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禁系統」等於「校園安全」?東華學生怎麼看都覺得「怪怪的」

「門禁系統」等於「校園安全」?東華學生怎麼看都覺得「怪怪的」
Photo Credit: pang yu liuCC BY-SA 2.0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台灣高等學院至今長留著由上而下的「褓姆式」治理思維,以東華大學校區門禁系統設立為例,校方提出的裝設理由和系統本身連帶關係低,反而造成學生不便甚至使校區管理困難,這時校內「學生自治」的力量,能夠打破「教授治校」的窠臼盲點嗎。

圖文:鄧家洋(東華大學歷史四)、曾天白

東華,「曾經」是一所值得花四年生活的大學。

國立東華大學校本部占地246公頃,校地廣闊的特色是全台灣大學校地排名前3,自1994年創校以來,校園自由風氣與人文素養是本校的重要傳統,超越當時老牌學校的傳統窠臼,並無人物塑像立於校園內部;又因行政高層擔任美國大學副校長將治校理念與學術自由風氣帶入了這所東部新穎的國立大學,形成本校文化的DNA。若仔細翻開當初設計圖,原以Charles Moore建築事務所所規劃仿造柏克萊大學以人工小溪貫串於校內行政、教學區,原意營造出如國外大學自然優美環境,雖說諸多複雜現實因素,因而導致了現在校園內部兩個人工湖,但瑕不掩瑜。

學生獨立思考也是東華的特色,比如:2003年校內曾因併校議題,學生自發性發動聯署、組織成立「東花兩校關懷聯盟」要求校方基於「學生主體」(Student Subject)的角度在校園治理(Governance)中,必需討論的項目,並顧慮兩校不同文化傳統的差異性要求撤回。

雖然最後在教育部高教司與行政院東部辦公室以及實務上仍然於2008年5月正式併校。不過這充分反映出過去校園學生自主思考與對校園文化的主導性強烈展現出充沛的能動性。國立東華大學,在過去許多自由評比項目領先全台,是本校創校以來二十餘載的校園文化傳統,但這幾年出現了新的變化。近年來,校內行政高層保守迂腐的作風,使得東華校園重大政策中,無法明確看見學生集體意志的展現,忽視了學生作為校園主人之一的地位。

1
(圖1) Charles Moore建築事務所設計東華大學示意圖 | 作者翻拍自東華圖書館,《月眉書訊》第121期

「門禁系統」等於「校園安全」?

2018年4月18日,東華的交通安全暨車輛管理委員會中,通過兩個決議。建置門禁系統、建置機車發報器(RFID)。學校聲稱,建置門禁系統可以阻擋校外閒雜人士進入校園,產生治安、寵物棄養、垃圾亂丟、車禍。另外,若協助交通部名為「車聯網技術應用於機車安全改善之研究與場域試驗計畫」,建置機車發報器(RFID),便能從中央分配給該試驗計畫中的5160萬新台幣中分得部分預算補助。

因此,建置門禁系統,並以機車發報器作為門禁系統的「鑰匙」。總務處將兩項建置計畫並列成一項,本意是主要希望能維持「校園安全」解決問題。看似具備一定的合理性,然而實際上卻有許多「怪怪的」地方,但在我們談這些「怪怪的」地方前,不妨先談一下什麼是主動式發報器(RFID)。

什麼是主動式發報器(RFID)?

在這個交通部計畫中,主動式發報器就是能安裝在汽、機車上,可利用物聯網通訊方式廣播車輛所在位置與狀態,回報給後台監管設備;並於路口建置路側設備,用來接收往來車輛,並提出警告。

2
(圖2)系統建置說明 | 資料來源:資策會簡報

說到這有些朋友可能聽不懂了。總之發報器的應用非常廣泛,像高速公路上的E-tag,車輛經過收費桿,就會紀錄你的點位,方便跟你收費。差別是E-tag不能主動回報你的位置,而這個機車主動式發報器可以。

會主動回報使用者車輛位置,聽起來好像很可怕,但交通部資策會強調這項試驗計畫,基於保密原則,不會將使用者身份的資料與移動軌跡一併紀錄。只打算分析哪些路段是高風險路口與提供警示等等功能。未來交通部期待全面推廣,把主動式發報器運用在一般道路上。主動式發報器是否能夠全面推動、是否具有誘因、是否保證隱私權,那是交通部要煩惱的問題。

我們該回去看看校方的論述哪裡「怪怪的」。我們要從必要性來談。

3
(圖3)總務處建置門禁系統簡報 | 資料來源:行政會議會議紀錄

所以這個門禁系統,究竟在搞什麼飛機?

1. 建置門禁系統的必要性

從圖3,能得知為什麼要建置門禁系統的9個理由。我們就一項一項拆開來檢視,花大錢建置門禁系統的必要性吧!首先,先把不知道與門禁系統有何關連係的第9點砍掉。第3、7點是與主動式發報器的結合必要性,等下討論。

第1、2、4、5、6、8點,皆為安全管理,是現有大門的管制業務,不論門禁系統是否建置,現在的制度中,大門守衛控管下,校外人士若要進來,需接受盤查,這已經在執行,並不符合必要性。眼尖的朋友可能會注意到第4、8點是電子化的好處,然而針對汽、機車進入校園的門禁管制,真的可以處理亂丟垃圾、遺棄寵物等問題嗎?濫丟垃圾不需要進入大門,由於東華校園廣,只要挑選無人的矮牆一扔,就可以完成。棄養動物也只要徒步進入、或放在後車廂,仍舊可以在進入大門後執行。這些問題並不會在門禁系統建置完後解決,反而是當棄貓、棄狗、隨機傷人等突發事件發生時,因為減少保全人力,校園真的比較安全嗎?另外所費不貲的門禁系統一旦建置,其建置、維修、保養成本,難道真的會比聘雇保全人力還低廉嗎,這裡很值得打上一個很大的問號。

2. 主動式發報器系統結合門禁管理系統的必要性

4
(圖4)校內事故原因分析,資料來源:行政會議會議紀錄

從圖4來看,東華學生發生事故的原因在於「自摔」、「不明撞」,且超過8成的位置是在外環道與外環道鄰近路口,細看建置門禁系統的理由第3、7點的防撞警示與遠端監控,固然有一定的效果,但不是主要問題原因,也不能解決這些問題。

意見那麼多,那你的解決方案呢?

1. 門禁系統:使用車牌辨識進入校園

8月底就要完工。我們學生無力阻擋總務處使用經費的權利。因此,門禁綁機車主動式發報器固然是一種方法,但汽車卻不需要安裝主動式發報器,汽車是使用「車牌辨識」,我們認為機車也該比照辦理。再者,主動式發報器無法一旦損壞、沒電,學生除了要被罰款外,還是會被擋在外面,實在很不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