่อยากให้เสียเลือดเนื้อ กับทั้งเพื่อจัดการโดยละม่อมละไม ไม่ให้ขึ้นชื่อว่าได้จลาจลเสียหายแก่บ้านเมือง จึงยอมรับที่จะช่วยเป็นตัวเชิด)」,於是同年12月10日再由七世王親自主持盛典,頒行泰國首部正式憲法,開始實施君主立憲政體。

拉瑪八世王親訪曼谷中國城

1935年3月2日拉瑪八世阿南塔瑪希敦年僅10歲時,即被指定接受叔父拉瑪七世禪讓的王位而登基,直到1946年6月9日在宮中身亡前從未完成加冕儀式,其後才由胞弟拉瑪九世追認為正式國王。拉瑪八世登基的11年間,僅有二次(1938年及1945年12月至1946年6月)以國王身份自瑞士求學地返回泰國進行短暫訪問的紀錄,其中最令人回憶的是為平緩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華人與泰人之間的緊張關係,由拉瑪八世偕胞弟(即拉瑪九世)共同赴曼谷中國城訪視旅泰華人的生活狀況,體察在鑾披汶頌堪元帥第一次擔任總理期間所實施的諸多限華政策,例如禁說中文迫使中文學校逐漸關閉,華人被迫改用泰國人姓氏及名字,實施強制性的經濟政策,保留泰人職業法令,以及取消華人可擁有土地等特權,以設法對這些影響華人生存權益的重大衝擊進行瞭解。

螢幕快照_2018-11-22_上午5_45_44
圖片:楊俊業提供
1000泰銖新版紙幣背面鈔圖:父子世襲的九世王與十世王

拉瑪九世王下鄉巡訪黎民

泰國現代化之路在拉瑪九世蒲美蓬阿杜德在位70年間達到巔峰,其經濟成就和模式選擇,得到國際社會的高度關注與肯定,所倡導的「適足經濟 (เศรษฐกิจพอเพียง)」理念,已被世界人類學者和經濟學家廣泛討論。拉瑪九世在位70年間無數次御駕下鄉深入田間,瞭解黎民疾苦,設法改善生活;每次出巡前,九世王會系統地研究相關文獻、地圖材料、徵詢項目執行人員、專家以及當地民眾意見,並研析出獨到的解決方案,提供給政府及相關人員參考執行,藉由無數次的田野調查,形成一整套適合泰國發展的系統理念。

AP810216075
Photo Credit:AP/ 達志影像
1981年2月16日,泰王蒲美蓬和當時的泰國總理Prem Tinsulanonda訪問泰國北部的灌溉計劃並進行會談,Prem Tinsulanonda並協助國王拜訪從曼谷前來的國外大使。

「適足經濟」即是提倡足食、足用、節儉、自力更生,最終使個人、家庭乃至國家具備應對一切外來變化的「免疫力」,此種經濟理論不僅成為泰國的最高治國理念,更獲得聯合國對九世王為人類發展所做寶貴貢獻的肯定。泰國因為貫徹這個適足理念,實現了真正的幸福與知足,成為全球幸福指數最高、痛苦指數最低的國家。

拉瑪十世王隨父關懷百姓

現任國王拉瑪十世哇集拉隆功是九世王蒲美蓬和詩麗吉王后的唯一兒子,1972年12月28日冊封為王儲後,被泰國王室確認為具有王位繼承的權力。2016年10月13日九世王駕崩後,理應由哇集拉隆功立刻登基繼承王位,但他表示希望推遲即位以緬懷先王,並暫時以「假王」身份監國及代理一切由國王履行的職務,直至同(2016)年11月29日才接受泰國國會迎立,並於12月1日從德國返回曼谷完成繼位儀式。

拉瑪十世繼位後,追隨父親九世王關懷黎民百姓的做法,以國王的高度關心小自公車售票員拾金不昧行為的鼓勵及禁拆零售香煙法的御准,大到國內暴雨救災與難府(จังหวัดน่าน)山崩等天然災害之救援,學習父王時刻諭令政府要盡力做好照顧百姓的職責與工作,一脈相承地延續九世王的工作理念和治國高度。

泰王哇集拉隆功
泰王哇集拉隆功。|Photo Credit: Jom Thai @ Flickr CC BY 2.0
現任泰王哇集拉隆功

泰國中央銀行曾發出一則公告指出,從4月6日開始發行流通的第17版紙幣,其上印刷的警示造假偽幣罰款4萬泰銖的標語有誤,肇因於這批紙幣早在2016年底即開始製作印刷,而偽幣罰款40萬銖的新法規是在2017年才更改實施,所以為因應新法律的調整,從7月28日起開始發行的新版500銖及1,000銖高額紙幣上的警語,相應更改為「違法造假紙幣將根據刑法進行罰鍰(การปลอมหรือแปลงธนบัตรเป็นความผิด ต้องระวางโทษตามประมวลกฎหมายอาญา)」。換言之,泰國央行自4月6日起發行的第一批17版泰幣已被列為「錯版」紙幣,其收藏價值將更令各國鈔幣收藏家的關注,同時也成為泰國鈔幣文化的一則趣聞。

相關報導:

責任編輯:吳象元
核稿編輯:李牧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