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參與「蜻蜓計劃」前工程師爆料 指Google高層遏制內部反對聲音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Google早前被指正進行「蜻蜓計劃」,開發符合中國政府網絡審查要求的搜尋服務。近日有參與計劃的前員工表示,領導「蜻蜓」的高層有意打壓內部反對聲音,減少計劃阻力。
2006年4月,Google中國成立,把伺服器置於北京。由於要配合中國政府法規要求,審查部分搜尋結果,Google曾被批評違反其「不作惡」(Don’t be evil)的企業行為準則。2010年3月,Google宣布其搜尋服務不再配合中國政府作自我審查,退出中國市場。
事隔8年多,中國網民數量已由當年約4億增加至近8億,與此同時,中國的網絡審查及監控變本加厲,網民用來翻越「網絡長城」的虛擬私人網絡(VPN)遭禁止,要「翻牆」越來越困難。
但仍然不少跨國科技公司均希望打入中國市場,包括Google。
今年8月,網上媒體《截擊》(The Intercept)披露Google正準備回歸中國市場,推出一款有審查功能的搜尋器,以配合中國政府要求。
重返中國市場的「蜻蜓計劃」
這項計劃代號為「蜻蜓」(Dragonfly),Google的工程師已製作了不同版本、包括名為「茅台」(Maotai)及「龍飛」(Longfei)的Android應用,最終版本會於來年1月至4月左右面世。
根據《截擊》獲得的資料,蜻蜓計劃在2017年第一季展開,同年12月Google行政總裁皮蔡(Sundar Pichai)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王滬寧會面後,計劃加速進行。

消息傳出後,皮蔡於公開活動承認蜻蜓計劃存在,但指該計劃處於「非常早期」的探索階段,可能沒有進展。他又表示根據內部測試,Google發現這個搜尋應用能夠處理「超過99%的查詢」——然而未有說明餘下的1%有多少、包含甚麼內容,而且其說法亦跟《截擊》取得的外洩會議記錄有出入。
皮蔡曾表示,Google公開訂下的使命是「匯整全球資訊,供大眾使用,使人人受惠」,而中國人口佔全球五分之一,他認為如果要做好這項工作,他們必須認真思考如何能在中國做得更多。他又說︰「我真心相信我們在全球各地的工作帶來正面影響,而我看不到有任何理由在中國會有分別。」
高層口頭溝通,避免留下文字記錄
日前《截擊》刊出另一篇報道,由前Google工程師辛格(Yonatan Zunger)親身談論蜻蜓計劃的細節,他是首個直接參與並公開談論此計劃的人。報道亦引述了三位匿名現職Google員工。
根據這些消息來源的證詞,蜻蜓計劃其中一個主要推手為Google大中華區總裁石博盟(Scott Beaumont),他為了確保計劃順利,以不尋常的手段阻止內部出現反對聲音。

Google總共有88,000個員工,但當中只有幾百人得悉蜻蜓計劃,有部分得悉計劃的員工更被告知,假如他們跟未有參與「蜻蜓」的同事談論計劃,將有可能失去工作。其中兩個消息來源指,Google領導層認為計劃非常敏感,因此經常在高級會議中只透過口頭溝通,避免留下文字記錄。
其中一名員工認為,Google領導層決意避免蜻蜓計劃的消息在公司內部傳播,因為他們害怕內部的反對聲音減慢計劃進展。
私隱審查面對阻力?
辛格於2003年進入Google,在該公司任職長達14年,曾負責多個不同職位,離職前為私隱團隊的傑出工程師(Distinguished Engineer)。他被委派為蜻蜓計劃作私隱檢查,但期間遭遇石博盟的阻力。
辛格憶述在其中一次會議中,有人向石博盟簡介Google的私隱及安全團隊希望評核蜻蜓計劃的部分,包括檢查該搜尋系統能否控制其數據,以及系統會否令用戶不自覺披露了自己的資訊。
石博盟的回應是︰「我不清楚我是否希望你問這些問題。」辛格指這個回應令房間中的人都頗為驚訝。他又提到石博盟連計劃的細節也要管理,確保相關討論以及存取文件的權限都能嚴格控制。

辛格更表示︰「蜻蜓計劃的不同團隊被主動分隔開,(高層)不鼓勵團隊之間溝通,即使是討論技術問題,唯一例外是透過石博盟的團隊。」
他形容這種做法極度不尋常,在Google內就算是極度機密的工作,參與計劃的團隊也會有開放及定期的溝通,並直達領導層。而蜻蜓計劃的運作模式恰好相反,計劃設下的限制令參加者難以討論,似乎有意阻止內部的反對聲音。
在面對種種阻力下,辛格及其團隊完成了私隱審查報告,特別提及假如在中國推出具審查功能的搜尋器,將有可能面對的各種問題處境。
有意排除私隱團隊?現職總監反駁
這份報告結論是,Google在中國運作的話,應預計會成為中國共產黨極權管治及監控系統的一部分。報告又提到,在中國將難以——如非不可能——從法律上反對政府要求,拒絕建立專門用作監控的系統,甚至無法通知用戶會如何使用他們的數據。
辛格原先計劃在跟公司領導層——包括皮蔡在內——的一次會議上,分享及討論這份私隱審查報告。然而這會議屢次延期,直到2017年6月底終於舉行時,辛格及Google的安全團隊不獲告知,以致未有出席會議。
辛格感到這是有意排除他們在外。此時他已經因為收到另一家公司邀請,決定離開Google。他更指如果當時未被挖角,很可能會辭職抗議蜻蜓計劃。而自離職後,辛格並不清楚那份私隱審查報告的下落。

《截察》報道刊出後,Google的安全及私隱總監艾堅斯(Heather Adkins)在Twitter反駁指,上述故事並未反映她在蜻蜓計劃中的經驗,她認為其安全及私隱工作正面及合理,亦未見辛格描述的情況。
大戶玩日本:永豐「DAWHO之夜」帶你一起攻略日本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6/14 19:30 永豐銀行攜手關鍵評論網舉行「DAWHO之夜」直播活動,由吳怡霈主持,邀請旅日知名作家張維中、政治大學商學院副院長周冠男,一起線上教你探訪日本旅遊秘境,如何運用身邊現有的財務工具,玩得輕鬆又盡興!
隨著疫情解封,各國邊境與觀光政策開放,全球旅遊市場逐漸復甦,2023年臺灣的出國旅遊需求正大幅成長中,尤其到日本旅遊的臺灣旅客人數與日俱增。對於國人而言,日本向來是出國旅遊的最佳首選,當地的美食及文化都深受國人喜歡。6月14日關鍵評論網將與永豐銀行DAWHO數位帳戶攜手舉辦一場線上直播活動──「DAWHO之夜:大戶玩日本」,教大戶們如何到日本好好玩一波,大肆採購、吃美食,同時也別忘了運用身邊現有的財務工具,自在旅遊無負擔!
疫後旅遊的日本秘境攻略
「DAWHO之夜:大戶玩日本」的線上直播活動,邀請到懂生活又熱愛旅遊的吳怡霈擔綱主持,今年上半年才到日本旅遊的她,直播中將請她分享旅遊的最新感想,拋開只有逛街和美食的行程,從她的經驗中讓觀眾體會深度遊日本的不同樣貌。
活動中也特別邀請旅居日本多年的知名作家張維中,帶大家一起體會在地的日本風情,實際走進他在日本的生活,認識日本東京華麗街區樸素特有的一面;而政大商學院副院長周冠男則要以擅長的行為財務學,與大家分享平時應培養的理財習慣及如何妥善運用身邊現有的財務工具,為自己存下一筆旅遊基金,為日後的旅遊提前做好準備,玩得輕鬆又盡興。
永豐DAWHO與你一起玩日本
自從日本重新開放邊境,相信大家對於日本行都已經迫不及待了吧!在數位網路時代下,規劃旅遊時除了便利可得的網路分享資訊,便捷高效的數位工具也是在兌換外幣及消費時不可或缺的利器,永豐銀行的新世代 VIP 數位帳戶「DAWHO」所具備的全方位金融科技服務,正是您最貼心的旅遊幫手。想知道更多關於日本秘境攻略與旅遊前的理財消費知識,讓我們一起向他們請教疫後重返日本旅遊前需要注意的事項及相關旅遊優惠內容!
※同步提醒大家 ,本次直播由永豐大戶數位帳戶贊助,但節目的討論不代表永豐銀行立場。想了解更多大戶的質感理財生活歡迎加入永豐DAWHO的I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