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她延續著林杰樑對食品安全的奮鬥:「希望有一天,我在天上與林醫師重逢時,可以無愧於他」

她延續著林杰樑對食品安全的奮鬥:「希望有一天,我在天上與林醫師重逢時,可以無愧於他」
Photo Credit: 臺北市政府消防局 CC BY SA 2.0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林杰樑堅信:「就算只是微不足道的十塊錢,集結起來,就是不可忽視的消費者力量。」消費者的集體覺醒是食品安全改革所不可或缺的力量。

2013年8月5日,林杰樑驟逝後,譚敦慈頓失所依。她覺得生活失去目標,面對茫茫未來,除了做母親的責任外,不知該如何過下去。

直到一天,她看到一則紀念林杰樑的網路影片寫著:「三聚氰胺風暴時,你在;塑化劑風波時,你在⋯⋯。林醫師,你是台灣的良心,台灣人的驕傲,台灣有你真好。」

這段話讓她突然從傷痛中清醒了過來。她想起丈夫奮鬥一生的使命,和那許多未完成的遺志,於是她下定決心,要延續丈夫捍衛國人食品安全的精神,讓社會大眾感覺到,「林醫師一直都在」。

於是,11月12日,譚敦慈選在林杰樑過世滿百日當天,正式開始籌備「林杰樑健康關懷協會」。那一天恰好也是醫師節,她趁著出席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聯會代替丈夫領取「台灣醫療典範獎」時,對著前來採訪的眾多媒體,宣布了這個消息。

林杰樑過世後,這個社會面對的第一場食安硬仗,就是推動攸關食品衛生安全甚巨的《食品衛生管理法》修法。

林杰樑生前對國內食品安全事件無役不與,他過世後,譚敦慈代夫出征,挑戰最艱難的《食品衛生管理法》修正案。目標是推動林杰樑生前最關注的「複方食品添加物的查驗登記制」,以杜絕未來再度重演塑化劑、順丁烯二酸毒澱粉等類似的食安事件。

林杰樑始終認為,複方食品添加物的管理存在非常大的漏洞。自從2000年起,複方食品添加物不必強制查驗登記,使複方成為食品安全的不定時炸彈。因為單方食品添加物要查驗登記,複方卻不用,因而有業者取巧地將單方添加物混合工業級食品原料後,以複方販售,規避查驗登記。

正因如此,複方中若是添加了不合法的化工原料,也一樣神不知鬼不覺;等到問題爆發,往往對食品安全造成全面衝擊。近年來爆發的幾起重大食安意外,包括塑化劑被添加到起雲劑,或順丁烯二酸被添加到修飾澱粉中,都可說是複方查驗登記制漏洞下的產物。

2000年台灣對複方食品添加物鬆綁後,食品添加物使用愈來愈浮濫,不該出現的添加物質、工業級原料、化工原料,也不時被驗出隱身在複方添加物內,流入市售食品中,防不勝防。而下游廠商也難以充分掌握上游廠商所供應複方原料組合內容,等到被內線檢舉、或被「意外」驗出,往往已流入市面幾十年,受害人數難以估計。

林杰樑過世前後的那段時間,食品安全事件連環引爆,使得複方食品添加物的問題首度受到重視。

在2013年12月,朝野兩黨展開推動《食品衛生管理法》的修法,原本重點在於提高違法刑責,沒想到,最後竟然有五十多個法案版本被送入立法院,各方利益角力之激烈程度可想而知。其中最受矚目的「複方食品添加物查驗登記制度」,原本朝野協商對此條文已有共識,歷經53天協商,最後竟然無法排入議程,引發輿論怒吼。

沒有預設政治立場的林杰樑,生前不曾踏進立法院,但譚敦慈為了推動《食管法》修法,在2014年1月12日,破例參與了立委田秋堇聯合學者所共同召開的推動修法記者會。她在會中表示,要幫丈夫完成遺願,為「複方食品添加物查驗登記制度」的修法請命,呼籲食品藥物管理署「不要再當沒有牙齒的貓」。

林杰樑的學生、林口長庚腎臟科副教授顏宗海醫師也繼承恩師遺志,義無反顧的參與這次推動修法工作。對他來說,這些食安事件的意義,不只是新聞上冰冷遙遠的數據,而是一個個站在他面前,飽受病痛煎熬的血肉之軀。

「在臨床上,我看到很多病人,沒有家族病史、三高、濫服藥物、腎絲球腎炎等任何腎病危險因子,腎臟卻無緣無故壞掉,或很年輕就莫名其妙得到癌症。後來我們才知道,原來台灣食品中長期被添加具有腎毒性的順丁烯二酸、具致癌性的塑化劑。」

顏宗海語重心長地說:「黑心食品防不勝防,受害民眾即便因病就醫,也無法舉證自己洗腎是毒澱粉引起,罹癌是塑化劑引起。若政府能修法,在源頭阻斷複方中被添加有毒物質,就能保護人民,避免更多人受害。」

雖然立法院在一週後加開臨時會,將《食管法》草案納入審查,但此時卻已錯失修法時機。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突然以將引發國際貿易障礙為由,推翻了朝野協商完成的版本,讓「複方添加物查驗登記制」上路的努力,功敗垂成,改為複方食品添加物的組成,只能使用已合法登記的單方食品添加物。

新法看似解決了部分問題,但仍存在著安全漏洞。因為單方食品添加物個別使用安全,但混合使用卻未必無毒。舉例來說,當果汁常見的添加劑「苯甲酸」與維生素C和檸檬酸混合時,在長時間的保存環境,可能會產生人類致癌物「苯」。而這類有問題的組合,很可能被使用在飲料或其他食品中,對消費者健康構成潛在威脅。

譚敦慈以及林杰樑的學生,針對這些問題,持續關注食品添加物管理漏洞,防堵未來仍可能衍生的相關安全問題。

而顏宗海也自2014年7月起,接下了林口長庚臨床毒物科主任的重責大任。

林杰樑畢生的學術研究心血,都在林口長庚醫院毒物科的重金屬實驗室內完成。為了讓林杰樑生前的重金屬與毒物等重要研究成果不至於中斷,林口長庚醫院特別保留並協助維持這個重金屬實驗室的運作,讓相關重要研究都能持續進行。

這其中包括了台灣各地工業汙染常見的致癌重金屬鎘,對人體危害的新穎重大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