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蘇聯而失去丈夫的祖母,聽到史達林的死訊為何哭泣?

因蘇聯而失去丈夫的祖母,聽到史達林的死訊為何哭泣?
Photo Credit: Reuters /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哈薩克一年一度的紀念活動緬懷了史達林時代受壓迫的人們,然而在獨立27年之後,仍由最後一名蘇聯時期的領導人納扎爾巴耶夫所統治,這個國家從未坦白討論過其極權時代過去的遺產或所遺留下的課題。

下文是選自夥伴網站EurasiaNet.org的文章,作者為Joanna Lillis

文:Eurasianet
譯:Wenyu

提尼波柯娃(Svetlana Tynybekova)出生於1939年,當時是從史達林(Joseph Stalin)恐怖統治從蘇聯漣漪至哈薩克的尾聲;她的整個家族都被捲進其中。

她的祖父是一名哈薩克知識份子,也是中亞地區蘇聯政府中的前部長,卻被當成人民敵人槍決。而她的祖母則被送到古拉格勞改營中茍延殘喘。

「這是不自然的,這是違反人性的;一個孩子竟然從來無法與自己的祖母會面,更永遠無法見到自己的祖父了。」精神奕奕且警覺的78歲老婦提尼波柯娃表示;去(2017)年11月,她在自己位於阿斯塔納的公寓中接受訪問,回憶她家族的過去。

5月31日,哈薩克舉辦了一年一度的紀念活動,悼念那些如提尼波柯娃家人一樣,在蘇聯鎮壓中的受害者。

「這對我的家庭真的造成了影響。我的母親真的很愛她的父親,每次提到他,她就變得跟孩子一樣。我都會看著她然後想:那就是她童年時被奪走的那個人。(當她父親被逮捕時)她才16歲。之後整個家庭都要靠她了。」她說。

提尼波柯娃的祖父柯宙納夫(Sultanbek Khodzhanov)1894年出生於哈薩克南部一個牧民家族,當時哈薩克還是俄羅斯帝國的一部分。他在俄國大革命初期完善了他的成熟思想,成為一名模範聯盟公民。

柯宙納夫在塔什干吸收了革命的概念;當時他在那裡進入師範學院讀書,並加入了在沙皇統治末期推動政治改革的激進地下學生運動。

在布爾什維克掌權前後,柯宙納夫與中亞地區知名知識份子交遊,當中包括了哈薩克的穆斯塔法・紹凱(Mustafa Shokay),後者是泛突厥主義理想的擁護者;泛突厥主義是一個尋求讓所有突厥人民共同組成一個政治聯盟的運動。

1918年,布爾什維克軍隊擊潰了一項意圖建立中亞自治政府(一般稱之為突厥斯坦自治或浩罕自治)的行動;在那之後,紹凱逃到了土耳其。

然而,柯宙納夫與布爾什維克黨人有共同目標,從基層爬升為一名突厥斯坦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的人民委員(在布爾什維克政府的階級中等同部長地位),該共和國是布爾什維克政權創造來統治中亞地區的行政單位。

「祖父對革命有很高的期望。」提尼波柯娃邊說邊展示著一疊1920年代的黑白照片,上頭都是一名穿著制服的英俊青年。他期待蘇聯能夠落實他們所高唱的那些關於平等以及人民權力等口號,「但漸漸地他幻滅了,他看到一切都沒有被實現。」

1924年,柯宙納夫被派到哈薩克上任。但是他在這個蘇聯政權於該地區的高層所服務的時間並不長。1925年,他與哈薩克共和國新領導人戈洛謝金(Filipp Goloshchyokin)發生衝突;蘇聯中央派戈洛謝金到當地進行現代化改革,企圖以激進手段改革傳統游牧社會,將這種被蘇聯認為落後不適宜於現代的生活方式去除。

在戈洛謝金的領導之下,共和國將經歷經濟工業化以及集體農耕的閃電戰,這將最終根除哈薩克的游牧生活方式,並造成了1930年代初期的嚴重饑荒。

從一開始就有一群哈薩克知識份子以及政治領袖激烈反對這些計畫,當中包括戈洛謝金政府中的部長級人物。

而柯宙納夫就是當中一人;根據他孫女所訴,他積極反對這些政策。持同樣態度的還有另一位名為薩瓦卡索夫(Smagul Sadvakasov)的部長;他用一首哀歌紀錄下了當時人民的怨恨;今日每一個哈薩克學生在學校都學過這首哀歌,這讓他們學習到了戈洛謝金對哈薩克的治理證實了「哈薩克曾是、也一直是個殖民地。」

當時的反抗聲音都被壓制了。批評人士被貼上「分裂國家者」的標籤,並被迫下台。

柯宙納夫就被調職了,一開始被調到莫斯科,後來回到塔什干繼續他在共產黨中的黨務工作,僅負責較低階的事務。

儘管如此,他仍不屈不撓地追求哈薩克人民的利益。

1928年,也就是列寧過世的4年後,柯宙納夫起草了一份公開宣言,內文指控了史達林背叛了列寧這位備受尊敬的第一位蘇聯領導人的願景,並沒有允許蘇聯人民進行自決。柯宙納夫的前提是,無論蘇聯共和國贏得了多少美名,「殖民地就是殖民地。」提尼波柯娃表示。

在將近一世紀之後,這個殖民問題仍舊是痛點。雖然哈薩克用一年一度的紀念活動緬懷了史達林時代受壓迫的人們,然而評論家指出,哈薩克在獨立27年之後,仍由最後一名蘇聯時期的領導人納扎爾巴耶夫(Nursultan Nazarbayev)所統治,這個國家從未坦白討論過其極權時代過去的遺產或所遺留下的課題。

Forum Jana Qazaqstan這個新興政治活動日前提出,若不誠實評估鎮壓及饑荒等歷史創傷,哈薩克會一直卡在過去,無法盡力完成去殖民的過程。

儘管抗議聲音指出柯宙納夫對黨及革命相當忠誠,1937年的某個早晨,他仍在塔什干的自家被逮捕。他在1938年因身為「反蘇聯國家主義者組織」一員而遭槍決;在蘇聯鎮壓時期,哈薩克有近25萬名受害者遭處決;包含柯宙納夫在內,哈薩克的知識菁英階級幾乎全都喪命於這次鎮壓。他們當中有許多人在史達林過世之後得到平反,柯宙納夫就是其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