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真相者」卡舒吉、2名緬甸路透記者登時代雜誌風雲人物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時代雜誌選出卡舒吉、瓦隆、喬索歐等新聞人員為2018年「真相守護者和事實之戰」風雲人物,因為他們不惜冒著入獄甚至付出生命的風險,完成他們的工作,而他們更代表全世界更多新聞人員的奮鬥。
時代雜誌(Time)今(13)日宣布,選出「真相守護者(Guardians)」為2018年風雲人物,代表是遇害的沙地阿拉伯記者卡舒吉、報導緬甸羅興亞危機的路透社記者瓦隆及喬索歐,以及遭菲國當局打壓的媒體人瑞薩。除了這4位冒險探尋真相的新聞人員,還有一家媒體。
《中央社》報導,「時代」雜誌總編輯費森塔爾(Edward Felsenthal)在美國國家廣播公司(NBC)晨間節目「今日秀」宣布,「因為冒著巨大危險追求更廣泛的真相⋯⋯,以及勇於發聲和坦率說出」,這4位新聞人員和這家報社代表全世界無數其他新聞從業人員的奮鬥,「真相守護者和事實之戰」(Guardians and the War on Truth)榮膺年度風雲人物。
時代雜誌表示,所以選出「真相守護者和事實之戰」為風雲人物,是因為卡舒吉、瓦隆、喬索歐等新聞人員不惜冒著入獄甚至付出生命的風險,完成他們的工作,而他們代表全世界更多新聞人員的奮鬥。
時代雜誌並且公布呈現這4位新聞人員和《首都報》員工的4份黑白封面,凸顯「時代」雜誌所稱的「事實之戰」。
除了卡舒吉,另3位新聞人員是在緬甸採訪羅興亞穆斯林危機遭逮捕的路透社記者瓦隆(Wa Lone)及喬索歐(Kyaw Soe Oo)、遭菲律賓當局打壓的媒體人瑞薩(Maria Ressa),以及遭槍手闖入辦公室開槍造成慘重死傷的美國馬里蘭州首府安納波利斯《首都報》(Capital Gazette)。
路透社記者瓦隆、喬索歐
兩名路透社記者瓦隆(Wa Lone)和喬索歐(Kyaw Soe Oo)因報導羅興亞危機,違反國家機密法罪名成立,9月3日遭緬甸法官判處兩人7年徒刑。這項判決在全球引發眾怒,痛批侵犯言論自由。國務資政翁山蘇姬出席2018年世界經濟論壇時終於打破沉默,堅定捍衛法院關押兩人的決定。
《路透社》報導,瓦隆於2016年加入路透社,並在2016年10月以若開邦爆發的難民危機贏得亞洲出版協會。他的報導涵蓋議題廣泛,從經濟發展和基礎建設到地方選舉和健康議題,均有涉足。
喬索歐是在緬甸若開邦首府實兌(Sittwe)生長的佛教徒,他朋友透露,即使喬索歐避免陷入若開邦內穆斯林和佛教徒的緊張關係裡,但這樣的衝突最終將他帶入新聞業。
兩人迄今仍然身繫囹圄,他們的妻子拿著兩人的照片出現在封面上。
菲媒Rappler執行長瑞薩
菲律賓媒體Rappler長期因批判總統杜特爾特激進的反毒行動,使其成為當局施壓的目標。執行長瑞薩(Maria Ressa)上月被菲國當局以逃稅罪名起訴,言論自由捍衛者和民權人士咸認這是菲國總統杜特爾特政府廣泛打壓行動的一部分。
她擔任CNN記者,並在2012年創辦了Rappler,以調查報導及揭露政府貪腐行為為名。雖然她可能面臨罰款和最高10年的徒刑,她表示:「我沒什麼可隱瞞.我們沒有做錯任何事,我願意挑戰政府,而我會讓他們負起責任。我並不害怕它(政府)所做的事,我們會在法庭上與他們對抗。」
沙國異議記者卡舒吉
今年進入決選的包括在沙地阿拉伯駐土耳其伊斯坦堡領事館遭殺害而在國際引起軒然大波的沙國異議記者卡舒吉(Jamal Khashoggi),以及美國總統特朗普、俄羅斯總統普京、南韓總統文在寅和負責調查俄國介入美國2016年總統大選的「通俄門」案特別檢察官米勒(Robert Mueller)。
著名沙特阿拉伯記者及政治評論家卡舒吉專注報導沙國王室。今年10月,他進入沙國駐伊斯坦堡爾大使館後就人間蒸發。國際社會普遍認為下令殺害卡舒吉的幕後黑手,是經常遭到卡舒吉批評的沙特阿拉伯王儲,穆罕默德・薩勒曼。這場命案引發世界各國對沙國的強烈譴責。
已遇害的沙國異議記者卡舒吉出線,意味時代雜誌1927年開始選出年度風雲人物以來,首次有辭世者獲此殊榮。
美國馬里蘭州《首都報》
《BBC中文網》報導,今年6月28日,一名槍手走進美國馬里蘭州《首都報》的辦公室,開槍射殺五名新聞編輯人員。案件調查人員表示,槍手2012年曾控告《首都報》誹謗,但案件後來遭駁回,因此長期對該報社感到怨恨。
雖然這起恐怖的槍擊案就發生在報社內,但該報記者盡忠職守,仍在停車場編輯寫稿,報紙隔天正常出刊,並放上五位喪生記者與編輯的照片。但當天的言論版則一片空白,悼念罹難的同事。
此外還有5月與英國王子哈利結婚的前荷里活女星梅根馬克爾(Meghan Markle)、熱賣超級英雄片「黑豹」(Black Panther)的導演萊恩庫格勒(Ryan Coogler)和加州心理學女教授福特(Christine Blasey Ford),她出面指控特朗普提名的大法官人選卡瓦諾 (Brett Kavanaugh)幾十年前性侵她,成為性侵受害人的象徵。
特朗普政府為遏阻非法移民入境執行強硬政策,拆散超過2000個家庭,造成骨肉分離,這些離散家庭也進入決選。另外還有發起「為我們的生命遊行」的學生,今年情人節佛羅里達州派克蘭(Parkland)道格拉斯中學(Marjory Stoneman Douglas High School)發生槍擊事件,造成17人喪生,這些學生發起遊行,主張改革槍枝管制法規避免慘劇重演。
Tags:
好想住桃園!市民最有感的「宜居智慧城市」發展秘辛大公開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城市該如何串聯企業、社會及公民組織,創造永續價值?依據關鍵議題研究中心發布的最新市調結果,帶大家一窺國門之都「桃園」,為了宜居智慧城市付出哪些努力。
桃園作為臺灣與世界接軌的第一站,面對永續未來的國際共識也採取了諸多措施,期盼能藉此逐步實踐「宜居智慧城市」的願景。
城市宜居的關鍵是什麼?過半民眾認為「交通運輸」政策影響最有感
這次問卷中,我們以「城市居住的理想藍圖」為題,詢問網路民眾最重視城市發展的哪些面向。結果發現,不分年齡性別,多數民眾對「宜居城市」都有相當類似的想像,最重視的三個方向分別是「大眾運輸與交通便利性」(52.9%)、「經濟發展與就業機會」(38.8%)及「社區安全與治安狀況」(33.7%)。
不論上班通勤、日常生活,還是旅遊觀光,「移動」都是行動的必須過程。一座城市是否宜居便利、能否永續發展,很大程度取決於整體運輸系統的設計規劃、市政措施完善與否。這次市調也發現類似的結果,像是談到近期桃市府讓民眾最有感的施政項目時,有將近四成的民眾選擇了「基北北桃通勤月票都會通」以及「鐵路地下化工程及捷運路網建設」等交通相關的政策。
另外,根據本次調查顯示,16-40歲的族群較為重視「教育資源的質量與分配」、「政府服務的效能」以及「文化節慶與娛樂活動的豐富程度」;41-60歲的桃園民眾則較為重視「醫療服務與設施品質」、「居住環境周邊設有公園綠地」以及「友善高齡者、身心障礙等群體的設施」;而詳加檢視近一年來桃市府所推出的政策或活動,許多也正好對應到前述的需求,例如「國中小營養午餐免費」、結合科技執法的「靜桃專案」、舊城區改造、參觀人次破千萬的「世界客家博覽會」、擴大肺癌篩檢、加速設立市立醫院及特色診所、興建7座旗艦型公園與推動「高齡友善換居社宅專案」等,是桃園民眾除交通類別以外的有感施政措施。

而針對整體都市發展,今年由張善政市長召集成立的「未來城市空間發展會報」,也開始著手短、中、長期的舊城再生規劃,並布局城市大型公共建設,關注人行空間與城市關係的有序發展;搭配桃園現在進行式的鐵路地下化工程,進一步推動車站周邊產業轉型及土地活化,更將效法歐美成功先例,規劃興建長16公里的綠色廊道,打造回歸人本思維的城市空間,提供市民最宜居、舒適的生活藍圖。
傳產轉型、新創支持、文化深耕:城市發展的永續金三角!
不過,僅是安全完善的交通路網還不夠,城市的經濟發展也是攸關市民生活品質的重要指標之一。調查指出,約三成民眾認為「提供傳統產業轉型的資源」(31.7%)、「支持產業創新發展」(31.3%)、「鼓勵農業轉型與特色觀光發展」(27.8%)是城市發展中相當重要的產業元素。

在青創產業的扶持上,桃市府近年設立了許多創育機構,例如專注孕育AI及智慧機器人等物聯網科技團隊的「新明青創基地」,及今年新成立、以整合電商平台資源為目標的「中路電商基地」。而未來更將成立「中路青創加速器基地」及「A8產業加速器」,分別催化能接軌國際的頂尖團隊,與協助傳產數位轉型。此外,桃市府也透過相關計畫提供創業辦公硬體、培訓資源,積極媒合青創團隊,並提供在地市場驗證機會,期待透過青創團隊產品規模化的過程,帶動整個桃園的產業升級。

此外,富有在地特色的人文觀光也是近年桃市府大力投入的領域,像是透過創新形式與傳統禮俗的融合「大溪大禧」,將關聖帝君聖誕遶境打造成跨越當代設計與民俗信仰的城市祭典;今年全新打造的觀光品牌「探索北橫」,推出數條能充分感受山水風光、體驗原民文化的主題遊程。不僅如此,桃市府也積極串聯周遭縣市的觀光資源,聯合推出整合了北北基桃共30處旅遊景點的旅遊套票,藉此導入更多的外部資源,促進桃園觀光產業的蓬勃發展。

二度奪下永續城市特優獎!持續邁向更宜居、更智慧的桃園
針對「永續經營」相關作為的重要性認知,絕大多數民眾認為「大眾運輸路網的長遠規劃與建置」(40.3%)是落實永續的關鍵。桃園作為全台第一個符合聯合國推動「奔向淨零」(Race to Zero)倡議的城市,於今年3月29日率先發表桃園邁向2050淨零碳排路徑圖,除規劃空氣品質淨化區、打造全齡友善的共融式公園綠地、協助企業產業轉型,更積極建置及完善市內捷運路網,全方位實踐淨零的永續目標;其中,桃捷綠線中壢延伸線綜合規劃,交通部同意捷運綠線從G01站延伸至中壢車站(桃捷A23),連結捷運綠線與機場捷運,形成桃園首條環狀捷運路網,而捷運三鶯延伸八德、棕線計畫,均已針對交通部審查意見提出修正,期盼今年底可獲行政院核定。

此外,桃園更再度榮獲今周刊「2023永續城市SDGs大調查」的「永續城市特優獎」及「經濟力特別傑出獎」,展現桃園無論民間企業抑或政府機關,都將永續發展視為重要目標。而明年更將整合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及資訊科技局設立「智慧城鄉發展委員會」,期盼藉由組織整改消弭隔閡,讓各單位的目標、任務都更加明確並發揮效益,並優化各項公共服務,為市民打造更為舒適的生活環境,使「智慧桃園」的目標更上層樓。

桃市府在都市景觀、城市機能、產業精進及施政效能等面向的耕耘,短期成效不僅為民眾所有目共睹,長期觀之,更是為桃園往後的蓬勃發展打下關鍵基礎,使宜居智慧城市的願景正實現。
【桃園市政府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