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建立虛擬藝術館 讓維梅爾36張畫作「團聚」

Google建立虛擬藝術館 讓維梅爾36張畫作「團聚」
(L) The Geometer, (R) The Astronomer, Johannes Vermeer, oil on canvas.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現實中,維梅爾現在的36張畫作幾乎不可能同場展出,不過在科技協助下,這個想法能夠在虛擬藝術館中實現。

17世紀荷蘭畫家維梅爾(Johannes Vermeer)擅長處理室內場境的光線,屬荷蘭黃金時代最重要畫家之一。他一生幾乎都在台夫特(Delft)渡過,雖然生前小有名氣,但死後有百多年時間幾乎被遺忘,直到19世紀才被重新發現。

據估計,維梅爾的創作生涯中只留下了約45張畫,其中部分已散失,現時有36張畫作獲學界公認出自維梅爾的手筆,分別收藏於18個地方,大多數在藝術館,其中一張在1990年被盜後至今下落不明。

Jan_Vermeer_-_The_Art_of_Painting_-_Goog
The Art of Painting, Johannes Vermeer, oil on canvas.
維梅爾作品《繪畫的藝術》

位於海牙的莫瑞泰斯皇家美術館(The Mauritshuis Museum)跟Google藝術與文化(Google Arts & Culture)合作,建立了首家「收藏」了全部36張維梅爾作品的虛擬藝術館,計劃名為「遇見維梅爾」(Meet Vermeer)。

莫瑞泰斯皇家美術館總監哥汀卡(Emilie Gordenker)表示,科技讓他們做到這件現實中不可能發生的事——因為現實中無法把所有維梅爾的畫作放到同一地方展出。她亦希望能透過這虛擬藝術館,讓大眾感能比較維梅爾各張畫作的大小。

她解釋,這些超過300年歷史的油畫有部分太過脆弱,難以運送至外國,亦有部分屬私人收藏,而且屬於伊莎貝拉嘉納藝術博物館(Isabella Stewart Gardner Museum)的《合奏》(The Concert)更於1990年被盜。此外,擁有幾張維梅爾作品的藝術館,也不太可能一次過把所有藏品運去展出。

Meisje_met_de_parel2
Girl with a Pearl Earring, Johannes Vermeer, oil on canvas.
相信是維梅爾最著名的作品《戴珍珠耳環的少女》

根據記錄,史上最大型的維梅爾作品展1996年在莫瑞泰斯皇家美術館的《約翰尼斯·維梅爾》(Johannes Vermeer),總共展出23張畫作(同一展覽首先在1995年11月於華盛頓的國家藝廊舉行,但有兩張未有展出)。去年羅浮宮與國家藝廊及愛爾蘭國立美術館聯合舉辦展覽,在巴黎時亦有12張維梅爾作品展出(在另外兩站則有10張)。

要參觀這家維梅爾虛擬藝術館,可以到打開「Google藝術與文化」的網站,或安裝同名應用程式。打開應用後先點進「遇見維梅爾」的版面,再按「以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觀看全部作品」,程式會提醒先打開Wi-Fi,並透過鏡頭尋找平面,再把虛擬藝術館「建造」在平面上。畫面會顯示一家沒有天花的藝術館,總共有七個展廳,點一下便能夠進入。

vermeer_museum
Google Arts & Culture 程式截圖

這七個虛擬展廳按照維梅爾畫作主題分類,依次序為︰

  1. 說故事(Storytelling)
  2. 專注及調情(Concentration & Flirtation)
  3. 通信(Correspondence)
  4. 音樂(Music)
  5. 頭像畫及城市(Tronies & the City)
  6. 敘事、象徵、寓言(Narration, Symbolism, Allegories)
  7.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Girl with a Pearl Earring)

如果透過瀏覽器在網站參觀,則只能夠以全景照片方式逐一進入虛擬展廳。

Google文化學院實驗室總監嘉夫(Laurent Gaveau)指出,這是Google建造的首家虛擬藝術館。他表示雖然目前未有其他類似計劃,但人們能夠想像各種現實中不會存在的藝術館。他說︰「我們希望首先了解人們會如何跟它互動,然後我們想從技術及用家的角度看它是否恰當,以及如何改進。」

vermeer_museum2
Google Arts & Culture 程式截圖

對用家而言,每次打開均須先尋找平面「建造」藝術館、再按進去的過程比較麻煩,而且目前虛擬藝術館內部製作頗為粗糙,難以仔細欣賞作品,這些都是有待改進的問題。

不過,Google曾進入11個收藏維梅爾作品的地方拍攝,「遇見維梅爾」計劃網頁附上連結,點按便能直接進入各藝術館內,以Google街景方式欣賞畫作。另外,Google藝術與文化網站上有維梅爾畫作的高清照片,畫質較佳之餘,亦方便用家研究繪畫細節。

相關文章︰

資料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