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南科園區環差過關,台積電斥資6000億、用電占全台3%的3奈米廠可建了

南科園區環差過關,台積電斥資6000億、用電占全台3%的3奈米廠可建了
Photo Credit: 中央社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儘管會議中,環委多少質疑供電供水的部分,認為未來的不確定性太高,但最後仍在經濟部與水利署的全力擔保中通過環差。

斥資高達6000億,台積電3奈米廠將設廠位於台南的南部科學園區,今(19)日環差報告通過審查,預計2020年建廠,最快2022年底開始量產。不過3奈米廠一年用水、用電量都十分可觀,最後在水利署與能源局的力保下通過環差,台積電與會人士低調表示,這個時間點對台積電「十分關鍵」。

台積電3奈米廠被視為重大投資開發計畫,總投資至少6000億元台幣,若環評可以順利通過,台積電估計2020年可以建廠,2021年開始安裝,預估18個月的認證,希望2022年底、2023年初開始量產。台積電與會人士表示,環評通過的時間點十分關鍵。對照三星日前發下豪語,2020年將量產3奈米超車台積電,台積電可說是一秒也不能浪費。

不過為了建廠需求,南科園區預估用電量將比原來增加88萬瓩,達到299.5萬瓩;每日用水量增加7.5萬噸,達到32.5萬噸;每日汙水放流則增加5.2萬噸。大量增加的水、電哪裡來?11月14日進行的環評審查,因水電供應資料不足,決議補件再審,也成為今日環評的審查焦點。

《鉅亨網》報導也指出,由於3奈米為獨步全球的技術,政府相當重視此次開發案,在今日的環評大會上,經濟部能源局、水利署與台電分別由經濟部次長曾文生、水利署長賴建信與台電負責電力調度的副總籃宏偉,親自出席說明供水與供電情況,盼能全力協助台積電闖關環差案。

用電大幅增加,南部老舊燃煤電廠能否如期除役?

綜合《今日新聞》《中國時報》報導,這次南科基地變更計畫,半導體廠預計增加88萬瓩的用電,但用電計畫中涵蓋2座尚未更新的興達電廠機組,才剛進入環評程序,環評委員李克聰就質疑,如果環評沒有依照預計時間通過,一號機組沒有在2023年前開始運轉,會不會造成供電不穩?希望經濟部能提出數據說明。

《環境資訊中心》報導,能源局與台電表示,2018年到2025年間,將新增燃氣機組約941.4萬瓩,包括通霄、林口、大林、興達、大潭都會有新機組商轉,加上綠能陸續併網,即便老舊機組如期汰換,淨尖峰供電能力增加約483萬瓩,可供應台積電3奈米廠與全國電力需求。

台電
Photo Credit: 台電

綜合《中國時報》《經濟日報》報導,能源局解釋,興達燃氣機組若未銜接上來,只會讓備用容量率由15%降到11%,供電仍無問題,台積3奈米廠2023年增加88萬瓩需求可如期供應,且興達燃煤機組一號機、二號機原規劃2023年除役期程不變,請民眾放心。

台積電也承諾,新廠將認購20%以上的綠電用電度數,經濟部與台南市政府則得配合台積電新廠量產用電時程,優先滿足此案的再生能源發電量。

《工商時報》報導,閉門會議時,經濟部次長曾文生也數度強調,整個台灣供電是電網調度、已不會有單一區域缺電的問題,而現在大家最擔心的就是興達電廠燃煤轉燃氣的問題,憂心會加劇南部空汙問題,但為了因應需求,已經加速辦理興達電廠燃氣機組計畫。

《風傳媒》報導,儘管會議討論過程中,環委或多或少對於經濟部及水利署的規劃有所質疑,尤其是供電部分,認為未來的不確定性太高,然而經濟部表示,供電規劃本來就會預測到未來的用電需求,最終全案審核修正通過,台電承諾會將配合台積電量產後的用電時程,優先協助提供對應之再生能源發電量。

避免汙染留高雄,環團籲台積電認購100%再生能源

其實召開環評會議前,民間團體也於昨日召開記者會,對台積電南科設廠表達憂心。地球公民基金會主任李翰林說,台積電3奈米廠用電一年77億度,遠遠超過台南市188萬人口一年的民生及商業用電,用電量接近全台灣用電量的3%(2017年,全台用電量為2613億9279萬5000度電,台積電3奈米廠預估用電量佔其2.9%)。

這樣的用電量,相當於一座大林燃煤發電廠的發電量,李翰林表示,台積電在南科園區設廠,等於要「多蓋一座燃煤電廠」供應用電,不過台南只有一座大型燃氣電廠(森霸電廠),如果南科的電力需求增加,屆時勢必要從高雄供電,恐影響高雄興達燃煤電廠1 - 4號機組除役期程(預計將於2023、2024年除役),原本空氣就很糟糕的南部,將會加重汙染。

台灣再生能源推動聯盟理事長高茹萍解釋,電子資訊業者包括蘋果、Google等企業,都已承諾逐步使用100%,也要求供應鏈廠商跟進,她表示,台積電身為蘋果供應鏈廠商,無論是直接購買綠電、還是透過購買再生能源憑證支持綠電發展,應承諾逐步達到100%使用再生能源的目標。

地球公民基金會副執行長蔡中岳也指出,不是反對台積電設廠,但面對全球供應鏈使用綠電的壓力,若未更積極採用再生能源,恐造成「貨出不去、只留下汙染」的窘境。

不過據《環境資訊中心》報導,先前環團建議全使用再生水、逐年使用100%綠能,卻無列入要求,僅做為參考。

《天下雜誌》2017年報導,根據能源局統計資料,全台工業部門的用電增加6%,其中超過一半是台積電貢獻。而台積電預計 2019年量產的7奈米製程的第二版本7 Plus,部分製程將首度導入極紫外光(EUV)微影製程,這是半導體產業期待已久的「救世主」技術,用電還會暴增。

台積電;再生能源
Photo Credit: 關鍵評論網/Abby Huang 攝

新聞來源:

核稿編輯:楊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