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港府擬回收農地建「農業園」出租 學者:不符經濟效益

港府擬回收農地建「農業園」出租 學者:不符經濟效益
Photo credit: Reuters /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港府昨天公布新農業政策諮詢文件,建議收購80公頃荒廢農地,成為官辦「農業園」,但未透露選址及估計預算,也否認是為新界東北發展計劃降溫。有民間團體擔憂政策門檻高,無法惠及傳統農戶。

編輯:余佩樺

香港食物及衛生局昨就新農業政策展開3個月公眾諮詢,建議引用《收回土地條例》,成立佔地70至80公頃、約為4個維園大的農業園,按市價將農地出租,並設立農業持續發展基金。

食衛局長高永文估計,農業園可增加25%香港蔬菜年產量,但他強調不會為農業園的產量設定目標。《香港經濟日報》推算,按目前政府收農地的賠償價格,最高將需動用70億港元徵收農地。

高永文稱,此政策不是為「新界東北發展計劃」降溫,但也表示農業園可接收因發展計劃而須遷移的農民。他說,政府有責任協助農業發展,即使沒有新界東北計劃,仍會展開農業園計劃。他也指,目前香港農業界面臨的最大挑戰,是缺乏土地,即使農民能租到地,也要面對租期過短的問題,如果政府不積極介入,香港農業將進一步萎縮。

綠色力量:憂門檻高、只有財團承租

《明報》報導,綠色力量行政總幹事文志森表示,擔心政府提出的農業政策門檻太高,例如以市價招租,無法惠及傳統農戶,最終只有財團承租 。他說,香港一向沒有健全的農業政策,加上高地價、內地農產品低價競爭,香港蔬菜統營處收購本地農產品的價格偏低,都是香港農業萎縮的原因,政府必須正視這些問題。

經濟學家關焯照質疑,農業只占香港GDP不到1%,動用數十億元支持經濟利益不大的農業,並不符合經濟效益。他說,應將公帑花在經濟效益高的地方,例如發展創意文化、教育、醫療。

核稿編輯:歐嘉俊

*按讚「關鍵評論網 香港」FB,留意香港本土的政治、經濟、文化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