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機車ABS是好東西,只是我們的政府不懂「橫向溝通」

機車ABS是好東西,只是我們的政府不懂「橫向溝通」
Photo Credit: 總統府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連續髮夾彎的機車加裝ABS政策惹得罵名,但其實可以用降低貨物稅或促進系統國產化的方式兼顧售價和安全,只可惜我們的政府,至今未做到這樣的「橫向溝通」。

文:TREVOR HUANG

鬧到總統親上火線的ABS事件,說穿了只是中華民國政府各部門缺乏橫向溝通,各行其事的縮影。如果這個體系沒有徹底改變,這種事情不會是最後一次發生。

關於ABS是什麼,本文不會處理,有興趣的人可子自己去維基百科找防鎖死煞車系統這個關鍵字,或直接輸入ABS,就可以知道這東西到底是幹啥的。我想聚焦討論的,是政府到底是怎麼把一盤好棋下到爛掉。

ABS是好東西,不裝的原因就是「錢」

ABS對於經常下雨,馬路又有一堆油漆標線的台灣道路環境來說,它所能帶來的安全提升,是非常明顯的。從以下的影片就可以看到,下雨天摩托車輾過道路標線,在沒有ABS的情況下,煞車打滑的情況非常明顯;有ABS之後,摩托車的穩定性大幅提升。

所以,馬英九政府在2015年宣示,要在重型(125cc)以上全面加裝,並非圖利廠商,而是出於安全考量。現在網路上很多說什麼ABS沒用,或是認為自己手動點放也能做到一樣效果的論點,基本上我都當作是嘴砲。先不說台灣有多少人的煞車點放技術可以比電腦更厲害,就算真的有這種新人類存在,作為一個機車騎士,也不該期待每個人都是新人類,特別是在馬路三寶這麼多的今天,就算你的技術再好,也不能保證別人犁田打滑不會掃到你。

但是,相對於現有機車的整車成本,ABS是一個相當昂貴的子系統,而且台灣的機車供應鏈沒有相關技術,基本上得靠德國博世(Bosch)供應。Bosch的ABS是好東西,卻不是人人都買得起,而這也就是ABS之亂的根源——台灣人太窮了,窮到多花台幣一兩萬幫自己添加安全配備都負擔不起。

降低成本最快的方法,就是減貨物稅

由此觀之,ABS的問題基本上是個價格跟安全取捨問題:我們需要ABS,但ABS太貴了,在現有的價格水準下,無法全面普及。那麼,政府在推動這個政策時,應該怎麼做呢?

當然是要想辦法引導價格下降。

以ABS來說,引導價格下降的方法大致有兩種,一種是推動國產化,另一種則是利用財稅補貼的手段,把終端價格壓下來。但我們畢竟不是隔壁的「強國」,不能(也不應該)無視Bosch的智慧財產權,而台灣機車產業的不長進,跟汽車產業相比是五十步笑百步,因此,期待機車廠商自行投入ABS研發,基本上也是不切實際的期待,加上研發是要時間的,一定來不及趕上強制加裝時程。那麼,該怎麼辦呢?

比較快的答案是財稅政策。

根據我們現行的貨物稅規定,摩托車的貨物稅是17%,以一台8萬塊的125摩托車來說,大概有1萬3千塊是貨物稅。如果我們的政府把摩托車加裝ABS視為一個重要的安全政策,是可以考慮用貨物稅抵減的方式來降低加裝ABS所帶來的影響,而且對政府整體來說,這是一個完全划算的買賣。想想看,騎車犁田一次就算只是皮肉傷,看急診對健保造成的負擔也是幾千塊錢,如果摔斷骨頭,要打鋼釘進去,健保就要支付好幾萬了,這還沒算犁田的機車騎士因為不能工作所帶來的經濟損失呢。

至於為何要減低貨物稅,而非從關稅下手呢?沒錯,目前台灣機車所使用的ABS幾乎都是國外進口,所以在引進的時候,海關會針對ABS課徵關稅,但關稅的計算方式是「進口商品的離岸價格」乘上「關稅稅率」,而非「終端產品的離岸價格」乘上「關稅稅率」,除非進口商品本身就是終端產品。ABS很顯然只是機車的一個零部件,而非終端商品。

108年元旦起 新款機車須裝ABS(1)
Photo Credit: 中央社

我查了一下海關稅則,機車的ABS應該是被歸類為機器腳踏車的其他零部件,關稅稅率是10%,如果機車廠商宣稱,增加ABS會導致機車終端售價增加8000元,則ABS這個零部件本身的離岸價格,可能只有5000到6000元,甚至更低。在這個情況下,免除ABS關稅的效果,就是省幾百塊錢而已,推動ABS普及的能力非常有限。而貨物稅是用整車的售價來計算,因為基數大很多,帶來的降價效果才會明顯。

另外,除了基數很小之外,對中間財免徵關稅,受益的是終端產品的製造商,但終端產品的製造商沒有義務如實反映成本到產品售價上。開門做生意,誰不想多賺一點?除非機車是一個完全競爭市場,而且資訊高度透明,機車製造商才會像吃了誠實豆沙包一般老實。但台灣的機車市場並不是這麼回事,詳細情況就不多談了。

但是,今天如果政府宣布調降ABS機車的貨物稅,結果是不一樣的。因為貨物稅是用機車的整車銷售價格去計算,所以一調降,價格可以差到好幾千塊,這種事情媒體會報導,消費大眾也會關心,而資訊透明會讓產品製造商老實一點。這是從貨物稅下手最大的好處,即便廠商故意拉高機車售價,想拿走降稅所創造出來的消費者剩餘,效果也會打折扣,因為應稅的基數也變大了。與其這麼幹,維持原價,多賣幾台,說不定還能賺更多。

解方並不難,只需溝通溝通再溝通

如果是一個橫向溝通良好的政府,要推動這個政策,至少要把財政部、交通部跟衛福部這三個部會召集起來,精算各種成本之後,提出一個稅務減免方案,來降低ABS的導入門檻。事實上,很多國家的電動車推動政策,都是靠減稅補貼來的,中華民國的電動車補貼也有稅務優惠的成分在,那為何機車強制加裝ABS就不可以?

簡單講,這些是專案管理的基本概念,但我們的文官體制並不習慣這樣的做事方式,不僅是各做各的,而且還堅守本位,別的部會別想對我的業務主管範圍插嘴。也難怪這整件事情發展到現在,變得如此荒腔走板。

總統蔡英文(圖)6日於總統府進行「迴廊談話」,並就相關議題向媒體說明。府方幕僚指出,這是首次在總統府的迴廊進行談話,類似美國總統有時會在白宮東廂走廊發表談話的方式,也會簡單回答媒體的問題。
Photo credit: 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