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建立虛擬藝術館 讓維梅爾36張畫作「團聚」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現實中,維梅爾現在的36張畫作幾乎不可能同場展出,不過在科技協助下,這個想法能夠在虛擬藝術館中實現。
17世紀荷蘭畫家維梅爾(Johannes Vermeer)擅長處理室內場境的光線,屬荷蘭黃金時代最重要畫家之一。他一生幾乎都在代爾夫特(Delft)渡過,雖然生前薄有名氣,但死後有百多年時間幾乎被遺忘,直到19世紀才被重新發現。
據估計,維梅爾的創作生涯中只留下了約45張畫,其中部分已散失,現時有36張畫作獲學界公認出自維梅爾的手筆,分別收藏於18個地方,大多數在藝術館,其中一張在1990年被盜後至今下落不明。

位於海牙的莫瑞泰斯皇家美術館(The Mauritshuis Museum)跟Google藝術與文化(Google Arts & Culture)合作,建立了首家「收藏」了全部36張維梅爾作品的虛擬藝術館,計劃名為「遇見維梅爾」(Meet Vermeer)。
莫瑞泰斯皇家美術館總監哥汀卡(Emilie Gordenker)表示,科技讓他們做到這件現實中不可能發生的事——因為現實中無法把所有維梅爾的畫作放到同一地方展出。她亦希望能透過這虛擬藝術館,讓大眾感能比較維梅爾各張畫作的大小。
她解釋,這些超過300年歷史的油畫有部分太過脆弱,難以運送至外國,亦有部分屬私人收藏,而且屬於伊莎貝拉嘉納藝術博物館(Isabella Stewart Gardner Museum)的《合奏》(The Concert)更於1990年被盜。此外,擁有幾張維梅爾作品的藝術館,也不太可能一次過把所有藏品運去展出。

根據記錄,史上最大型的維梅爾作品展1996年在莫瑞泰斯皇家美術館的《約翰尼斯·維梅爾》(Johannes Vermeer),總共展出23張畫作(同一展覽首先在1995年11月於華盛頓的國家藝廊舉行,但有兩張未有展出)。去年羅浮宮與國家藝廊及愛爾蘭國立美術館聯合舉辦展覽,在巴黎時亦有12張維梅爾作品展出(在另外兩站則有10張)。
要參觀這家維梅爾虛擬藝術館,可以到打開「Google藝術與文化」的網站,或安裝同名應用程式。打開應用後先點進「遇見維梅爾」的版面,再按「以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觀看全部作品」,程式會提醒先打開Wi-Fi,並透過鏡頭尋找平面,再把虛擬藝術館「建造」在平面上。畫面會顯示一家沒有天花的藝術館,總共有七個展廳,點一下便能夠進入。

這七個虛擬展廳按照維梅爾畫作主題分類,依次序為︰
- 說故事(Storytelling)
- 專注及調情(Concentration & Flirtation)
- 通信(Correspondence)
- 音樂(Music)
- 頭像畫及城市(Tronies & the City)
- 敘事、象徵、寓言(Narration, Symbolism, Allegories)
-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Girl with a Pearl Earring)
如果透過瀏覽器在網站參觀,則只能夠以全景照片方式逐一進入虛擬展廳。
Google文化學院實驗室總監嘉夫(Laurent Gaveau)指出,這是Google建造的首家虛擬藝術館。他表示雖然目前未有其他類似計劃,但人們能夠想像各種現實中不會存在的藝術館。他說︰「我們希望首先了解人們會如何跟它互動,然後我們想從技術及用家的角度看它是否恰當,以及如何改進。」

對用家而言,每次打開均須先尋找平面「建造」藝術館、再按進去的過程比較麻煩,而且目前虛擬藝術館內部製作頗為粗糙,難以仔細欣賞作品,這些都是有待改進的問題。
不過,Google曾進入11個收藏維梅爾作品的地方拍攝,「遇見維梅爾」計劃網頁附上連結,點按便能直接進入各藝術館內,以Google街景方式欣賞畫作。另外,Google藝術與文化網站上有維梅爾畫作的高清照片,畫質較佳之餘,亦方便用家研究繪畫細節。
相關文章︰
資料來源︰
- Meet Vermeer (Google Arts & Culture)
- Want to See All the Vermeers in the World? Now’s Your Chance (The New York Times)
- Explore Vermeer’s Surviving Paintings, Together After All This Time, in One Virtual Exhibition (Smithsonian)
- Google app lets you see all of Vermeer's paintings for free via AR (CNET)
- Google's Virtual Vermeer Museum Is a Legitimately Cool Use of AR (Gizmodo)
- Sortable Table of all Vermeer Exhibitions from 1838–2018 (282) (Essential Vermeer)
Tags:
南投縣13鄉鎮農特產品──濁水溪線篇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南投縣位處台灣中部,為台灣唯一不臨海的內陸縣及地理中心,也是海拔落差最大的縣市,海拔由高至低最高相差3000餘公尺。得天獨厚的多層次海拔亦孕育出多樣化的農特產品,例如花卉、竹藝品、香蕉、甘蔗、紹興酒、紅茶、高山茶等等,本文將再深入介紹「南南投」各鄉鎮的鄉鎮與農特產品,若有興趣不妨來南投晃晃吧!
南投縣位處台灣中部,為台灣唯一不臨海的內陸縣。縣內不只有台灣最高峰「玉山」、最大湖泊「日月潭」、台灣最長河流「濁水溪」之源頭,更是台灣海拔落差最大的縣市,從450到3600公尺,最高相差3000餘公尺。多層次的海拔亦孕育出南投農業多樣化的農特產品,例如花卉、竹藝品、香蕉、甘蔗、紹興酒、紅茶、高山茶等等。
南投13縣,依地理位置分為:
烏溪線:埔里鎮、國姓鄉、魚池鄉、仁愛鄉、草屯鎮、中寮鄉
濁水溪線:南投市、名間鄉、鹿谷鄉、竹山鎮、集集鎮、水里鄉、信義鄉
以下介紹「濁水溪線」各農業鄉鎮與農特產品:
南投農業特色-南投市
南投市位於南譨縣西北方,鄰近台中市,貓羅溪貫穿其間,河谷溝渠縱橫,灌溉便利;溪兩側東為南投丘陵,西為八卦山台地,皆屬平坦紅壤土質,與河谷狹小平原,均肥沃適合農耕,故農產品非常豐富。南投市沖積平原區盛產稻米,品質佳、暢銷全國;八卦山台地,地勢平緩,日照充足,以青山茶、生薑、鳳梨、荔枝生產為主;而丘陵區,以香蕉為大宗,亦有龍眼及文旦,為饕客最愛。
南投市農特產品:蘭花、野蘭、青山茶、番茄、絲瓜、荔枝、鳳梨、木瓜、龍眼、文旦、杮子
南投農業特色-名間鄉
名間鄉位於南投縣西側,濁水溪北岸,八卦山台地處,其台地地勢平坦,村落遍佈,農業發達,且有台3及台16兩線省道於此交會,交通發達。名間鄉平原區引濁水溪灌溉,土壤肥沃,生產的濁水米,粒粒飽滿甘甜,日據時代即是重要外銷商品;本鄉栽植於泉水之水蕹菜,鮮脆爽口、富纖維素,為島內少數特有蔬菜;松柏長青茶風行國內外,產值達10億元以上,台地植茶面積超過90%,為國內茶葉主要產區。極目望去,一望無際皆為青翠茶園。
名間鄉農特產品:濁水米、鳳梨、通天草、生薑、水蕹菜山藥、茶葉
南投農業特色-鹿谷鄉
鹿谷鄉位於南投縣西南方,海拔約800公尺上下,為氣候濕潤丘陵地形,年均溫25℃,雨量充沛。終年雲霧籠罩,加上土壤富有機質,所以適合茶樹生產,當地盛產「凍頂烏龍茶」已是台灣最知名的茶種。鹿谷鄉70%居民以茶葉生產為業,為全島唯一依靠單一生產作物為經濟來源之鄉鎮,經多年推廣改良,品質穩定,茶葉因地處高地,產值通常較平地茶葉為高,且因價格穩定,居民享有極高生活水準;除此之外,除茶葉外,竹筍、山芹菜及鱒魚養殖也是本鄉特產。
鹿谷鄉農特產品:凍頂烏龍茶、竹筍、山芹菜、良質米、明日葉、鱒魚、茶梅
南投農業特色-竹山鎮
竹山鎮位於南投縣南端,靠近雲嘉地區。境內有濁水溪和清水溪環繞。為海拔1,600公尺以下山地丘陵地,其山林佔全部面積之80%,因氣溫、雨量適中及少強風,適宜竹類生長,以盛產竹子而得名。本縣竹筍產量屬全國第五位。農產品主要為竹類產品為主,農產主要仍以竹類產品居最大宗,鮮筍類以冬筍、桂竹筍暢銷全島,各種筍類加工製品,更為多樣,為全國筍類最大供應產區;相關的竹製藝品,在居多藝術家投入和學校產學合作下,竹藝品除了美感外,更增加現在科技的應用,如LED竹檯燈、竹製涼蓆、電動竹扇等。
竹山鎮農特產品:冬筍、春筍、桂竹筍、麻竹筍、綠竹筍、筍乾、桶筍、筍絲、筍茸、醬筍、竹山紅番薯、破布子、烏龍、金萱、翠玉茶葉、番茄、巨峰葡萄
南投農業特色-集集鎮
集集鎮位於南投縣中部,濁水溪北岸,為南投縣最小的鄉鎮。其腹地狹小且多山,但古蹟,與在地美食甚多且頗受好評,人文藝術濃厚。近年推動綠色隧道與鐵道觀光活動有成,集集小鎮已成為國內知名的新興旅遊勝地。因集集腹地小,溪岸平原面積有限,主要農作為廿世紀番石榴及榮獲國產水果品牌認證的「紫水晶」巨峰葡萄。另外,山坡丘陵所產的香蕉,因氣候地質事宜,其香蕉香氣芬芳,口味甘甜可口,為知名山蕉;而紅龍果和糯米荔枝核小肉甜為近年新興水果,甜度高、品質佳,數量有限,深受消費者喜愛。集集鎮知名花卉為向日葵,大而豔麗頗受歡迎。
集集鎮農特產品:糯米荔枝、廿世紀番石榴、山蕉、巨峰葡萄、紅龍果、向日葵
南投農業特色-水里鄉
水里鄉位於南投縣中部,濁水溪上游,係本縣進入山區之隘口。水里鄉境內有陳有蘭溪、水里溪及濁水溪,溪流河谷交錯,周圍高山圍繞,氣候溫和;集集線鐵路終站車埕位於鄉境,水里也為新中橫公路之起點。水里鄉主要農作物為高山茶和青梅,茶園約在海拔1,000公尺左右,屬玉山茶區,茶色清澈,入口回甘,深獲茶友喜愛。境內青梅,鮮脆多汁,品質優良,為外銷日本之主力,近年發展多樣口味梅製品,以「天山梅」打響名號。新中橫沿線所產「黑紫玉」巨峰葡萄榮獲國產水果品牌認證,冬季品質尤佳。
水里鄉農特產品:高山茶、青梅、愛玉凍、國蘭、華盛頓臍橙、十月龍眼、茂谷柑、鹿茸、香蕉、水蜜桃、巨峰葡萄、苦茶油
南投農業特色-信義鄉
信義鄉位於南投縣東南部,為境內最大鄉鎮,亦是縣內兩個山地鄉之一,面積廣達面積1422.42平方公里。信義鄉內高山峻嶺,溪流蜿蜒溪谷平地較少,為玉山國家公園入口處,新中橫公路上的重要據點,縣內居民以農作為主。信義鄉氣候溫和,但因高海拔,日夜溫差大,以致蘊育了許多品質優良的農特產品,如青梅、夏季蔬菜、花卉、愛玉子、苦茶、雜糧、蓮霧及知名巨峰葡萄(玉珠)等。另外,溪谷山間養殖鱒魚、香魚、切花、土雞等。信義鄉擁有號稱「全台最會搞行銷」的信義鄉農會,擅長包裝農產品,並結合當地東埔溫泉及觀光果園,突破了農業發展遲緩的障礙,開拓了山地鄉農業觀光發展的新境界。
信義鄉農特產品:青梅、巨峰葡萄、紅肉李、芭樂、番茄、玉山茶、高冷蔬菜、轎摃竹筍、野菜、香魚、高級切花、苦茶油、愛玉凍
以上廣告由南投縣政府農業處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