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土關係中的宗教因素:清真寺政治工具化,伊斯蘭還屬於德國嗎?

德土關係中的宗教因素:清真寺政治工具化,伊斯蘭還屬於德國嗎?
Photo Credit: AP/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DITIB中央清真寺完工慶典上,坐上賓不是德國總理梅克爾,而是土耳其總統艾爾多安;清真寺四周飄揚的不是德國國旗,而是土耳其國旗,這完全不符合所謂的「伊斯蘭屬於德國。」

悉知,德國境內有5個組織嚴密、財力雄厚、影響力十足的伊斯蘭協會,其中4個屬於遜尼派伊斯蘭協會(DITIB就是其中之一),另一個則是什葉派伊斯蘭協會。他們的共同特色有三,第一,都自稱是伊斯蘭正統,代表伊斯蘭;第二,極端保守,排斥其他伊斯蘭團體;第三,接受海外金錢援助,聽命海外金主的命令。

說開來,援助遜尼派伊斯蘭協會的海外金主就是土耳其、沙烏地阿拉伯、卡達與埃及;而贊助什葉派伊斯蘭協會的國家就是伊朗。這5個援助國家都透過金錢援助的方式,控制伊斯蘭協會的一切活動,直接對這5個伊斯蘭協會發號司令。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這5個伊斯蘭協會其實只代表15%-20%德國境內的穆斯林,換句話說,絕大部份在德國生活的穆斯林並非這5個協會的成員,因此嚴格說來,其代表性是相當薄弱。進一步觀察,大部份在德穆斯林多有宗教自由的思想,他們強烈主張要跳脫伊斯蘭教傳統的集體束縛,成為一個信仰自由的世俗個體,但可惜的是,這些「世俗主義穆斯林」並未組織起來,形同一盤散沙,難以對抗上述5大伊斯蘭協會,才造成目前保守伊斯蘭勢力凌駕世俗伊斯蘭勢力的局面。

科隆清真寺事件之後,德國民怨四起,有的抱怨德國政府「養老鼠咬布袋」讓清真寺成為艾爾多安政治勢力的延伸,有的抱怨土耳其人不懂得知恩圖報,因此德國人與土耳其人的心牆是越築越高。導致這樣的結果,DITIB難辭其咎。

DITIB是德國境內最大的遜尼派伊斯蘭組織之一,成立於1984年,總部設在科隆艾倫菲爾德,大約管轄德國境內900座清真寺。就任務性質而言,DITIB設立的目的在於教化德國境內土耳其裔穆斯林、設置與資助清真寺、培訓傳教士、開設語文班、以及舉辦宗教與文化活動等。就組織性質而言,DITIB是土耳其政府在德國設立的一個宗教組織,直接由艾爾多安總統管轄的土耳其宗教事務局(Diyanet)指導、監督與控制,而DITIB主席則被土耳其政府編制為負責宗教與社會事務的大使館參贊,從這個角色論之,DITIB主席等於是土耳其的公務人員,而DITIB則是土耳其的政府組織,成為土耳其政府影響德土關係的政治工具。

德國媒體常常以「DITIB是艾爾多安的政治臂膀」來形容DITIB的政治功能。證據之一就是DITIB在2017年4月16日「土耳其修憲公投」與2018年6月24日「土耳其總統大選」的過程中,幾乎是卯足全力為艾爾多安拉票,為艾爾多安在德國境內宣傳造勢,讓艾爾多安順利坐上大總統寶座。證據之二則是,最近幾年來德國與土耳其政治衝突不斷,外交關係降到冰點,例如:土耳其政府譴責德國眾議院通過亞美尼亞種族屠殺事件、關押德國記者、禁止德國官員與國會議員訪視駐土德軍、禁止德軍使用土耳其空軍基地等;而德國政府則抨擊土耳其新憲為獨裁憲法、土耳其已偏離歐洲民主價值等,這些不留情面的言語交鋒都讓德土關係蒙上陰影;而在爭端過程中,DITIB一律站在艾爾多安這一邊,為其發聲,DITIB核心幹部還親上媒體為艾爾多安辯護。

自從2016年7月15日土耳其政變後,DITIB在德國的行動更加積極與攻擊性,其目的有二:第一,鞏固德國境內支持艾爾多安的穆斯林;第二,暗中調查與清剿葛蘭運動支持者的動態。DITIB這種「親土反德」的政治立場,引起德國政府的注意。2016年12月《Focus》雜誌撰文強調:德國境內700座清真寺是「土耳其情報局的監聽站」;2017年2月德國北萊茵西發利亞邦憲法保護局確定13位伊瑪目(Imame)從事間諜工作,並將之驅逐出境;2018年9月《世界報》(DieWelt)更指出「自2018年9月起,德國聯邦憲法保護局已將DITIB總部(DITIB-Zentrale)列為間諜觀察對象。」DITIB政治工具化後,非但無助於「德國伊斯蘭」政策的推行,反而使德土關係更加緊張。

AP_18317486745522
Photo Credit: AP/達志影像

以「德國伊斯蘭」取代「土耳其伊斯蘭」的兩大作為

基於保障宗教自由與少數族群權利的憲政精神,德國政府推行了友善穆斯林的政策,廣建清真寺、增加禱告空間,希望能夠讓在德國生活的伊斯蘭教徒心安自在,進而接受德國、認同德國。但是,經過「間諜事件」與「科隆清真寺事件」之後,德國政界、宗教界與學界深深認為:德國境內的伊斯蘭世界存在太多艾爾多安的影子,未來應該積極「反DITIB化」或「反土耳其化」,讓目前「土耳其伊斯蘭」現象能夠根本改變,建立一個高度認同德國、融入德國社會的「德國伊斯蘭」願景,而其努力的方向有二:

1.以「本土伊瑪目」取代「進口伊瑪目」:

悉知,目前德國伊瑪目的產生方式仍然以1980、90年代為基礎,直接從土耳其輸入,當時認為「進口伊瑪目」是短暫、臨時的權宜之計,沒想到,這個臨時性的結構設計,卻變成常態現象。當前DITIB清真寺的伊瑪目都是由土耳其政府在土耳其境內培訓之後,再指派到德國任職,其薪水也是由土耳其政府支付,換句話說,DITIB清真寺從「組織」到「財政」都是由土耳其政府全盤操控,使得艾爾多安的手可以肆無忌憚地深入德國。

為了改變這種「進口伊瑪目」的現象,德國聯邦政府決定在明斯特(Münster)、歐斯納布魯克(Osnabrück)、法蘭克福(Frankfurt)、圖賓根(Tübingen)、艾爾郎恩(Erlangen)設置5個伊斯蘭神學中心(Zentren für Islamische Theologie),由德國自己的教育體系來訓練、教育「本土伊瑪目」,進而取代「進口伊瑪目」,停止土耳其對DITIB清真寺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