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命再劫》導演潑灑色彩創意,〈Colors〉MV重現復古歌舞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Edgar Wright向1930、40年代好萊塢歌舞片取經,找來《玩命再劫》動作指導,重現「人體萬花筒」般的華麗舞蹈。另外,全片追求復古風情,並未使用綠幕,全為實景拍攝,由後製團隊「The Mill」合成影像,添加趣味動畫,忠實呈現導演的狂想影像宇宙。
文:黃鈞浩(DCFS編輯部)
喜劇導演Edgar Wright以《玩命再劫》、「血腥冰淇淋」系列聞名,常以豐富的影像設計,巧妙融入活潑樂曲,碰撞令人拍手叫好的戲劇效果。近期,他更為音樂人Beck拍攝MV〈Colors〉,影片佈滿藍、黃搶眼色彩,藉大排場舞蹈設計、生動精巧的動畫,潑灑出另一精彩視聽之作。
Edgar Wright向1930、40年代好萊塢歌舞片取經,找來《玩命再劫》動作指導,重現「人體萬花筒」般的華麗舞蹈。另外,全片追求復古風情,並未使用綠幕,全為實景拍攝,由後製團隊「The Mill」合成影像,添加趣味動畫,忠實呈現導演的狂想影像宇宙。
- Edgar Wright執導MV〈Colors〉:
向音樂人致謝──「資深樂迷」導演Edgar Wright以影像回報

做一部沒有劇情,只關乎音樂的MV,是件非常自由和有趣的事。
──導演Edgar Wright
導演Edgar Wright長年活躍於電影圈,善於以音樂節拍,「對點」人物動作及畫面變化。身為資深樂迷的他,常於作品中,選用各年代音樂人作品,包含:Simon & Garfunkel、T. Rex、The Beach Boys等人的著名經典。他說:「作為製作電影的音樂好愛者,最棒的就是可以選用這些歌曲,向曾啟發你的音樂人致謝。」
此次,Edgar Wright為相識超過15年的好友Beck執導MV〈Colors〉,兩人曾於《歪小子史考特》合作,Beck為劇中譜寫數首插曲對Edgar Wright來說,本次合作更像是「回報」Beck,但也因此承受極大壓力:「我是他的大粉絲,不想在製作影像時搞砸一切,我竭盡所能呈現出聽到這首歌時,腦袋中浮現的想像。」
- 由專輯封面發想,創作獨特黃藍色調MV

〈Colors〉為Beck新專輯的同名曲目,專輯封面以鮮豔、油漆狀的藍黃色塊,「澆淋」在Beck的黑白臉孔上。Edgar Wright以此為靈感發想,思考整支MV可僅從「顏色變化」,反映歌曲歡愉、節奏感強烈的樂風。
Edgar Wright說:「它可以像封面那樣簡單,隨著畫面發展,先從藍色開始,再加入黑、白、黃,最後再以各種顏色集合為收尾。」因此,造就〈Colors〉全無明確劇情,僅以搶眼吸睛的色塊,呈現天馬行空想像的MV風貌。
向經典歌舞片致敬──編舞設計玩出「人肉萬花筒」

我希望它看起來,像一部復古懷舊的歌舞片。
──導演Edgar Wright
全片除色彩外,最令人驚嘆的莫過於華麗的舞蹈設計,共有Beck、《大災難家》女星Alison Brie以及20位舞者參與,由知名舞蹈指導Ryan Heffington編舞,他曾創作的作品,包含歌手Sia的〈Chandelier〉、導演Spike Jonze執導的Homepod廣告,更曾擔任《玩命再劫》的動作指導。
此次,Edgar Wright再度與他合作,渴望重現1930、40年代,著名歌舞片導演Busby Berkeley的舞台排場。Busby Berkeley常編排盛大繁複的舞姿,構成變化多端的幾何圖形,並常以鳥瞰視角(Bird's Eye View)拍攝,彷彿觀看巨大絢爛的「人體萬花筒」。
Edgar Wright十分喜愛Busby Berkeley的作品,他說:「這根本是由人形組成的數學藝術,那些場景設計、轉場效果,都很難在2010年代的影像裡重現。」但團隊還是盡力,以有限的預算和時間,參考電影《第四十二街》、《春滿瑤台》等,排演出「人體萬花筒」、以及如千手觀音般的「扇形舞步」等。
- 導演Busby Berkeley《第四十二街》著名的「萬花筒」舞蹈:
追求復古懷舊風情──劇組打造真實佈景

綠幕拍出來的效果,就像騙人一樣。
──導演Edgar Wright
Edgar Wright也找來《玩命再劫》攝影指導Bill Pope、《不存在的房間》藝術指導Ethan Tobman,加入劇組完成高難度的製作。團隊僅用3天時間搭建實景、粉刷迷幻陳設及服飾。Edgar Wright說:「巨大場景中,我們把部分佈景漆成黑色,另一部分漆成藍色、黃色。」
由於Edgar Wright欲重現復古歌舞片的風格,全片也皆使用真實佈景,未以綠幕拍攝:「你可以看見舞者在舞池上的陰影,看見佈景中真實的弧形曲線。」他表示,寧願讓拍攝過程更加困難,也要換來令人折服的視覺效果。
拍攝時劇組完全依腳本執行,達到精美的構圖,唯一未事先規劃的僅有結尾,因團隊遲遲未有共識。當天,舞者換裝休息時,坐在棚內反光鏡面地板上,Edgar Wright觀察到此構圖極度魔幻,現場即興編出成品中的「笛子舞」,和結尾笛聲相呼應,為全片完美收尾。
讓色彩成為視覺焦點──後期動畫設計與調色技術

〈Colors〉可以提醒人們,創意一直是、也永遠會是(創作)的優先考量因素。
──The Mill執行創意總監Phil Crowe
The Mill後期製作工作室,曾製作過BBC、Samsung廣告、Marvel手機遊戲等,此次負責〈Colors〉MV的動畫設計、特效合成及調光,在無綠幕拍攝下完成後製。The Mill的製作人 Daniel Midgley解釋,團隊的工作在於讓「顏色」保持醒目:「從調光、插畫感的動畫,到細緻地合成圖層變化,讓色彩永遠都是影像焦點。」
- 添加「標號」的動畫設計
創意總監Lisha Tan表示,受概念設計師Oscar Wright(導演Edgar的哥哥)提供的關鍵影格(Key Frame)影響,他試圖讓動畫線條、圖案,以簡單生動、接近插圖的手繪風格呈現。
「動畫像為整支影片,添加漂亮的『標點符號』,給予它格外的活力。」Lisha Tan將這些動畫,作為增色背景的元素,讓視覺更加衝擊。另外,團隊還為拍手場景(約35秒處),加入手掌周圍的「小煙火設計」,她說:「導演Edgar和我們一起研究所有細節......讓我們以最好的方式,完成他的願景。」
- 細膩繁複的調色與合成影像
Tags:
響應永續與健康住宅趨勢,藍圖營造邀請一同實現美好生活藍圖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地球暖化直接威脅人類生存,建築作為主要居住和活動場域,如何應變並尋求改變成為關鍵課題。甫在台中梧棲推出新建案的藍圖營造,便展現領先思維與前瞻視野,堅持申請綠建築及健康建築雙重認證,確保住戶享有與環境共好共榮的永續未來。
全球各國視「2050淨零排放」為共同目標之際,訴求節能減廢、生態共生、永續循環的生活趨勢,正在重新定義建築設計與建築價值,例如台灣內政部在既有綠建築標章體系下,已新增「建築能效評估系統」(BERS,Building Energy-efficiency Rating System),期許藉由明確的係數轉換和標示制度,協助改善台灣建築能源使用效率。
同時民間業者響應國際發展趨勢,也積極導入低碳永續住宅認證機制,包括關注綠化量、基地保水、水資源、日常節能、二氧化碳減量、廢棄物減量、污水垃圾改善、生物多樣性及室內環境等九大核心指標的「綠建築標章」,以及採用提倡健康飲食、降低病毒傳播風險、凝聚社區健康意識、療癒住戶心靈、重視住戶安全、全齡與通用設計、提升住戶運動動機等七大評鑑指標的「Fitwel健康建築認證」。
綠建築與健康建築雙指標,兼顧環境友善與生活品質
由於兩大機制從不同角度審視建物的節能設施與環境品質,結合在一起更能涵蓋永續生活的完整面向,所以藍圖營造基於「承擔社會責任、回應社會需求」企業經營信念,即使為了符合綠建築及健康建築的嚴謹標準,勢必衍生額外營建成本造成綠色溢價,仍堅持替位在梧棲的新建案申請雙重認證,確保住戶享有值得信賴的生活品質與永續未來。

藍圖營造建設部總經理賴以軒表示:「以前建築與營造業只談價值工程,普遍重視成本控制,如今積極打造綠建築與健康建築,是因為每間房子的生命週期,長達10、20年甚至更久,需要能夠永續傳承,讓使用者住得安心又放心」,於是決定回歸人本價值,鏈結環境生態、城市美學、資源循環等多重思考面向,興建全台中第三座住宅類Fitwel健康建築。
從藍圖營造梧棲新案基地約870坪,但大幅降低建蔽率僅34%,確實感受到重視整體環境的相互依存關係,尤其主建物退縮創造了大尺度棟距,讓112戶住家能夠不受屏蔽,享有絕佳通風採光及景觀視野,並隨著留設300多坪開放式公園與行人徒步空間,等於在密集街廓中創造難能可貴的綠地與呼吸空間,可作為營造私密性的中介轉化地帶,又符合提升綠覆率、維護生物多樣性等綠建築規範。
推動梧棲「方舟計畫」 ,打造以人為本的永續住宅
接著,訴求全齡化與通用化的設計,有諸多務實機能巧藏其中,像是展現白派美學的15層樓外觀,由白色、淺灰與深灰鋪陳淨雅立面,再搭配簡練俐落線條構成,緩減建築量體帶來的視覺壓迫感,而整體外觀僅頂樓賦予特殊結構造型,也加以妥善利用安裝太陽能板,希望增加綠電自發自用比例,公共梯廳感應式燈具、電梯動力回生系統、基地保水滲透功能等規劃,提升能源使用效率。並於建築整體規劃戶戶開窗及地下室天井設計,保持空氣流通,替住戶節省能源的消耗。

當然選用的建材一樣兼顧低碳與美學兩大訴求,可以看見開放空間與行人步道舖設的淺色面飾材,具有美觀大方裝飾性之外,表面平滑不易風化有助於降低後續維護成本,鋁窗採用日系品牌氣密窗並增添5+5雙層膠合玻璃,提供防風、防噪等多重作用,加上錯層陽台設計等細節層次,兼具隔熱與調節效果,以及營造細節層次的深色或淺色磁磚,也具有隔熱、防水與呼吸調節等效果,能夠被動式(passive)替住戶節省空調能耗,讓家成為足以面對未來環境變化的永續載體。
藍圖營造建設部副總經理呂嘉哲強調:「這是一個以永續為核心的『方舟計劃』,我們邀請認同綠建築與健康建築價值的消費者,一起啟動全方位生活轉型。」
尤其梧棲往來市區的交通網絡已然完善便捷,又被台中港特區、台中精密園區、台中科學園區所圍繞,除了高產值的電子與半導體產業蓬勃發展,新興的風電產業也在地化形成供應鏈聚落,等於生活、環境與經濟的永續性都令人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