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可以拿來蓋泡麵——但在泡麵發明前,出書要做什麼?

書可以拿來蓋泡麵——但在泡麵發明前,出書要做什麼?
Photo Credit: Depositphotos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這個「出書拿來蓋泡麵」的概念,倒不是泡麵發明之後才有。我們現在有個成語曰「覆瓿之作」,其實正是古文版「蓋泡麵」的意思。這個邏輯最早是東漢大儒劉歆拿來打臉揚雄用的。

文:祁立峰

這幾年書市衰頹,出版業萎縮,除了寫作者憂心忡忡、出版人寡歡鬱鬱之外,有個老哏貌似也好幾年沒人講了。以前出書或作者自謙,或師友相謔,有時會冒出來一句說「等你出書,記得送我一本蓋泡麵」。如今汗牛充棟,疊床架屋,二手書市場活絡不消說,不少書更斷然走向非實體電子化,泡麵固然還是要吃,但可以蓋泡麵的東西太多了,這才發覺發現書也沒有那麼實用,此正鄉民說的,無心插柳柳橙汁,書到用時真沒用。

但言歸正傳是說,這個「出書拿來蓋泡麵」的概念,倒不是泡麵發明之後才有。我們現在有個成語曰「覆瓿之作」,其實正是古文版「蓋泡麵」的意思。這個邏輯最早是東漢大儒劉歆拿來打臉揚雄用的:

鉅鹿侯芭常從(揚)雄居,受其《太玄》、《法言》焉,劉歆亦嘗觀之,謂雄曰:「空自苦。今學者有祿利,然尚不能明《易》,又如《玄》何?吾恐後人用覆醬瓿也。」雄笑而不應。(《漢書》)

我們之前介紹過兩漢經學的今古文之爭,當時經學乃是利祿之途,因此經師多熱衷於五經考注,但揚雄所著《太玄》、《法言》二書並非經注之書,尤其《太玄》算是《易經》的續衍。所以劉歆嗆揚雄嗆得很大聲,說「我怕你這本被後代人拿去蓋醬缸」。其實劉歆也不是真的在大聲什麼,是真心為揚雄才華感到惋惜。但揚雄也豁達,想人生短短幾個秋,不蓋不罷休,拿去蓋醬缸醃泡菜就Let it go吧,於是只是笑而不答,一切盡在不言中。

當然這種謙虛版本之外的,也有拿「覆酒之作」來嗆人的,譬如陸機與左思,這兩位西晉太康時期作家就有一段恩怨:

陸機入洛,欲爲此賦(〈三都〉),聞(左)思作之,撫掌而笑,與弟雲書:此間有傖父欲作〈三都賦〉,須其成,當以覆酒瓮耳。及思賦出,機絕嘆服,以爲不能加也。(《世說》)

陸機到洛陽後原本構思來寫一篇〈三都賦〉,但一聽說左思也在寫,心情不美麗,但卻又看不起左思,於是寫信給弟弟陸雲說:「我最近聽說洛陽這邊也有個老番顛想寫〈三都賦〉,最好他能寫的出來啦,簡直笑鼠我,等他哪天真的寫出來我就拿來蓋酒甕釀酒用。」後來的故事大家就知道了,左思寫成〈三都賦〉,一時貴族競寫,洛陽紙貴,陸機看了嚇到吃手手,發現自己可以不用再寫,大家可以回家了。(我好像隱約聽到小玉的聲音)(你們可以回去了,我來主持就可以了)。

好的寶傑,從此之後「覆瓿」或「覆酒」就成了自謙或輕賤別人文章的概念,一直延續到如今的蓋泡麵,只能說文人相輕自古皆然,出書蓋泡麵的黑歷史淵遠流長,乃優良傳統。爾後「覆瓿」成了一種文人自我表述與自我厭世的標榜,譬如宋代陸游的這首詩:

老嘆交朋盡,閑知日月長。著書終覆瓿,得句漫投囊。霜樹昏鴉黑,風簾小蝶黄。村醪如水薄,也復答年光。(陸游〈秋晚寓歎〉其四)

「著書終覆瓿」典出於此,而「得句漫投囊」則出自我們之前也介紹過的、〈有好驢才有好詩〉的李賀軼事。李賀騎一巨驢,輒有所得則將佳句投入背囊,返家後才整理成詩。「投囊」與「覆瓿」成了一個寫作者孜矻不倦卻滿紙血淚荒唐的最佳寫照。又譬如唐伯虎的這首詩,同樣用這兩個典故:

燈火蕭蕭歲又除,盤餐草草食無魚。衰遲日月辭殘曆,憔悴頭顱詠後車。一卷文章塵覆瓿,兩都蹤跡雪隨驢。明朝轉眼更時事,細雨荒雞漫倚廬。(唐寅〈除夜坐蝶峽齋〉)

文章盡覆瓿,履跡在風雪驢背上,於是才真正構建成了一個孤獨寫作者的蒼茫形象。這幾年面臨書市衰頹冰風暴,其實就我所知的出版業界,也因應此窘境有了各種因應的措施。因為書作為載體不再有吸引力,於是就轉換形式與媒介;因為讀者對文字耐受力低弱,於是改為直播視頻影像或Vlog;抒情傳統與純文學寫作讀者流失、受眾式微,出版社開始教作者更貼近讀者,走向體驗經濟;或誘勸寫作者改弦更張,有一技之長的作者出教學書、普及書或專業知識書;專職的寫作者除了純文學之外,有時還得出隨筆散文或旅遊美食札記。

對於此轉向我絕無指責,反倒還有些樂觀其成。在古典時期那個閱讀與出版尚不是產業鏈的時代,文士就已經有「藏諸名山」或「覆瓿蓋酒」之自厭,更何況身處現今這個媒介多元,載體絢爛斑駁的時代。只是無論媒介如何轉變,受眾如何稀缺,自古迄今的某些寫作者,有時候難免有一種孤絕的情調,熱衷背向讀者的風骨。那是與整個世界作對,刪詩焚稿,將一卷文章盡付醬缸酒甕的決絕──換成現在,大概就是送回造紙廠打碎成汁漿作成再生紙了⋯⋯

或許這麼多年過去了,寫作者終究得面臨高冷與媚俗的拉扯,想要大受讀者歡迎或達成自我文學實踐,有時就是如此兩難,但我覺得無論哪種選擇都好,都是一個寫作者經歷深思熟慮後的堅持與妥協。名豈文章著,歪詩覆酒瓿,說起來寫作不就是這麼一回事了嘛?

本文經Readmoo閱讀最前線授權刊登,原文發表於此

責任編輯:翁世航
核稿編輯:丁肇九