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個行政區全部領先,桃園市長鄭文燦連任成功:不同角色整合成「桃園隊」

13個行政區全部領先,桃園市長鄭文燦連任成功:不同角色整合成「桃園隊」
Photo credit:中央社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這次連任成功的市長鄭文燦在2014年時擊敗國民黨的吳志揚,當選後他一直都勤跑各地行程,在地的里長、議員都非常支持他,這次在桃園13個行政區全部都取得領先。

2018年九合一選舉,桃園市長選舉選情一路都由現任市長鄭文燦領先,約晚間8點左右,國民黨籍的陳學聖自行宣布落選,鄭文燦順利連任桃園市長。根據中選會晚間9點53分的數字,鄭文燦得28萬1402票,陳學聖得20萬0917票、鄭領先陳8萬票,鄭文燦也在約9點20分發表勝選感言,鄭文燦表示:

這次勝選代表市民對於過去4年執政的肯定,謝謝市政府每一位同仁,4年來兢兢業業,也謝謝議會的夥伴給我們充分的支持,不論哪個政黨,或無黨籍,都給我最大的力量,我相信桃園執政的經驗超越對立,翻轉桃園,這不只是鄭文燦模式,代表我們追求進步的「桃園隊」,桃園要建設,不要吵架,我們要把握桃園的黃金時刻,讓桃園能夠「轉大人」能夠成為市民心中一個好工作、好生活、好就業、好創業的地方,也要成為年輕人追求人生夢想的起點。

接下來我會用全部的精神來拼經濟,拚建設,過去4年如此,未來也一樣,桃園可以整合為「桃園隊」,雖然在不同角色上,但能夠彼此了解尋找共識,剛也特別和陳學聖通了電話,我告訴他選舉已經結束,桃園隊還是桃園隊,希望在不同崗位上一起合作讓桃園更好。

對於其他縣市民進黨幾乎都選輸,鄭文燦也說,民進黨執政有任何不足、不好的地方,應該要深切反省,相信民主的價值,「民主給了我們機會,也給了我們反省,反省要成為未來的動力,只有通過對民主台灣的信任,才知道主權在民,要把市民當做頭家,把民意當作是我們執政的起點,將來要更努力認真」。

鄭文燦表示,這次在桃園市13個行政區全部領先,代表執政不分南北、城鄉、山海、族群,他希望桃園的進步是個整體的進步,這次也是他首度在的原鄉復興區得到過半數選票。雖然原鄉居民人口比較少,但是鄭文燦說,他認為一個好的政治就是要能照顧到每個角落,能得到復興區居民,包括泰雅族鄉親支持,這是很難能可貴的。

這次連任成功的市長鄭文燦,曾任野百合學運決策小組召集人、桃園縣議員,也曾擔任行政院發言人、新聞局局長,2014年他獲民進黨提名參選桃園直轄市市長選舉,以51%的得票率爆冷門,擊敗得票率47.97%,尋求連任的國民黨籍縣長吳志揚,當選桃園縣升格為直轄市後的首任桃園市市長,結束國民黨14年來的執政,並以47歲之齡成為中華民國歷史上第二年輕的直轄市市長,僅次於陳水扁當選臺北市市長時的44歲 。

2014______桃園市

鄭文燦任內推動桃園鐵路高架化工程改為地下化、下水道工程,並實現財政紀律,桃園市於升格前債務為262億元,至2018年1月止則減少為185億元,負債六都最低;鄭文燦也致力推動社會住宅興建、生育津貼等福利政策。

《自由時報》曾報導,鄭文燦擔任桃園市長期間,常常一天跑十幾個行程,讓隨行人員都大喊吃不消,上任3年多,已有多名隨扈、行程秘書請辭;而他身段柔軟,桃園市議會雖藍大於綠,但每年度預算僅被刪2至3%,儘管黨派不同,不少藍營議員提到鄭文燦都會稱讚他;有地方人士就說,鄭文燦在桃園已跨越藍綠、族群藩籬,這是他爭取連任的最大本錢。

而國民黨派出的對手為現任立委陳學聖,他被視為國民黨內的改革派,常上政論節目的他,具有全國性知名度,這是他逆境求勝的基本優勢。然而陳學聖長期以來服務的區域只在中壢區,這次選戰也打得特別辛苦。

陳學聖在2006年至2009年曾擔任桃園縣政府文化局長,2010年中壢立委補選,國民黨中央跳過參與初選的葉步樑、吳餘東、林香美直接提名陳學聖,導致泛藍分裂而落敗,續留中壢深耕。2012年第八屆立法委員選舉順利當選,不過遇上國民黨執政表現不佳,2016年僅以385票的些微差距擊敗曾擔任三屆桃園縣議員的徐景文。

另外參選的還有號稱「勞工市長」的朱梅雪,他任職於中華航空飛機修護工廠、現職為中華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企業工會秘書長,長期參與工會運動。他是由中華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企業工會推派參選這次桃園市長,於第10屆第2次會員代表大會,以82%的支持度通過。截至九點半為止獲得7671票。

另外兩名候選人則是無黨籍的吳富彤和楊麗環,分別獲得2132票和2萬5824票。

相關新聞:

新聞來源:

選情觀測站》鄭文燦藍綠評價高 陳學聖最艱難任務(自由時報)

核稿編輯:楊士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